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泽翁拥忠

作品数:71 被引量:282H指数:10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6篇藏医
  • 24篇藏药
  • 15篇藏医药
  • 9篇中医
  • 8篇文化
  • 7篇组方
  • 7篇传承
  • 6篇用药规律
  • 6篇康巴
  • 6篇藏医学
  • 5篇文化背景
  • 5篇本科
  • 4篇药材
  • 4篇药理
  • 4篇院校
  • 4篇中医传承
  • 4篇组方规律
  • 4篇康巴文化
  • 4篇教学
  • 3篇性关节炎

机构

  • 71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成都医学院
  • 2篇重庆市中药研...
  • 2篇西藏藏医学院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北京藏医院
  • 1篇西藏藏医药大...
  • 1篇重庆市永川区...
  • 1篇宇妥藏药股份...

作者

  • 71篇泽翁拥忠
  • 21篇张艺
  • 15篇德洛
  • 14篇赖先荣
  • 12篇古锐
  • 9篇张丹
  • 6篇更藏加
  • 6篇王天虹
  • 5篇杜娟
  • 5篇黄晓芹
  • 5篇聂佳
  • 4篇王张
  • 3篇邝婷婷
  • 3篇汤朝晖
  • 3篇杨花
  • 3篇祝捷
  • 3篇王毓杰
  • 3篇杨文娟
  • 3篇张静
  • 2篇马逾英

