双腔Y型套管冲洗引流并尿激酶溶解术在颅内血肿治疗中的系列应用研究 宋景元 郭西文 张宏图 张全忠 王琪 王刚 梁宪坤 王芳 颅内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有骨瓣(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微创血肿清除、置管引流廓清血肿等,均取得了相应的疗效,但仍存在各自的不足,如:创伤大、廓清血肿慢、并发症多等。尚缺乏一种简单、有效、并发症少,且能用...关键词:关键词:尿激酶溶解术 序贯干预在双腔硅胶管冲洗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探讨序贯干预处理在经双腔硅胶管冲洗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时的作用及技术要点。方法将81例高血压脑室出血被随机分为序贯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经双腔硅胶管冲洗引流及尿激酶溶解术清除脑室内积血;序贯干预组在冲洗引流期间给予序贯干预处理;观察记录两组带管时间、尿激酶用量、并发症无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序贯干预组患着带管及住院时间短、尿激酶注入次数及用量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序贯干预使经双腔硅胶管冲洗引流清除高血压脑室出血变得高效、安全,且简单、易行。 郭西文 季秀丽 王芳 王洪波 张宏图 梁宪坤关键词:冲洗引流 脑室出血 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运用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观察组)和50例运用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加强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结果: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术后加强引流管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对保障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 王芳关键词:微创血肿碎吸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护理 双腔管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护理 2005年 王芳关键词:双腔管冲洗 病人 颅骨钻孔 冲洗引流术 血肿体积 单腔管 棒球式缝合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局部封闭在局限性子宫上段胎盘植入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5年 探讨棒球式缝合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局部封闭应用于局限性子宫上段胎盘植入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于2021年0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剖宫分娩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用单纯随机法将孕妇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棒球式缝合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局部封闭)和对照组(传统连续缝合),每组30例,评价手术程中的出血量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下床活动、住院的时间、术后1d的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数据对比可见研究组产妇手术出血量(395.34±51.37)ml明显少于对照组,但其术后1dHbA1c(8.62±1.9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21.15±2.53)d、排便时间(45.63±3.74)d、肠鸣音恢复时间(22.29±3.16)d较短于对照组,即(P<0.05),讨论:棒球式缝合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局部封闭应用于局限性子宫上段胎盘植入中手术出血量低、产妇恢复情况佳,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理想,可考虑进一步研究推广。 张圣红 王芳 张勇华 邹翠丽 李红梅关键词:胎盘植入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双腔管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双腔管冲洗引流并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该院行双腔管冲洗引流并尿激酶溶解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2例,将符合标准的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护理措施:(1)控制冲洗液温度为亚低温(32~34℃);(2)冲洗时快速挤压双腔管;(3)三通开关一端使用肝素帽封闭。观察两组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时间、带管时间及颅内积气、感染、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中4例、对照组中5例患者因资料不完整被删除。治疗组患者48 h内血肿清除或残余血肿量<5 m L比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31例),平均带管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组(56.82±22.16)h;对照组(66.18±24.6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颅内积气或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3例次;对照组10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治疗组6例次;对照组5例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冲洗液温度为亚低温、冲洗时快速挤压双腔管、三通开关一端用肝素帽封闭护理干预措施能更有效清除脑内血肿并减少并发症。 王芳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尿激酶 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96例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96例,采用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脑室内引流和单纯钻孔引流等手术方式治疗,术后精心护理。结果:术后存活80例,死亡9例,放弃治疗7例。其中并发偏瘫10例,上消化道出血8例,肺部感染7例,泌尿系感染5例,颅内感染3例。结论: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段,细致周密的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因素。 王芳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围手术期 护理 围手术期间歇性充气加压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TBI)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2-12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70例重度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下肢深静脉血预防性干预,研究组增加间歇性充气加压。比较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干预前后静脉血流流速及干预7 d后下肢肿胀情况。结果研究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2.86%),对照组6例(17.14%),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下肢各血管静脉流速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2组股静脉、髂外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流速较干预前均明显提升,研究组流速快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研究组轻度+无肿胀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充气加压可有效预防肢深静脉血栓,原因可能在于间歇性充气加压可改善下肢血管静脉流速,建议重度TBI患者围术期应用。 王芳 赵配配 徐美娜 付燕荣 王睿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肿胀 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4例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4 2006年 王芳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8年 神经外科(Neurosurgery)是在外科学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神经外科的研究办法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进行研究和治疗。由于神经外科涉及到人脑、脊髓及其周围重要的神经系统等,在进行研究个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控制治疗风险是临床上较为重要的课题。护理管理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性步骤,在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这其中包括经济、政治、法律以及人身等各方面可能发生的多种危险。因此,风险管理是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保证临床治疗与护理质量。该研究依据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归纳,分析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只有控制好护理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积极应对风险,才能保证护理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从而减少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冲突,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王芳关键词:风险管理 神经外科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