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振邦

作品数:14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骨折
  • 6篇关节
  • 3篇关节置换
  • 2篇代谢
  • 2篇血清
  • 2篇置换术
  • 2篇治疗膝关节
  • 2篇切开
  • 2篇切开复位
  • 2篇髋关节
  • 2篇膝关节
  • 2篇疗效
  • 2篇内固定
  • 2篇老年
  • 2篇骨代谢
  • 2篇复位
  • 1篇代谢指标
  • 1篇单髁
  • 1篇低能量
  • 1篇多发骨折

机构

  • 14篇榆林市第一医...
  • 2篇延安大学
  • 2篇延安市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榆林市第二医...
  • 1篇北方医院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4篇杨振邦
  • 4篇高光明
  • 4篇马江卫
  • 3篇杜耿
  • 2篇刘世平
  • 2篇刘鹏
  • 2篇任志龙
  • 1篇王涛
  • 1篇苏海卿
  • 1篇王民
  • 1篇张鹏贵
  • 1篇杜向东
  • 1篇罗建成

传媒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RF、NF-κB及TGF-β1在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中表达意义及其与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反应因子(SRF)、核因子κB(NF-κB)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中表达意义及其与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是否合并脊髓损伤进行分组,分为脊髓损伤组(n=60)和非脊髓损伤组(n=38),另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5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60例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术后3个月随访,预后良好20例和预后不良40例。比较3组受检者SRF、NF-κB及TGF-β1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SRF、NF-κB及TGF-β1与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明确SRF、NF-κB及TGF-β1对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脊柱骨折脊髓损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组受检者SRF、NF-κB及TGF-β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脊髓损伤组SRF水平为(112.57±18.24)pg/mL,低于非脊髓损伤组[(165.80±23.82)pg/mL]和对照组[(330.43±42.64)pg/mL],NF-κB、TGF-β1水平分别为(22.19±6.24)、(10.53±2.73)ng/mL,均高于非脊髓损伤组[(10.23±3.16)、(7.63±1.47)ng/mL]和对照组[(7.85±1.84)、(5.65±0.8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RF、NF-κB、TGF-β1的表达均与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密切相关(r=0.531、0.541、0.558,P<0.05);SRF、NF-κB及TGF-β1三者联合对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2.53%、87.49%、0.892,明显高于三者单一诊断(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显示,SRF、NF-κB、TGF-β1、椎管侵占率是影响脊柱骨折脊髓损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SRF水平明显降低,NF-κB及TGF-β1水平明显升高,三者与脊髓损伤密切相关。SRF、NF-κB及TGF-β1可作为诊断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的可靠血清标志物,联合诊断可�
张宁杨振邦李耀章侯江业
关键词:核因子ΚB转化生长因子-Β1脊柱骨折脊髓损伤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观察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55例为A组,骨量减少者55例为B组,同时期的健康老年人55名为C组,然后将三组的血清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并将A组中一般患者及严重患者的血清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血清ALP、BGP、TRAP、PINP及ICTP明显高于B、C组,B组则高于C组,而血清OPG及IGF-Ⅰ均低于B、C组,B组则低于C组,且重度患者的波动大于一般患者(P均<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明显,且重度患者的表现更为明显,临床检测价值较高。
侯江业刘鹏陈强贺耀耀杨振邦
关键词:血清骨代谢指标
复方骨肽注射液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探讨复方骨肽注射液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92例,随机分为玻璃酸钠组、骨肽组和联合组,每组各64例。玻璃酸钠组清除关节积液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25 mg/次,1次/周,治疗5周;骨肽组静脉滴注复方骨肽注射液,4~10 m L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中,1次/d,治疗20 d。联合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和复方骨肽注射液联合治疗,用法用量、疗程同玻璃酸钠组和骨肽组。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血清学指标和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结果治疗后,玻璃酸钠组、骨肽组和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44%、75.00%、90.63%,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玻璃酸钠组和骨肽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这些指标下降程度明显优于玻璃酸钠组和骨肽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VAS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玻璃酸钠组和骨肽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复方骨肽注射液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清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任志龙杜耿马江卫杨振邦高光明罗建成
关键词:复方骨肽注射液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血清学指标VAS评分
骨科损伤控制技术对四肢多发骨折患者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技术对四肢多发骨折患者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56例四肢多发骨折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及凝血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为82.05%(64/78),高于对照组61.54%(48/78)(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升高,纤维蛋白原(Fbg)水平降低,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损伤控制技术可提高四肢多发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机体的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刘鹏董建彬李耀章杨振邦
关键词:四肢多发骨折凝血功能疗效
二次损伤炎症启动犬萎缩性骨不连模型骨痂生长的组织病理学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高能量骨折端邻近软组织二次损伤炎症刺激大量巨噬细胞募集对局部骨痂生长的启动作用。方法制备48个犬股骨高能量骨折模型,随机分为A、B组,各24只。A组立即行切开复位6孔钢板内固定术,术后2周再次行断端切开,进行单纯骨折端软组织剥离损伤。B组立即行切开复位6孔钢板内固定术。2组术后摄X线片观察骨痂生长情况。A组于二次损伤术后3 d、1周、2周、4周分别处死6只犬,B组于骨折后3 d、1周、2周、4周分别处死6只犬,取出骨折标本进行组织切片观察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A组二次损伤术后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随即募集大量巨噬细胞,间充质细胞亦同步趋化,启动旺盛的骨痂生长,产生骨痂愈合。B组骨折端邻近组织表现为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无巨噬细胞募集,无间充质细胞趋化,未发生骨折愈合级联反应,出现萎缩性骨不连。结论高能量骨折早期手术后邻近软组织巨噬细胞募集障碍可能是导致萎缩性骨不连发生的重要原因,而骨折端邻近组织炎症消退后的二次损伤炎症能够有效募集巨噬细胞,促进犬萎缩性骨不连模型的骨痂愈合。
