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祖荣

作品数:60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6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9篇大麦
  • 20篇育种
  • 16篇小麦
  • 12篇栽培
  • 10篇性状
  • 9篇区试
  • 9篇闽麦06
  • 8篇选育
  • 8篇栽培技术
  • 7篇大麦品种
  • 6篇育成
  • 6篇闽麦02
  • 5篇区试结果
  • 5篇霉病
  • 5篇抗病
  • 5篇抗病性
  • 5篇丰产
  • 5篇高产
  • 5篇赤霉
  • 5篇赤霉病

机构

  • 60篇福建省农业科...
  • 2篇福建省种子总...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60篇涂祖荣
  • 44篇叶定生
  • 35篇张秋英
  • 32篇张绍南
  • 23篇余建华
  • 6篇张元昌
  • 4篇洪宝龙
  • 3篇王乌齐
  • 3篇翁国华
  • 2篇何花榕
  • 2篇张海峰
  • 2篇郑旋
  • 1篇李宇
  • 1篇林守涌
  • 1篇庄宝华
  • 1篇陈双龙

传媒

  • 31篇福建稻麦科技
  • 11篇大麦科学
  • 8篇福建农业科技
  • 4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福建省农科院...
  • 1篇中国种业
  • 1篇大麦与谷类科...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9篇2000
  • 3篇1999
  • 5篇1998
  • 7篇1997
  • 6篇1996
  • 8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建省历代大麦区试中筛选出品种产量及主要性状分析与评价被引量:3
2002年
分析并评价了福建省近 15年来省级区试中筛选出大麦品种 (莆大麦 4号、闽诱 3号、闽麦0 6、莆大麦 5号、闽麦 0 2、莆大麦 7号 )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认为这些品种丰产性较好 ,产量进展显著 ,往高产方向发展。株高适中 ,生育期适宜 ,穗粒结构较协调 ,穗数和粒重上进展较大 ,尤其粒重 ,往多穗大粒或大穗大粒方向发展。抗逆性提高 ,尤其抗白粉病能力明显增强 ,但品种稳产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福建大麦育种应以选育饲料大麦为主 (包括粒用 ,牧草用 ,牧草兼粒用 ) ,育种目标是 :高产 ,稳产 ,抗逆力较强 ,广适应 。
涂祖荣陈熇麟林守涌
关键词:大麦育种目标品种区域试验
大麦"闽麦06"的选育研究
2003年
"闽麦06"是采用系谱法从"浙皮1号"与"加拿大11"的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大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穗大、粒多、综合性状较好,抗白粉病、网斑病和赤霉病,抗倒伏,属中熟大麦品种。文末对大麦丰产稳产的育种技术进行了讨论。
涂祖荣洪宝龙叶定生林守涌
关键词:大麦选育
高产大麦新品种闽麦02被引量:1
2000年
张秋英涂祖荣谢兆英叶定生张绍南
关键词:大麦选育栽培技术
稻米污染原因分析及发展绿色稻米的思考被引量:2
2003年
分析了稻米污染的原因、途径和危害。从政府行政措施干预,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田生态环境监控和保护,建立绿色稻米生产基地,开发绿色食品稻米品种,研究并推广绿色食品稻米生产栽培技术等方面提出杜绝稻米污染、发展绿色食品稻米的对策与措施。
王乌齐涂祖荣
关键词:绿色稻米
福建省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回顾和展望被引量:5
1997年
叶定生张绍南张秋英余建华涂祖荣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抗病性育种
秋水仙素应用于大麦育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用0.04%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分蘖盛期的二棱皮大麦(浙皮1号)的植株,在M1代即获得四倍体大麦类型,同时还获得许多早熟、大穗、高秆等性状变异的二倍体大麦植株,并从这些变异株中选得一优良株,经加速培育即在生产上示范推广,且很快通过了省级审定。
张秋英张绍南庄宝华庄宝华余建华涂祖荣
关键词:大麦育种秋水仙素
大麦新品种“闽麦06”
1996年
大麦新品种“闽麦06”涂祖荣,张绍南,叶定生,张秋英,余建华,洪宝隆(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350019)闽麦06又称闽麦6号,系省农科院稻麦所于1985年春用加拿大11/浙皮1号进行有性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丰产、稳产大麦新品种。该品种于1994年...
涂祖荣张绍南叶定生张秋英余建华洪宝隆
关键词:大麦闽麦06栽培
麦草的营养成分分析研究
1995年
通过对大麦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体及籽粒进行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析.结果发现。
张秋英张绍南余建华涂祖荣叶定生
关键词:营养成分分析营养体不同生长时期营养分析小麦幼苗
大麦推广品种的现状及今后的育种目标
1991年
大麦是福建省主要冬种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约50万亩左右,最大种植面积曾达116.8万亩,仅次于水稻、甘薯、小麦,居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第四位。随着畜牧业、啤酒业的发展,进一步发展大麦生产显得十分必要。据有关部门统计,福建省大麦的亩产量,从四十年代末(1949年)的60.5公斤,发展到八十年代超过100公斤,高的年份曾达145公斤以上。小麦产量的不断提高是与引进、选育和推广大麦良种分不开的,其中在六十年代主要推广了“六棱乌肚”和“六棱白肚”两个地方良种,尤其是在八十年代,大面积推广引进“早熟三号”、“矮早三”和本省育成的“莆大麦4号”品种,使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涂祖荣
关键词:大麦品种育种目标品种区试啤酒业二棱大麦
小麦轮回选择的若干问题被引量:1
1997年
叶定生张绍南张秋英余建华涂祖荣张元昌
关键词:小麦轮回选择亲本选配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