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芳

作品数:20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列车
  • 5篇铁路
  • 4篇乘客
  • 3篇心理
  • 3篇职业心理
  • 3篇列车乘务员
  • 3篇车站
  • 3篇乘务
  • 3篇乘务员
  • 2篇地铁
  • 2篇地铁车站
  • 2篇铁路职工
  • 2篇通风
  • 2篇通风系统
  • 2篇主观舒适度
  • 2篇空调
  • 2篇空调通风
  • 2篇空调通风系统
  • 2篇空调系统
  • 2篇空气质量

机构

  • 18篇广州铁路疾病...
  • 1篇广东省职业病...

作者

  • 18篇王芳
  • 13篇于莹莹
  • 11篇王育珩
  • 8篇赵丽
  • 7篇杨裕祯
  • 2篇吴晓璇
  • 2篇张月婷
  • 1篇卜建瓴
  • 1篇陈雪影
  • 1篇包淑云
  • 1篇吴邦华
  • 1篇戎伟丰
  • 1篇陈简超
  • 1篇郑倩玲
  • 1篇胡世杰
  • 1篇何嘉恒
  • 1篇陈慧峰
  • 1篇杨振
  • 1篇熊移民
  • 1篇余志东

传媒

  • 3篇华南预防医学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2篇铁道劳动安全...
  • 2篇环境卫生学杂...
  • 2篇2012年铁...
  • 1篇中国卫生监督...
  • 1篇科技风
  • 1篇健康教育与健...
  • 1篇铁路节能环保...
  • 1篇青藏铁路运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企业三甲基氯化锡接触水平调查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车间空气中以及工人尿中、血中三甲基氯化锡(TMT)水平,评估聚氯乙烯(PVC)塑料制品企业工人TMT接触水平,探讨工人接触负荷与生物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寻找早期生物学监测指标。方法以某PVC塑料制品企业生产车间制粒、破碎、押出和组装岗位TMT作业工人为接触组(124人),以该企业非TMT作业工人为对照组(25人),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TMT水平,采集2组工人尿样和血样检测TMT水平。结果生产车间空气中TMT水平为中位数(M)为0.012 73 mg/m3;制粒、破碎、押出和组装岗位空气中TMT的M分别为0.017 96、0.016 60、0.009 42和0.000 50 mg/m3,制粒、破碎岗位空气中TMT水平相对较高,组装岗位空气中TMT水平最低(P<0.01)。接触组工人尿中TMT的M为0.005 9 mg/L,该组工人尿中TMT检出率高于对照组(91.1%vs8.0%,P<0.01)。接触组工人血中TMT检出率为37.1%,对照组及组装岗位工人血中均未检出TMT;制粒、破碎和押出3个岗位工人血中TMT的M为0.043 7 mg/L。接触组工人尿中TMT检出率高于血中TMT检出率(P<0.01)。接触组工人尿中TMT检出率高于血中TMT检出率(P<0.01)。接触组工人尿、血样中TMT水平均与工作场所空气中TMT水平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724、0.795,P<0.01)。结论 PVC塑料制品企业制粒和破碎岗位接触较高水平的TMT,工人尿中、血中TMT水平均与TMT接触水平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采用尿中TMT作为生物标志物较血中TMT好。
吴邦华戎伟丰王芳陈简超何嘉恒郑倩玲陈慧峰胡世杰
关键词:聚氯乙烯三甲基氯化锡生物标志物工作场所空气血液尿液
高速铁路条件下的铁路卫生环保工作新思路被引量:1
2009年
分析高速铁路对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正面与负面影响,探讨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条件下铁路卫生环保工作的差异和特点,提出高速铁路时代铁路卫生环保工作的新思路:一是要合理规划,完善铁路卫生环保服务体系;二是要创新技术,提高铁路卫生环保技术水平;三是要改进服务,增强铁路卫生环保服务特色;四是要科学管理,深化铁路卫生改革。
杨裕祯熊移民王芳
关键词:高速铁路环境保护
高原旅客列车不同海拔高度乘客生理指标的探讨
目的:了解乘客搭乘列车从平原进入高原生理指标的变化,以便提出一些卫生保健措施。方法:在广州-拉萨运行的广藏列车上采用自愿方式对车上的乘客进行4个海拔区间的生理指标血压、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心率的监测。结果:SaO2...
王育珩王芳杨裕祯于莹莹
关键词:乘客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
文献传递
进藏列车乘务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为了进藏列车乘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高原列车乘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测量表对现在广藏线工作的全部177名列车员和沪海车队全体列车员176...
王芳于莹莹王育珩赵丽
关键词:列车乘务员SCL-90职业心理
进藏列车乘务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为了进藏列车乘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高原列车乘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测量表对广藏车队全部177例列车员行和沪海车队全部176名列车员(作对照...
王芳于莹莹王育珩赵丽
关键词:列车乘务员
文献传递
轨道交通车站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卫生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2015年
目的:分析轨道交通车站竣工验收卫生学评价的特点,探索卫生学评价的相关技术。方法:通过分析数个轨道交通车站竣工验收卫生学评价项目实践经验,参考预评价、文献有关资料,比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进行研究。结果:竣工卫生学评价应以项目《预评报告》为依托,通过对车站公共健康影响因素分析进行检测、分析与评价,做公正的结论,提出可行的建议;应从综合性、实效性、指导性和适度预见性的特点,在评价过程中全面综合加以考虑。结论:竣工验收卫生学评价是系统工程,迫切需要建立卫生学评价体系,使之规范、科学。
王芳于莹莹赵丽
关键词:轨道交通竣工验收卫生评价
