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祥
- 作品数:86 被引量:326H指数:9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哈尔滨市HIV感染者中应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诊断结核潜伏感染的实验研究
- 目的验证结核酶联免疫斑点法(TSPOT-TB)方法的敏感性,评价TSPOT-TB技术在HIV人群中诊断结核潜伏感染的应用价值,了解哈尔滨市HIV/AIDS人群中结核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TSPOT-TB试剂盒对55例明确诊...
- 钟敏王福祥孙丽萍张淑萍荆明王滨有周晋卢洪洲
- 关键词:感染者HIV酶联免疫斑点法
- 文献传递
- RANTES和MIP-1α基因对HIV-1核酸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RANTES(活化T细胞调节的、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分子 )、MIP 1α(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α)基因对HIV 1核酸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影响 ,以探求HIV 1核酸疫苗的新策略。方法 pCI neoGAG联合RANTES、MIP 1α基因或者pCI neoGAG单独免疫BALB c小鼠 ,采用ELISA检测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体和IFN γ水平 ,以MTT比色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 ,用乳酸脱氢酶 (LDH)试验检测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的应答。结果 与pCI neoGAG免疫组比较 ,pCI neoGAG联合RANTES、MIP基因免疫组小鼠血清的抗HIV 1p2 4抗体滴度升高 ,IFN γ升高 ,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刺激指数 (SI)以及特异性CTL活性均高 ,差异都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RANTES、MIP 1α基因联合HIV 1核酸疫苗免疫小鼠 ,可能增强特异性TH1细胞和CTL反应 ,RANTES、MIP 1α基因对体液免疫有加强作用。因此 ,RANTES、MIP 1α基因对于HIV 1核酸疫苗是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免疫佐剂。
- 王福祥孙永涛孙永年张颖王临旭张岩白雪帆黄长形
- 关键词:RANTES免疫应答淋巴细胞
- 哈尔滨市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哈尔滨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服药依从性现状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人口学问卷、服药依从性量表、AIDS耻辱量表等收集信息,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104名HIV/AIDS病人,在耻辱量表、症状量表、敌意心理趋势、经济费用担忧以及医生信任度方面的得分,分别为(33.83±3.98)分、(18.64±15.16)分、(83.57±19.65)分、(45.51±29.31)分及(73.20±23.78)分;病人在过去的7天内平均服药依从性为90.24%;41.35%的病人在过去1个月内曾发生过漏服药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AIDS耻辱得分,以及经济费用担忧得分对服药依从性有影响(P<0.05)。结论有近一半HIV/AIDS病人存在漏服药物的现象,必须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提高HIV/AIDS病人的服药依从性。
- 闫存玲王福祥吴群红徐清云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
- 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 2004年
- 目的 构建人中性粒细胞多肽 1(HNP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为探讨HNP1基因工程生产的可能性奠定基础。方法 从健康人中性粒细胞中提取总RNA ,用RT PCR方法扩增出HNP1基因cDNA片段 ,将纯化PCR产物与pMD18 T载体连接 ,经酶切鉴定及测序确证 ,将其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V5 His TOPO中 .用脂质体转染COS 7细胞 ,用BA 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上清中HNP1的表达。结果 从人中性粒细胞中克隆出人HNP1基因 ,经测序分析与GenBank公布的人HNP1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 ,并在COS 7细胞中获高效瞬时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V5 His TOPO/HNP1,为后续哺乳动物工程细胞株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
- 刘娟孙永涛李光玉刘秋平翟嵩王福祥
- 关键词:人中中性粒细胞真核表达载体多肽PCDNA3T载体PCR产物
- 黑龙江省服刑人员HIV-1nef基因分析
- 2012年
-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服刑人员中HIV-1感染者病毒流行株的起源及其序列变异特征。方法采集黑龙江省16例感染HIV-1服刑人员的抗凝全血,分离血浆,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对HIV-1附属基因(nef)进行扩增,并直接进行序列测定。应用BioEdit和MEGA软件进行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系统进化树显示12例体内HIV的nef区序列属于泰国B亚型,3例属于重组型BC,1例属于重组亚型AE。各隔离株nef区的组内基因距离为13.53%。按传播途径分组,各组基因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nef区序列变异可能与传播途径无关。与国际标准株(HBX2)进行比较时,可发现某些nef序列的氨基酸变异。但是,大多数序列还是有较好的保守性。结论本组HIV-1病毒株可能有共同的起源,本文所讨论的氨基酸序列有望对nef功能区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 王福祥刘盛元林元龙孙丽萍荆明钟敏王滨有