潘治军潘静心杨振邦郭苗韩建秀袁志罗卓荆
关键词:萎缩性骨不连
倒置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前侧固定治疗极低位肱骨下段骨折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倒置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前侧固定治疗低位肱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3—2015-02采用倒置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前侧固定,延期手术治疗的48例极低位肱骨下段骨折,术中作上臂下段前侧纵形切口,将肱二头肌和部分肱肌向内侧牵开,切开骨膜,显露骨折端,将骨折复位后倒置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前侧固定;桡神经损伤者需行探查桡神经,松解或修复后缝合肌膜将桡神经与钢板分开。结果 4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4.1个月,未出现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48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按照肘关节功能Cassebaum标准评定疗效:优21例,良25例,可2例,优良率95.8%。结论倒置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前侧固定治疗极低位肱骨下段骨折固定稳定、疗效可靠。
潘静心杨振邦杜向东李耀章杨涛张晓瑞杨文学潘治军
关键词:延期手术
传统后正中入路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微创经皮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炎症反应及骨代谢观察被引量:21
2021年
目的:探讨传统后正中入路、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微创经皮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150例胸腰椎骨折,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予以椎旁肌间隙入路组行手术治疗,n=60)、B组(予以微创经皮入路行手术治疗,n=30)、C组(予以传统后正中入路行手术治疗,n=60);对比三组TNF-α、MCP-1、HMGB-1、CRP、IL-1β、OC、OPG、PICP、PINP、TRACPsb、RANKL、β-CTx、NTX指标,以及评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三组TNF-α、MCP-1、HMGB-1、CRP、IL-1β、OC、OPG、PICP、PINP、TRACPsb、RANKL、β-CTx、NTX的时点、组间、交互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方差显示,术前,三组TNF-α、MCP-1、HMGB-1、CRP、IL-1β、OC、OPG、PICP、PINP、TRACPsb、RANKL、β-CTx、NTX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48h,A组的TNF-α、MCP-1、HMGB-1、CRP、IL-1β、TRACPsb、RANKL、β-CTx、NTX低于B、C组,而OC、OPG、PICP、PINP高于B、C组,而低于B、C组(P<0.05)。A组的手术时间短于B、C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低于C组(P<0.05);A组的术中出血量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手术入路相比,但椎旁肌间隙入路效果更优,即手术时间短,炎症反应小。
侯江业张宁蔡飞杨振邦李耀章董建彬贺耀耀
关键词:椎旁肌间隙入路胸腰椎骨折
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 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榆林市第一医院2008-07~2012-11年67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随访2年.结果 67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根据Mary-land足部标准评分进行评估,优52例,良10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92%,结论 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可获得良好的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临床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马江卫刘烈东高光明杜耿张鹏贵杨振邦苏海卿任志龙
关键词:锁定接骨板跟骨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活动与固定平台假体在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活动与固定平台假体在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入院的64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活动组(n=32)与固定组(n=32)。两组患者均接受UKA治疗,其中活动组使用Oxford活动平台,固定组使用Link固定平台。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术后2年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法(KS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关节最大伸直角度、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胫骨平台后倾角(STA)、胫股角,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关节炎进展、关节纤维化及出血、衬垫脱位、假体松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1)VAS评分。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KSS、HSS评分。术后2年,两组患者的KSS评分、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KSS、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关节活动度。术后2年,两组患者的关节最大伸直角度、STA、胫股角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的STA、胫股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患者术后2年的关节最大伸直角度为(1.25±0.51)°,低于固定组[(2.36±0.62)°],关节最大屈曲角度为(132.97±9.15)°,高于固定组[(128.34±9.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KA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中活动与固定平台假体均具有显著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但Oxford活动平台可进一步促进患者下肢力线快速恢复。
侯江业李耀章张宁杨振邦
关键词:临床疗效安全性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诊的70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研究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一年,采用Harris关节功能评分评价关节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arris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6月、9月、12月,研究组Harris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下地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转子间骨折的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有较大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马江卫杜耿王民高光明杨振邦
关键词:老年人骨折转子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