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君宇

作品数:69 被引量:184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麻醉
  • 11篇手术
  • 10篇切除
  • 10篇切除术
  • 8篇细胞
  • 8篇喉罩
  • 7篇术后
  • 7篇气管
  • 7篇外科
  • 6篇依托咪酯
  • 6篇全麻
  • 6篇缺血
  • 6篇插管
  • 5篇镇痛
  • 5篇缺血预处理
  • 5篇麻醉处理
  • 4篇凋亡
  • 4篇毒性
  • 4篇药物
  • 4篇预处理

机构

  • 44篇大连医科大学...
  • 14篇大连医科大学
  • 11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市妇产医...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 1篇安徽省淮北市...

作者

  • 69篇熊君宇
  • 13篇高成顺
  • 10篇王俊科
  • 8篇焦裕霞
  • 6篇盛卓人
  • 5篇魏志义
  • 5篇田嘉欣
  • 5篇柴玫
  • 4篇魏志义
  • 4篇许国忠
  • 4篇滕宝润
  • 3篇李东白
  • 3篇周峰
  • 3篇张延钧
  • 3篇高金霞
  • 2篇侯东男
  • 2篇李春如
  • 2篇邢琪
  • 2篇蔡秋萍
  • 2篇许国忠

传媒

  • 16篇大连医科大学...
  • 12篇中华麻醉学杂...
  • 4篇中国误诊学杂...
  • 4篇医学与哲学(...
  • 4篇国际麻醉学与...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5
  • 1篇1994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变温水毯预防颅脑外科病人麻醉恢复期寒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3
2002年
颅脑手术期间低体温是脑保护的有效方法,但恢复期低体温易造成寒颤反应使耗氧量急剧增加[1],在危险人群中易诱发心脏并发症的发生[2],术后细菌感染发生率也明显增加[3].本研究观测变温水毯预防颅脑外科病人麻醉恢复期寒颤的临床效果,仅供临床参考.
熊君宇王俊科滕宝润许国忠
关键词:颅脑外科麻醉寒颤
LMAS喉罩全凭静脉麻醉在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比较LMAS喉罩和SLIPATM喉罩用于全凭静脉麻醉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的气道管理效果和围术期并发症。[方法]收集40例ASA I或Ⅱ级在全麻下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LMAS组(L组)和SLIPATM组(S组)。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即刻(T1)、插入后5 min(T2)、切皮时(T3)、拔出喉罩后即刻(T4)和拔出喉罩后5 min(T5),分别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同时记录吸气潮气量(VTI)、呼气潮气量(VTE)、分钟通气量(VE)、平均气道阻力(RAWM)和气道密闭压等,比较两组的区别。[结果]两组患者插入喉罩后,MAP和HR都较麻醉诱导前有明显变化,但SLIPATM组(S组)T1、T4时MAP、HR高于LMAS组(L组)(P<0.05);S组气道密闭压(27±5)cmH2O低于L组的(31±4)cmH2O(P<0.05);L组喉罩漏气率6%,明显低于S组的11%;S组有5例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及咽喉部不适,明显高于L组(仅2例)。[结论]两种喉罩通气方式均可安全应用于全凭静脉麻醉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但LMAS喉罩通气优于SLIPATM喉罩。
高成顺王冠熊君宇
关键词:喉罩全凭静脉麻醉脑室腹腔分流术BIS监测
喉罩加高频喷射通气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应用
2009年
目的评价喉罩(LMA)与高频喷射通气(HFJV)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联合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4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随机分成LMA联合HFJV组(A组)和常规全麻气管插管组(B组),各17例。分别于术前(T0)、诱导置入LMA(气管插管)后1min(T1)、5min(T2)、20min(T3)、苏醒拔除LMA(气管导管)时(T4)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RTCO2),并记录苏醒时间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诱导插管期:A组T1HR较t0升高不明显,MAP变化轻微;B组T1HR和MAP较Tn有明显升高(P〈0.05).麻醉维持期:A组MAP下降小于B组。