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昌云
- 作品数:63 被引量:37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茶叶自动晾晒伸展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自动晾晒伸展装置,涉及茶叶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架A和支架B,所述支架A为E形支架,所述支架A朝向支架B的一侧侧壁上设有传送装置,所述支架A和支架B相互靠近的侧壁之间插接有铺展板,...
- 熊昌云彭远菊杨彬丁其欢代祥青李果
- 文献传递
- 开发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以“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为例被引量:2
- 2017年
- 课堂是教育机构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场所和基本形式,目前大学课堂教学主要受到课堂氛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没有得到更好地开发和培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的公共必修课,应通过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合理设计教学模块、优化教学方法、有效设计教学评价来更好地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 彭远菊熊昌云崔文锐朱春梅
- 关键词:思维创业课堂教学
- 高职院校以实训实习为契机深化学生感恩教育
- 2016年
- 目前,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已实行了"2+1"(即2年的在校学习+1年的顶岗实习)和三年实践不断线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探讨高职院校将感恩教育与劳动素养、职业精神深入地结合起来,以实训实习为契机深化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与方式。
- 彭远菊熊昌云李昳华朱若菊
-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实习感恩教育
- 不同产地红茶香气品质的SPME/GC-MS分析被引量:30
- 2021年
- 为了探究云南、福建、宜昌三地红茶香气的物质基础及其主要呈香特征,本试验采用感官审评方法及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不同产地红茶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感官上,6种红茶均是以甜香为主,其中滇红茶甜香浓郁,福鼎红茶花香与甜香兼具,宜昌红茶则是甜香纯正。利用气质联用技术检测,在6种红茶中共分离鉴定出67种香气化合物,包含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烯烃类、烷烃类、酸类等,主体香气成分包括芳樟醇及其氧化物、2,2,6-三甲基-6-乙烯基四氢-2H-呋喃-3-醇、橙花叔醇、β-紫罗酮、香叶基丙酮、水杨酸甲酯等;其中,滇红茶中以芳樟醇及其氧化物为特征香气成分;福鼎红茶中以β-二氢紫罗兰酮、β-柏木烯为特征性香气成分,宜昌红茶则以香叶醇、棕榈酸为特征性香气成分。该研究从香气组分的角度明确了不同产地红茶香气品质形成的化学物质基础,为红茶品质提升及产地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 彭云李果刘学艳吕才有吕才有
- 关键词:滇红挥发性成分GC-MS
- 思茅普洱茶生产规范化与标准化探讨被引量:3
- 2006年
- 简要介绍了普洱茶从田间管理、鲜叶采摘到成品贮藏、出厂等过程的生产加工工艺及流程;分析普洱茶加工过程中影响其品质的原料、加工和贮藏等问题;探讨思茅普洱茶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品质改进拟采取的系列生产规范化和标准化措施;提出根据当地的天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有机普洱茶生产,并适时开发普洱茶的再加工产品,将是普洱茶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 熊昌云彭红
- 关键词:普洱茶
- 普洱茶不同溶剂提取组分降脂减肥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采用丙酮、水、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连续萃取普洱茶,旋转蒸发后冷冻干燥得到氯仿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以及剩余水层4个主要分离组分,利用不同的组分灌胃经过肥胖造模处理的ICR小鼠,与普洱茶总水提取物和减肥药左旋肉碱进行比较,研究普洱茶不同组分对ICR肥胖小鼠的降脂减肥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普洱茶总水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剩余水层组分均对肥胖ICR小鼠具有很好的降脂减肥作用。其中乙酸乙酯层和剩余水层抑制脂肪累积(抑制率分别是24.7%和22.5%)的效果略差于减肥药物左旋肉碱(抑制率38.8%),但在改善血清指标尤其是提高HDL-C水平方面(提高率为61.7%和73.4%)显著优于左旋肉碱(9.4%),肝脏指标检测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揭示普洱茶降脂减肥作用的主要成分可能存在于乙酸乙酯层和(或)剩余水层中。
- 熊昌云彭远菊王兴华崔文锐李凤娟何普明
- 关键词:普洱茶降脂减肥左旋肉碱
- 云南省普洱大叶茶无性系良种栽培新技术被引量:1
- 2013年
- 介绍了普洱大叶茶无性系扦插育苗、品种搭配组合栽培、树冠造型、成年茶树修剪等方面的栽培管理技术创新,分析出茶苗移栽时根系入土的最佳状态,提出了用"弯枝"代替第1、2次定型修剪的茶树良种栽培新技术。
- 吕永康熊昌云崔文锐闫刚
- 关键词:无性系良种栽培新技术
- 优化施肥技术对普洱现代茶园茶叶产量、养分含量及累积量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研究优化施肥技术对普洱现代茶园茶叶品质的影响,为现代茶园茶叶产量和产值增加以及为大叶种养分茶吸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茶树良种"云抗14号"为供试材料,设置处理1(不施肥,CK)、处理2(常规施肥)和2个施用相同肥料总量,不同施肥方式的处理3(配方肥)和处理4(优化配方肥)进行小区试验。【结果】处理4茶树新梢氮、磷、钾的累积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茶树新梢磷、钾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4的氮肥农学效率为9.58 kg/kg,磷肥农学效率为22.99 kg/kg,钾肥农学效率为28.74 kg/kg,氮肥偏生产力为23.14 kg/kg,磷肥偏生产力为55.54 kg/kg,钾肥偏生产力为69.42 kg/kg;处理4的百芽重分别较处理2和处理3提高12.74%和2.06%,发芽密度分别提高10.84%和1.14%,鲜叶产量分别提高15.71%和3.98%,产值分别增加28 135和3224元/hm^2。【结论】在大田实验中,优化施肥技术能明显提升普洱现代茶园茶叶产量、产值以及养分吸收量,建议在普洱现代茶园茶叶生产中推广优化施肥技术。
- 李果杨彬彭云李肖宏吕才有吕才有
- 关键词:优化施肥技术养分含量
-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被引量:30
- 2016年
- 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信息发展、科技进步的经济新常态,构建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体现。研究认为要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可以从优化专业结构、构建课程体系、设计教学项目、强调实践训练、创新教学方法、融入创新创业、改革考核方式七个方面来凸显其实践性、应用性、技术性、创新性,从而促进应用型本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
- 彭远菊熊昌云崔文锐朱春梅
-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本科创新思维
- 浅谈普洱市普洱茶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被引量:3
- 2007年
- 普洱茶作为一种具有品饮和历史文化双重价值的特殊茶类,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普洱市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优势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目前普洱茶发展的良好机遇和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措施来做大做强普洱市普洱茶产业,促进普洱茶产业与文化的发展。
- 熊昌云彭远菊
- 关键词: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