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超

作品数:78 被引量:330H指数:11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8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12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7篇鼠疫
  • 19篇流行病
  • 19篇流行病学
  • 14篇疫源
  • 13篇疫源地
  • 9篇蜱螨
  • 8篇蜱螨亚纲
  • 7篇蚤科
  • 7篇蚤目
  • 7篇自然疫源
  • 7篇自然疫源地
  • 6篇鼠疫自然疫源...
  • 6篇青海田鼠
  • 6篇菌病
  • 6篇旱獭
  • 5篇疫菌
  • 5篇人间鼠疫
  • 5篇鼠疫菌
  • 5篇自然保护
  • 4篇动物

机构

  • 70篇青海省地方病...
  • 4篇全国鼠疫布氏...
  • 3篇甘孜州卫生防...
  • 3篇渠县卫生防疫...
  • 2篇四川省地方病...
  • 2篇青海省卫生厅
  • 1篇四川省卫生防...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云南省流行病...
  • 1篇吉林省地方病...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甘孜藏族自治...

作者

  • 78篇李超
  • 20篇郑谊
  • 14篇魏有文
  • 14篇王祖郧
  • 12篇马英
  • 12篇魏绍振
  • 11篇王虎
  • 11篇杨锡正
  • 10篇王雪
  • 10篇陈洪舰
  • 10篇杨汉青
  • 10篇罗军
  • 10篇王丽
  • 9篇李海龙
  • 9篇祁芝珍
  • 9篇崔百忠
  • 8篇汪元忠
  • 8篇杨宁
  • 8篇魏荣杰
  • 7篇于晓涛