术中用药:A组丙泊酚(3.16±1.34)mg/min、瑞芬太尼(9.35±2.17)μg/min,明显少于B组丙泊酚(4.29±2.41)mg/min,瑞芬太尼(17.38±5.46)μg/min(P〈0.01)。此外,A组B时PRTCO2(32.50±2.55)mmHg(1inHg=0.133kPa)以及PaCO2(45.95±5.12)mmHg与T2时PRTCO2(40.43±2.12)mmHg,PaCO2(57.01±1.29)mmHg相比有所下降,而PaO2在T3时(147.75±22.89)mmHg较T2时(70.45±14.59)mmHg明显升高(P〈0.05)。术后苏醒期:A组苏醒时间(4.12±2.56)min明显短于B组(11.27±5.48)min(P〈0.01)。结论LMA与HFJV联合应用可减轻气管插管引起的插管反应,降低动脉瘤破裂危险性,且通气功能维持良好。
李东白焦裕霞熊君宇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喉罩高频喷射通气
SLIPA^(TM)喉罩在眼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探讨SLIPATM喉罩用于全麻眼外科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和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60例ASA I或Ⅱ级在全麻下实施眼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LIPATM通气道组(30例)和气管内插管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SLIPATM通气道/气管导管后即刻(T1)、插入SLIPATM通气道/气管导管后5min(T2)1、0 min(T3)和切皮时(T4)、拔管后即刻(T5)、拔管后10min(T6),记录SBP、DBP、HR和平均气道阻力(RAWM)。每组随机抽取7例患者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气管插管组T2、T5时SBP、DBP、HR显著高于SLIPATM通气道组(P<0.05);AE、NE、在T2、T5、T6时均显著高于SLIPATM通气道组(P<0.05)。全麻SLIPATM喉罩通气用于眼外科手术患者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轻微,围术期并发症少,全麻后恢复平稳。
高成顺熊君宇
关键词:气管内插管应激反应
TURP术中稀释性低钠血症的麻醉处理
2007年
高成顺熊君宇
关键词:TURP稀释性低钠血症麻醉
麻醉学视听教材的研制及其教学效果被引量:1
1997年
熊君宇王俊科许国忠盛卓人耿克勤
关键词:麻醉学教学视听教材
直入结合穿透法用于桡动脉穿刺测压被引量:4
2006年
魏志义张延钧田嘉欣周峰熊君宇
关键词:桡动脉穿刺测压透法动脉血压数据准确危重患者
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提早拔除气管内插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提早拔除气管内插管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4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Ⅰ)和对照组(Ⅱ)。两组均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Ⅰ组患者在腹膜关闭完成后即提早拔除气管内插管。Ⅱ组患者在皮肤缝合完成后拔除气管内插管。结果:拔除气管内插管后两组间SBP、DBP、MAP、HR、CVP及术毕至离开手术室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提早拔除气管内插管是值得推荐使用的安全麻醉方法。
高成顺熊君宇席宏
关键词:插管法气管内麻醉硬膜外麻醉
右侧单腔支气管导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右侧单腔支气管导管,由气管插管接头,气管导管,套囊,侧孔,气阀组成。其特点是:侧孔是在气管导管横断面3点钟位置的纵形线上,距其前侧端17.5mm处圆心的椭圆形,长12~15mm,横径7mm。采用本实用...
熊君宇李春如
文献传递
原位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管理
2006年
[目的]探讨原位心脏移植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通过对低温体外循环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心肌保护及体外循环的注意事项。[结果]供心热缺血3min,冷缺血129 min,转机135 min,后并行54 min,受体主动脉阻断64 min,自动复跳,供心术后心脏超声显示心脏结构正常,安全度过围术期,出院至今情况稳定。[结论]良好的供心心肌保护,合理的体外循环管理,内环境调整和多项监测指标正常范围是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
魏志义田嘉欣熊君宇
关键词:心脏移植体外循环心肌保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