- 关键词:HIV-1基因NEF聚合酶链反应
- 中国株HIV-1外膜蛋白基因疫苗诱导免疫小鼠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
- 2004年
- 目的 :构建中国流行株HIV 1外膜蛋白 (gp12 0 )基因疫苗并接种小鼠 ,评价其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将HIV 1gp12 0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 GP12 0 ,并经EcoRI和PstI双酶切以及测序鉴定。同时以pVAX1 GP12 0和空载体pVAX1分别免疫BALB/c小鼠 ,采用ELISA检测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体和IFN γ水平 ,用MTT比色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 ,用乳酸脱氢酶 (LDH)试验检测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的应答。结果 :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 ,成功地构建了HIV 1gp12 0基因疫苗。与空载体pVAX1组相比较 ,pVAX1 GP12 0免疫组小鼠血清抗HIV 1gp12 0抗体的滴度和IFN γ的水平均升高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1)。pVAX1 GP12 0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刺激指数 (SI)及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 ,均高于空载体pVAX1组 (P <0 .0 1)。结论 :构建了针对我国HIV 1流行株的gp12 0基因疫苗。以其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为进一步将其用于我国的HIV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 王福祥孙永涛孙永年徐哲王临旭白雪帆黄长形
- 关键词:HIV-1外膜蛋白核酸疫苗免疫
- 全面加强5年制医学生感染病学毕业实习的几点体会被引量:3
- 2009年
- 1建立严格的实习医生管理制度5年制医学生在毕业实习中由于面临就业的压力.很多学生不在临床实践中下功夫,而是忙于考研,忙于联系工作,不能集中精力进行临床实习,尤其是在实习后期。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将来不会选择感染病等专业.因此不愿投入太多精力参加毕业实习。
- 王福祥周晋
- 关键词:临床综合能力
- 哈尔滨市艾滋病病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效果评价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哈尔滨市艾滋病(AIDS)病人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治疗药品,对符合治疗条件的HIV/AIDS病人进行规范抗病毒治疗,并检测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结果 HAART开始12个月后,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增长(241.61±148.02)个/μl,病毒载量均低于检测下限。结论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实现部分免疫重建,但也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
- 刘婷钟敏张锋镝刘岩琳王健王滨有王福祥
- 关键词: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包膜糖蛋白进化对抗原表位及病毒亲嗜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调查同一供体来源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不同个体后病毒包膜糖蛋白的变异、病毒侵入靶细胞能力以及包膜抗原主要中和表位的变化,为了解病毒感染规律及机体抗病毒免疫奠定基础。方法对病毒包膜糖蛋白基因序列进行基因离散分析;用包膜蛋白表达质粒与HIV-1骨架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构建包膜包膜假病毒,用假病毒感染HIV-1靶细胞U87.CD4.CCR5或U87.CD4.CXCR4细胞检测假病毒侵入靶细胞的能力及病毒亲嗜性;对包膜糖蛋白中已知的广谱中和抗体识别表位进行分析。结果24个有完整开放读码框的env基因克隆与河南省HIV-1毒株CNHN24的基因离散率为(7.91±0.78)%,与云南省分离毒株RIA2的基因离散率为(6.904-0.79)%。各可变区基因离散率呈现严重不均衡性,其中,VI/V2区的离散率最高,V4区的离散率次之,V3区离散率最小。包膜假病毒中既有CCR5亲嗜性和CXCR4亲嗜性的,也有双亲嗜性的包膜。而且上述包膜中主要中和表位IgGlbl2、2F5和4E10抗体识别表位保守,但447—52D抗体识别表位变异较大。结论同一来源的HIV包膜糖蛋自在4~7年间的不同受者体内发生了较大变异并影响了病毒侵入靶细胞的能力;主要广谱中和抗体的识别表位部分保守。
- 杨丹李妍周海舟王甲业王福祥程德春凌虹
- 关键词:I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性中和表位
- HIV/AIDS病人治疗过程中免疫重建综合征的初步观察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最初3个月的免疫重建综合征问题。方法对收治的HIV/AIDS病人,在抗病毒治疗的前3个月内的临床症状、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进行描述。结果27例接受HAART的HIV/AIDS病人中,治疗的前3个月CD4+T淋巴细胞均上升,病毒载量下降有的甚至检测不到,出现免疫重建综合征12例;并发肺炎6例(细菌性4例、霉菌性2例),卡氏肺囊虫肺炎(PCP)3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例,结核6例(颈部淋巴结结核3例,肠结核1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血行播散型结核并脑膜炎1例),带状疱疹1例。结论HAART可使免疫重建,包括CD4+T淋巴细胞功能上升、病毒载量下降和其他的治疗益处,同时也会激活一些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病人的炎症反应。
- 刘卫华王福祥
- 关键词: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