传媒

  • 13篇地方病通报
  • 12篇中国地方病学...
  • 9篇动物分类学报
  • 9篇中国媒介生物...
  • 7篇中国地方病防...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国外医学(医...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5篇1999
  • 5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6
  • 3篇1995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秃病蚤田鼠亚种生物学特性的实验室观察
2010年
目的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饲养秃病蚤田鼠亚种,观察其生物学特性,为蚤类的防制提供资料。方法在恒温恒湿条件下,采用成幼分养的方法饲养观察。结果温度在(20.5±1)℃和(22.5±1)℃,相对湿度为(35±3)%时蚤的生长发育终止在1龄幼虫,而在(95±3)%条件下,(20.5±1)℃时生长发育终止在3龄幼虫期,(22.5±1)℃条件下可以完成从卵至成虫的发育,但存活率非常低,仅为8.75%。新羽化蚤饥饿状态下(22.5±1)℃的平均存活时间为11.68d,短于(20.5±1)℃的15.07d。该蚤较适温度为(22.5±1)℃,最适湿度为(75±3)%。结论秃病蚤田鼠亚种的生长发育周期短、成蚤寿命长、繁殖力强。
李超郑谊吴克梅马英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蚤类
2006-2008年青海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青海省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布病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对患者按不同年份、地区、季节传播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在被检测的1543份血清样品中,129份虎红平板...
徐立青李超许红星胡桂英杨旭欣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
文献传递
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螨类区系分布
2009年
目的了解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的螨类种群区系分布。方法结合鼠疫疫源地的调查和监测工作,对捕获的小型兽类进行体外检螨,采集螨类标本并分类鉴定。结果发现青海省三江源境内的革螨68种,隶10科24属;恙螨16种,隶7属;其中三江源地区特有螨类21种。结论进一步开展螨类区系和生物学调查,为了解三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提供基础资料。
郑谊李超魏绍振马英罗军魏有文吴海生杨宁王雪郭文涛
关键词:螨类区系
中国西部青厉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厉螨科)
1998年
本文记述青厉螨属Qinghailaelaps一新种,青海青厉螨Qinghailaelapsqinghaiensissp.nov.。新种背板不完全覆盖躯体背部,腹表皮毛约38对,生殖腹板与肛板间距超过肛板长易与近缘种顾氏青厉螨QinghailaelapsguiBai,1992相区别。标本采自青海省同德县北巴滩的熊蜂Bombussp.体。
李超杨锡正王国丽
关键词:蜱螨亚纲厉螨科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结构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结构,为控制人间鼠疫发生和制订鼠疫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954—2006年间三江源地区鼠疫疫源地调查和鼠疫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三江源地区存在有2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喜马拉雅旱獭和青海田鼠鼠疫疫源地,斧形盖蚤、谢氏山蚤、细钩黄鼠蚤、直缘双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媒介。青海田鼠疫源地分布在称多县、珍秦乡,约9500km^2。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分布在13个县,约107000km^2。截至2006年底,自6种啮齿类、6种食肉类、3种偶蹄类和9种媒介昆虫检出鼠疫菌450株。1960~2006年,发现鼠疫病人238例,死亡134例,人间鼠疫病例出现在每年的5—11月份,主要有3种病型,腺鼠疫占17.23%(41/238)、败血型鼠疫占16.81%(40/238)、肺鼠疫占61.34%(146/238),而其他型鼠疫占4.62%(11/238),但每次流行的首发病例仍以腺鼠疫为主。结论鼠疫仍然是三江源地区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要做好鼠疫流行重点地区的防治工作,完善各项防治措施,加强鼠疫科研,建立健全鼠疫疫情报告网络,减少人类鼠疫病例的发生。
李超郑谊王虎王祖郧王丽魏绍振崔百忠王国钧陈洪舰祁芝珍杨永海汪元忠赵海红何键魏荣杰魏有文罗军
关键词:鼠疫数据收集
青海省医学螨类的新发现
杨锡正李超陈洪舰等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理位置独特,气候干燥寒冷、多风少雨、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属典型的高原干旱半干旱气候。蕴藏有丰富的生物学资源,为螨类寄生提供了众多宿主动物。医学螨类是医学昆虫的重要类群之一,是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关键词:
关键词:鼠疫流行病学
1991~1995年青海省鼠疫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1997年
朱卷才李超慕有
关键词:鼠疫流行病学鼠疫菌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布鲁氏菌病防控能力现状评估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掌握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防控能力现状。方法问卷调查三江源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0-2012年间布病防控的资源、执行能力及核心职责履行情况。结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CDC)系统:(1)资源:保护区范围内共有17个县(市)级CDC,专业人员总数257人,兼职布病防控的地方病科人员43人,检验人员27人。有17.7%的县为《布鲁氏菌病防治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县,有专项经费支持。(2)执行能力:各CDC均设有负责布病防控工作的地方病科和检验科,有41%实验室具备布病血清学检测能力。布病防控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20.0%,高级职称占12.9%。(3)核心职能的履行:2010-2012年间仅有17.7%的县级CDC开展布病监测或干预项目。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系统:均未设置布病防控专职或兼职人员,检验科均未开展布病实验室检测项目。结论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布病防控资源匮乏,人员经费与防控任务严重失衡,布病防控能力亟待提高。
杨宁海李超熊浩民杨旭欣马俊英薛红梅秦豫民马丽田广徐立青胡桂英赵延梅刘祖义
关键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布鲁杆菌病防控能力
2009年青海省兴海县首例肺鼠疫死亡病例病理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于2009年7月24日发生一起肺鼠疫爆发流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尸检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首发病例是与感染鼠疫的牧狗接触而引起原发性肺鼠疫.此次疫情造成12人发病,死亡3人。为了及时查明传染源,有效控制鼠疫流行,防止疫情扩散,
魏绍振何多龙李超宁刚魏柏青于守鸿杨汉青金星
关键词:鼠疫
西藏盖蚤属一新种记述(蚤目:角叶蚤科)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记述的柳氏盖蚤新种是从西藏昂仁自藏仓鼠和白尾松田鼠体上获得。标本2雄4雌。新种接近盖蚤属中的端圆盖蚤,其主要区别为新种前胸栉刺数较多,为19—22根。雄蚤第8背板有较发达的棘丛区;可动突端口平直,后缘内凹较浅,基段粗而短;第9腹板后臀后缘窄突上有3枝小刺形鬃,其前无宽突;阳茎钩突端部细长呈钩状。雌蚤第7腹板侧鬃数较多,约19—24枝。
李超吴文贞杨锡正
关键词:角叶蚤科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