广州地铁车站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了解地铁车站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地铁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与运营管理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2011—2012年对广州市3条线路的地铁车站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调查与检测,分析影响空调送风的因素。结果 3条线路集中空调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和积尘微生物,新风量和冷却水、冷凝水合格率均为100%。送风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7.3%,真菌总数合格率为78.0%,送风PM10指标合格率为49.4%。空调送风口真菌总数与隧道区间风真菌总数呈正相关(r=0.707,P=0.033,P<0.05);送风口PM10与新风井(r=0.872,P=0.002,P<0.01)、隧道区间(r=0.856,P=0.003,P<0.01)和站台呼吸带(r=0.966,P<0.001)PM10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车站空调送风的污染物,来自于新风井的室外新风和隧道风漏入,环境可吸入颗粒物的本底水平较高,使得空调送风PM10亦较高。
王芳赵丽于莹莹王育珩杨裕祯
关键词:空调系统空气品质
广东省铁路职工生活方式与健康素养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了解广东省铁路职工的健康素养、吸烟、饮酒和运动习惯,分析生活方式与健康素养间的关系,为健康促进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36 998名18~60岁的铁路在职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20年广东省铁路职工的健康素养水平标化率为38.0%,三方面健康素养由高到低依次是基本知识和理念(50.2%)、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44.8%)和职工健康技能方面的素养水平(35.6%)。在六类健康问题中,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职工的安全与急救水平(88.3%)、科学健康观(75.9%)、健康信息(45.2%)、传染病防治(45.1%)、慢性病防治(37.6%)和基本医疗(18.7%)。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生活方式都与职工的健康素养水平相关(P<0.05)。在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以及三个方面、六类健康素养得分上,女性高于男性、50~60岁年龄组各方面的健康素养水平均低于其他年龄组别。不同饮酒频次与各方面健康素养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周不同的中等强度运动频次,其各方面健康素养水平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广东省铁路职工的健康素养水平仍有待提高,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变,从政策、环境等方面给予支持,提升职工的健康素养。
于莹莹林海艺张月婷王芳吴晓璇曾晨笛
关键词:铁路职工
进藏列车乘务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2011年
目的为了了解进藏列车乘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高原列车乘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测量表对现在广藏线工作的全部177名列车员和沪海车队全部176名列车员(作对照组)进行调查,调查其心理健康状况,并与中国正常人常模及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调查177名进藏列车员,总均分为146.05±52.43,平均阳性项目数为34.17±21.90,心理异常检出率为38.5%(45/177)。调查组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精神病性、敌对因子得分均高于中国正常人常模(P<0.01或P<0.05)。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调查组的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心理异常检出率也高于对照组(13.1%,23/176)(P<0.01)。初上广藏列车工作的乘务人员(<3个月)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睡眠及饮食等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上广藏列车时长3~12个月与>12个月的2个组(P<0.05),其恐怖因子的得分高于上广藏列车时长>12个月的人员(P<0.05)。结论进藏列车乘务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初上线阶段。提示在今后对进藏乘务人员除了重视身体健康外,必须针对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干预和促进,提高应激因素的承受能力,保持其良好的心态。
王芳于莹莹王育珩赵丽
关键词:列车乘务员卫生状况指标
广藏列车空气质量及乘客主观舒适度的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高原旅客列车的空气质量及乘客主观舒适度,为改善车厢空气质量,提高舒适度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10月分别在广州-拉萨区间往返运行的列车的软卧、硬卧、硬座各1节车厢中抽取13~20名乘客,在列车运行至<500、501~3 000、3 001~4 000及>4 000 m不同海拔高度时分别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和乘客主观舒适度调查分析。空气质量指标包括微小气候(温度、湿度、风速)、CO2、CO、可吸入性颗粒物(PM10)、噪声、细菌总数、新风量、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和氧气含量等;乘客主观舒适度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乘客的闷感、异味感、空气新鲜感等主观感觉。结果共监测198个监测点次,温度超标率夏季为80.16%,冬季为100.00%,湿度、CO2、PM10和新风量超标率分别为10.10%、56.06%、1.52%和22.88%;不同海拔高度间湿度、风速、氧气含量、CO、CO2、PM10、细菌总数、TVO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共调查184名乘客,感觉有闷感的乘客占60.74%,感觉有异味的占56.77%,感觉到空气不新鲜的占19.43%。不同海拔高度乘客的闷感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2不达标(含量>0.15%)与CO2达标(含量≤0.15%)、氧气含量≥14.67%与<14.67%的情况下乘客闷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新风量不达标[<20m3/(h.人)]与新风量达标[≥20m3/(h.人)]的情况下乘客的闷感、异味感和空气不新鲜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受调查高原旅客列车的空气质量的部分指标未能达到卫生标准和部分旅客主观舒适度欠佳。建议适当提高新风量和CO2等重点指标的卫生要求,以及纳入氧气含量等重要指标以改善列车内的空气质量,提高乘客的舒适度。
杨裕祯于莹莹王育珩王芳
关键词:列车环境卫生空气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