传媒

  • 7篇中国民族民间...
  • 7篇中药与临床
  • 5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世界科学技术...
  • 3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药房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第二届中国民...
  • 2篇第三届中医药...
  • 2篇全国民族医药...
  • 2篇首届中医药发...
  • 1篇民族教育研究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国医论坛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藏药治疗'咋乃'的组方规律研究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对113条藏医治疗"咋乃"的方剂分析其核心药物网络分布规律,并分析藏药治疗咋乃的组方规律. 方法:建立藏医治疗"咋乃"的方剂数据库,并应...
泽翁拥忠更藏加德洛降拥四郎张艺
关键词:藏药治疗用药规律
本科藏医学专业“一中心、四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被引量:7
2014年
四川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拥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孜州南派藏医药"。成都中医药大学自1994年开办藏医学教育以来,以民族医学博士点及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积极开展以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特色鲜明的藏医学本科专业"一中心、四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即"以提高藏医临床综合能力为中心,藏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传统藏医学与中西医诊疗技能相结合、藏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藏汉双语教学相结合"的"一中心、四结合",培养了一批民族地区急需和紧缺的藏医学专门人才,改善了藏医学临床从业队伍的学历结构,为藏医学本科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赖先荣泽翁拥忠张丹黄晓芹张艺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传承与保护:康巴文化背景下的南派藏医药
本文以南派藏医药相关的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切入点,以南派藏医药的核心地区为重点,提出了南派藏医药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发掘康巴文化与南派藏医药的形成、发展、传播之间的有机联系,进一步推进南派藏医药...
周邦华叶凡赖先荣泽翁拥忠张丹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护学术传承
文献传递
藏药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对AA模型大鼠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从细胞层面观察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对AA模型大鼠滑膜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及对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中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除正常对照组外,大鼠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CA)造模,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0.150 mg·kg^(-1))、五味甘露药浴颗粒高剂量组(11.80 g·L^(-1))、中剂量组(5.90 g·L^(-1))、低剂量组(2.95 g·L^(-1)),药浴组40℃药浴30 min/d,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40℃温水浴30 min·d^(-1)。给药四周后采用酶联反应、免疫组化法检测并分析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对滑膜组织中细胞因子及蛋白表达的干预效应。结果:五味甘露药浴颗粒组(11.8 g·L^(-1)、5.90 g·L^(-1)、2.95 g·L^(-1))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TIMP-1)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0.01)。结论: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病理改变的过程中,通过下调致炎因子(TNF-α、IL-1、IL-6)等、上调抗炎因子(IL-10)来激活体内免疫系统,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分泌各类细胞因子对滑膜的刺激,来控制关节滑膜炎症,达到抑制RA滑膜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抗炎、消肿、保护关节骨与软骨的目的。
王洪玲王汝珊泽翁拥忠泽翁拥忠张艺张静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抗炎
略论甘孜州南派藏医药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构想
本文从地域、人文、医药及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论述了甘孜州南派藏医药旅游资源优势,提出了开展南派藏医药文化旅游开发的6点构想。
汤朝晖杜娟泽翁拥忠古锐祝捷
关键词:文化旅游
文献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药治疗痛风的核心药物关联规则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 2.5)对113条藏药治疗痛风(咋乃)的方剂分析其核心药物关联规则。方法建立藏药治疗痛风(咋乃)的方剂数据库,并应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次、核心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对113条方剂285味药材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得出藏药治疗痛风(咋乃)的使用频次排序、核心药物关联规则分布图。结论得出了藏药治疗痛风(咋乃)的组方规律是以核心药物清血瘀血热、干黄水、疏理气机、调节血液的三果(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和三黄水药(决明子、黄葵子、乳香)为主进行病因根本治疗,同时辅以针对不同症候的药物进行组方配伍,对痛风(咋乃)实施以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治疗原则。
泽翁拥忠降拥四郎德洛更藏加张艺
关键词:数据挖掘藏医药痛风组方规律
本科藏药学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1
2020年
传统藏药学教学以全藏文的经典课程为主,不能充分适应现代藏药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作为较早申办并招生藏药学专业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成都中医药大学为适应现代藏药学人才的培养需求和就业需求,围绕藏药学专业建设,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药学与藏药学并列作为主干学科,招收普通高考汉文考生,开设《藏医药学概论》等藏医药类汉文课程和现代药学课程,采用汉语为主要教学语言,藏语为辅助教学语言,培养能掌握藏医药学基本理论,具备现代药学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藏药学综合型专门人才。
赖先荣张丹泽翁拥忠张艺
关键词:教学改革
四川省民族医药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初探——以南派藏医药为例被引量:1
2009年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大省,以藏医药、羌医药、彝医药为主的民族医药资源独具特色,资源丰富。本文以甘孜州南派藏医药为例,对通过对其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以展示南派藏医药文化特色为主线,将甘孜州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宗教、历史、民俗等资源进行整合,融入关注自然、关注健康、关注文化的理念,突出南派藏医独特的医疗方式、养生保健特色以及特产藏药等与藏文化的关系等开发对策和构思,从一个侧面对四川省民族医药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探讨。
汤朝晖高永翔杜娟祝捷泽翁拥忠
关键词:旅游
藏药'佐珠达西'和'十五味黑药'治疗浅表性胃炎20例临床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和分析用藏药&quot;佐珠达西&quot;和&quot;十五味黑药&quot;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传统的藏医药理论,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口服传统的藏药&quot;佐珠达西&quot;和&q...
江华泽翁拥忠
关键词:藏药浅表性胃炎
藏医药与印度传统医药对三果汤传统应用及现代研究概述被引量:31
2012年
来源于印度的三果汤由余甘子、诃子和毛诃子组成,它不仅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著名印度传统药配方,而且还是二十五味余甘子丸等众多常用藏药复方的基础方,被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1995年版)中。近年来,我国和印度学者对三果汤化学、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均取得了成果,尤其在抗疲劳、抗氧化、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方面,三果汤均具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保健作用。对此,本文介绍了三果汤在印度传统医药和藏医药应用中的异同,并对三果汤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现代制剂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提出要在学习借鉴印度传统医学经验基础上,应结合藏医药、印度传统医药理论和临床特点,开展体现传统医药整体性的三果汤药效物质基础和配伍规律的现代研究。
杨继家张艺冀静姚喆贾敏如德洛泽翁拥忠
关键词:藏医药药效物质基础配伍规律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