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利用乳腺X线、超声及MRI三者优势互补,综合分析乳腺叶状肿瘤不同亚型的影像表现及特征改变,并结合病理学,研究该肿瘤与病理的相关性,以提高该肿瘤的诊断率,减少误诊,为临床术前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有利于手术方案的拟定。方法:此次研究选择2010年1月-2017年9月间在我院治疗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33例)当成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3例患者进行MRI检查。总结三种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和病理学结果。结果:在此次研究的33例患者中,9例患者是良性乳腺叶状肿瘤、11例患者是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13例患者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X线大都是边缘清晰规整、均匀高密度的分叶状肿块,存在钙化灶患者6例;超声检查大都是不均匀的中低回声,存在丰富血流信号。MRI检查的3例患者均为分叶状,进行平扫时T1加权像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有1例患者能见到低信号分隔。增强扫描时中早期明显强化是流入型和平台型,经病理诊断均是恶性肿瘤。结论:在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诊断中,乳腺X线、超声及MRI均存在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应用并结合病理学时诊断价值更高,可准确诊断出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利于拟定患者的手术方案。
- 林娇卡姚海东汪泽燕周广新
- 关键词:X线超声MRI乳腺叶状肿瘤病理
- X线引导下二维导丝定位穿刺术结合美蓝染色在乳腺微小钙化灶术中冰冻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X线引导下二维导丝定位穿刺术结合美蓝染色在乳腺微小钙化灶术中冰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从2014-03—2016-03间乳腺X线片上未能定性或怀疑为恶性、需要进行活检的微小钙化灶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定位方法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X线引导下二维导丝定位穿刺术结合美蓝染色对微小钙化灶进行活检;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X线引导下二维导丝定位穿刺术进行活检。比较两组患者微小钙化灶的术中冰冻与最终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定位切除准确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定位切除用时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冰冻诊断与石蜡切片病理检测符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X线引导下二维导丝定位穿刺术对于乳腺微小钙化灶检测,术中结合美蓝染色,有助于提高钙化灶定位切除准确度及术中冰冻组织诊断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刘强姚海东林娇卡桂安萍邱凯涛
- 关键词:美蓝染色术中冰冻
- 乳腺MRI与乳腺X线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的临床效果
- 2018年
- 目的:探究乳腺MRI与乳腺X线诊断导管原位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乳腺导管原位癌治疗的38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全部38例患者均采用MRI以及乳腺X射线诊断,患者的影像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观察两种影像诊断的符合率。结果:由X线检出乳腺内导管原位癌35例,漏诊3例,漏诊率为7.89%,5例患者误诊为恶性肿瘤,误诊率为13.16%;MRI检测数乳腺导管内原位癌38例,漏诊率为0.00%,1例患者误诊为恶性,误诊率为2.63%;乳腺MRI与乳腺X线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6.176,P=0.013)。结论:通过MIR能够准确地将患者的导管原位癌病灶、周围组织以及血流的情况清楚地显示出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应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 林娇卡刘强姚海东
- 关键词:MRI乳腺X线导管原位癌
- 乳腺角化棘皮瘤一例
- 2012年
- 患者女,77岁。主因发现左乳肿物10d,伴溃烂流脓1周人院。体检:皮肤溃烂(图1),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1.5cm×1.0cm大小肿物,质中,边界欠清,活动度好,右乳未触及肿物,双侧腋下未及肿大淋巴结。
- 林娇卡刘强姚海东
- 关键词:角化棘皮瘤乳腺皮肤溃烂肿大淋巴结肿物活动度
- 右乳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 2012年
- 患者女,59岁。半年前发现右乳肿物,约鸽蛋大小,肿物进行性增大,皮肤无红肿、溃疡,乳头无溢血、溢液,不伴压痛。专科体检:双乳皮肤未见红肿、桔皮征,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约4.0 cm×3.5 cm大小肿物,无压痛,质地硬,
- 林娇卡刘强姚海东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癌进行性增大肿物红肿压痛CM
-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X线摄影、彩超和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行乳腺癌保乳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确诊为乳腺癌且均行乳腺X线摄影、彩超和MRI检查,观察乳腺X线摄影、彩超以及MRI的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乳腺X线摄影的检出率为90.24%,彩超的检出率为95.12%,MRI的检出率为100.0%。MRI的检出率高于乳腺X线摄影和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X线摄影的诊断准确率为85.71%,彩超的诊断准确率为92.85%,MRI的诊断准确率为100%,MRI的诊断准确率高于乳腺X线摄影和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乳腺X线摄影、彩超检查相比,MRI在乳腺癌检出率和准确率较高。
- 林娇卡刘强姚海东
- 关键词:乳腺癌X线彩超磁共振保乳手术
-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影像学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28例DCIS患者,入院后择期给予手术治疗,均采取X线钼靶、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磁共振检测,比较三种影像学检测技术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28例患者中,X线钼靶提示钙化20例,结构紊乱6例,结节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结节24例,导管扩张2例;磁共振提示非肿块强化灶21例。磁共振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其他两种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X线钼靶、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磁共振检测DCIS各有优势,磁共振诊断准确率最高,三项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邱凯涛陈志和林娇卡刘娜黄晓星黄德成
- 关键词:乳腺导管原位癌X线钼靶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
- 乳腺X线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 2019年
- 目的:分析乳腺X线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行乳腺X线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乳腺X线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同时分析乳腺X线特征。结果:乳腺X线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比,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乳腺X线检查确诊的117例患者中,出现钙化、肿块、结构扭曲的有61例,占52.14%;微钙化征象的38例,占32.48%;良性病变的15例,占12.82%;乳腺外上象限肿块影3例,占2.56%。结论:乳腺X线检查可显著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准确率,同时对乳腺特征做出具体分析,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信赖、推广。
- 刘强姚海东林娇卡邱凯涛
- 关键词:乳腺X线早期乳腺癌
- 高频数字化钼靶摄影与螺旋CT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的比较
- 2011年
- 目的探讨数字化钼靶摄影和螺旋CT检查检查各自优缺点及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同时行乳腺钼靶和CT检查的乳腺癌患者46例,全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比较高频数字化钼靶摄影和螺旋CT检查诊断乳腺癌的结果。结果乳腺癌46例,钼靶诊断正确38例(38/46),CT检查正确40例(40/46)(χ2=0.08,P>0.5)。结论钼靶摄影与CT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相比各有其所长和不足,因此必须根据病情和设备条件选择最恰当的影像学检查。
- 姚海东刘强林娇卡
- 关键词:乳腺癌螺旋CT平扫
- 乳腺少见肿瘤的X线表现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乳腺少见肿瘤的X线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本院病理证实的6例少见乳腺肿瘤的X线表现。结果 6例乳腺肿瘤中,颗粒细胞瘤1例,角化棘皮瘤1例,多形性腺瘤1例,鳞状细胞癌1例,透明细胞汗腺癌1例,癌肉瘤1例。X线表现:3例良性肿瘤中,圆形或椭圆形2例、不规则形1例,边缘光滑2例、边缘模糊1例,3例均无伴钙化;3例恶性肿瘤中,圆形或椭圆形1例、不规则形2例,边缘模糊2例、边缘毛刺1例,2例伴钙化、1例无钙化。结论乳腺部分少见肿瘤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大部分少见肿瘤无特征性,需综合分析及病理学检查确诊。
- 黄智棠刘强姚海东林娇卡
- 关键词:乳腺少见肿瘤X线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