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宝灵

作品数:23 被引量:434H指数:10
供职机构:甘肃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甘肃省气象局气象科研项目甘肃省气象局青年科技开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8篇降水
  • 6篇青藏
  • 6篇青藏高原
  • 6篇降水量
  • 5篇气候
  • 4篇青藏高原东北...
  • 4篇干旱
  • 3篇月降水
  • 3篇月降水量
  • 3篇年际
  • 3篇年际变化
  • 2篇时长
  • 2篇气温
  • 2篇夏季
  • 2篇环流
  • 2篇旱作
  • 2篇旱作区
  • 2篇EOF
  • 1篇地区干旱
  • 1篇地区降水

机构

  • 13篇甘肃省气象局
  • 13篇中国气象局兰...
  • 7篇甘肃省气候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3篇王宝灵
  • 9篇俞亚勋
  • 6篇谢金南
  • 3篇董安祥
  • 3篇白虎志
  • 3篇瞿汶
  • 3篇刘德祥
  • 3篇张存杰
  • 2篇赵红岩
  • 2篇罗哲贤
  • 2篇刘德祥
  • 1篇李栋梁
  • 1篇马鹏里
  • 1篇赵红岩
  • 1篇蔡忠兰
  • 1篇汤懋苍
  • 1篇吴国雄
  • 1篇周陆生
  • 1篇柯晓新
  • 1篇史玉光

传媒

  • 8篇干旱气象
  • 7篇高原气象
  • 2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气象
  • 1篇大气科学
  • 1篇甘肃气象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北地区月季气温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利用西北五省 (区 ) 89个测站 196 1~ 1990年月平均气温资料 ,通过EOF分解等方法 ,分析了月 (季 )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基本空间分布型 ,最后将该地区气温按年际变化分为 :陕西区、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区、青海高原区、河西走廊区、南疆区和北疆区等 6个区 ,这与实况较吻合。
王宝灵俞亚勋
关键词:平均气温
中国西北地区6月降水量最近30年明显递增被引量:12
1997年
通过分析1961—1990年中国西北地区5省(区)89个测站月降水量资料。
王宝灵
关键词:降水量降水
西北气候变化趋势和旱作物农业适用技术应用
谢金南罗哲贤周陆生史玉光钱蓟鸣尚永生朱炳瑗李栋梁柯晓新王宝灵董安祥
该课题研究了干旱形成机制和预测方法,分析了春季至初夏高原感热对西北地区变化的影响,提出了偶极子型热源激发盛夏干旱流型的机制,提出了异常干旱三种时间尺度强信号的预测思路,揭示了西北地区不同气候分区对全球增暖具有不同响应的事...
关键词:
关键词:气候变化趋势旱作区抗旱技术
甘肃省近30年降水诊断分析被引量:2
1994年
我省近30年来,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尤以80年代为甚,但是其中冬季及5-6月降水增加趋势明显。这与南方涛动指数在当年和次年的变化显著相关。
王宝灵赵红岩
关键词:南方涛动
地形对大尺度流型年际变化的影响
1993年
本文通过对正压涡度方程的截谱形式进行几十组长度为30年的数值积分,研究了在年变周期和非年变周期两种热力强迫作用下,地形对所激发的大尺度流型年际变化的影响。发现在一定参数域,地形的引人可以:(1)使大气内部动力过程激发流型的年际振动;(2)使流型年际振动的振幅显著减小,周期变长;(3)抑制流型年际变化振幅随热力参数渐变而突变的幅度。
王宝灵罗哲贤
关键词:地形年际变化
气候监测诊断的若干研究
1997年
气候监测诊断的若干研究王宝灵赵红岩(甘肃省气候资料中心兰州730020)引言气候监测诊断是继基准气候站网建设、气候资料信息处理、气候影响评价之后,当今气候业务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它通过对气候系统的动态监测和分析,揭示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对气候变化和...
王宝灵赵红岩
关键词:气候诊断月降水量气候跃变气候研究年际变化
中国西北夏季降水的EOF分析及其与500hPa高度场的关系被引量:26
1995年
本文利用我国110°E以西的140个台站7—9月月降水量及500 hPa 10°×5°网格点资料(1960—1990年),对7—9月月降水量分别进行EOF分解,并与500 hPa高度场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7—9月月降水量第一特征向量在青藏高原东北侧有一高值中心,该中心与有关学者计算的信噪比高值中心和准3年周期显著的区域一致(均指降水量);7—8月月降水量第一特征向量与500 hPa高度场在20°—40°N,100°—130°E和55°—70°N,50°—85°E两区域有较好的同期相关。
王宝灵董安祥王玲
关键词:EOF降水量降水高度场
青藏高原东北侧地区干湿年夏季环流异常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0
2001年
使用NCEP/ NCAR 1968~ 1997年 6~8月平均再分析全球网格点资料以及同期青藏高原东北侧17站夏季总降水量观测资料,对青藏高原东北侧典型干湿年夏季平均的大尺度环流场和物理量场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青藏高原东北侧夏季干湿年形成的原因和机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侧区域干湿年夏季对应的大尺度环流场和有关物理量场差异明显,最后给出了青藏高原东北侧夏季干湿年的物理图像,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依据。
俞亚勋王宝灵谢金南董安祥
关键词:青藏高原夏季大气环流涡度场散度场
西北地区1961~1990年月降水量的诊断分析被引量:4
1997年
用我国西北五省(区)89个测站1961—1990年月降水量资料,通过EOF分解等方法,将该地区降水按年际变化分为6个区:陕西区、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区、青海高原区、河西走廊区、南疆区和北疆区,与实况较吻合;分析了月降水量年际变化特征。
王宝灵张焕儒俞亚勋
关键词:月降水量年际变化
青藏高原季风变化与甘肃省干旱被引量:4
1998年
研究表明,近百年青藏高原季风的变化特征是:高原冬、夏季风分别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年际振荡和年际气候突变,但发生突变的时间是不相同的;高原季风的季节变化有一定的持续性,并且与存在不同振荡周期的甘肃省干旱等级成正相关。
白虎志张存杰王宝灵
关键词:青藏高原季风小波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