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娴

作品数:65 被引量:290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教学
  • 15篇丹皮
  • 14篇中药
  • 13篇丹皮炭
  • 12篇地黄
  • 10篇熟地
  • 9篇生地黄
  • 9篇中药炮制
  • 8篇熟地黄
  • 8篇出血
  • 7篇止血
  • 7篇凝血时间
  • 7篇牡丹皮
  • 6篇止血作用
  • 6篇小鼠
  • 6篇出血时
  • 6篇出血时间
  • 5篇学法
  • 5篇炮制学
  • 5篇中药炮制学

机构

  • 47篇河南中医药大...
  • 19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河南中医学院...
  • 2篇南京市中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安阳市人民医...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作者

  • 62篇李娴
  • 24篇张振凌
  • 23篇李凯
  • 21篇卫向龙
  • 21篇田连起
  • 15篇张丽
  • 15篇丁安伟
  • 10篇李红伟
  • 8篇王娜
  • 7篇石延榜
  • 7篇赵学龙
  • 3篇王付
  • 3篇孔沈燕
  • 3篇陈静
  • 2篇马长振
  • 2篇张宏伟
  • 2篇张素芳
  • 2篇周斌
  • 2篇陈佩东
  • 2篇李志轩

传媒

  • 9篇中国中医药现...
  • 6篇中医学报
  • 5篇光明中医
  • 5篇中医药管理杂...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中成药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草药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药房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2008南京...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5篇2017
  • 10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牡丹皮炒炭前后吸附力变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通过对牡丹皮生品和炭品饮片吸附力的测定,探讨丹皮炭的止血机理。方法:利用饮片对色素亚甲基蓝的吸附情况,以分光光度法测定牡丹皮生品和炭品饮片吸附力的大小。结果:线性范围为0.020 97-0.104 85 mg(r=0.999 2),加样回收率为100.24%,RSD为2.85%(n=6),饮片吸附力的大小,丹皮炭大于牡丹皮生品。结论:牡丹皮炒炭后炭素含量的增加可能是丹皮炭具有止血作用的原因之一。
李娴张虹丁安伟
关键词:牡丹皮丹皮炭
不同炮制程度牡丹皮炭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变化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牡丹皮炮制过程中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的变化。方法:取经不同程度炒炭工艺制得的丹皮炭品,加70%乙醇20mL超声2次,每次30min,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5-HMF的含量。结果:320℃以前,5-HMF的含量随炒制时间和炒制温度的增加而升高,但温度达到320℃时,随炒制时间增加,其含量开始降低。结论:不同炮制程度对牡丹皮炭中5-HMF的含量影响较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丹皮炭的止血机制和控制其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丽曹琳琳赵学龙丁安伟陈静李娴
关键词:5-羟甲基糠醛高效液相色谱
比较牡丹皮炒炭前后吸附力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牡丹皮生品和炭品饮片吸附力的测定,探讨丹皮炭的止血机理, 方法:利用饮片对色素亚甲基蓝的吸附情况,以分光光度法测定牡丹皮生品和炭品饮片吸附力的大小。 结果:线性范围为0.02097mg~0...
李娴张虹田圣志丁安伟
关键词:牡丹皮丹皮炭
文献传递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按以下组分及重量比组成:白术内酯1~20重量份,地不容总生物碱2~50重量份。本发明由天然药用原料的有效成分或其药用原料的有效成分的提取物组合而成,其...
孔沈燕曹珊李娴周斌李志轩张素芳韩桂莲陈瑞锋
文献传递
TBL教学法在中药炮制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索TBL教学法在中药炮制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主观学习、团队协作意识及初步的科研能力。方法将TBL教学法引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通过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自选实验题目,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PPT讲解讨论最终确定实验方案后完成实验选题,最后以科研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结果。结果大部分学生对TBL教学模式满意,认为该教学法能提高学习的兴趣,促进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结论 TBL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还需要继续探索。
李娴张振凌李凯李红伟田连起
关键词:TBL教学法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
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黎峒丸中4种成分含量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建立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黎峒丸中新藤黄酸、藤黄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甲醇-乙腈(4∶1),流动相B为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1 m L·min^-1;检测波长360 nm(新藤黄酸和藤黄酸),280 nm(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结果根据回归方程,4种成分线性范围分别为新藤黄酸5.85-117.00μg·mL^-1(r=0.999 5)、藤黄酸8.95-179.00μg·mL^-1(r=0.999 8)、儿茶素6.90-138.00μg·mL^-1(r=0.999 7)、表儿茶素5.30-106.00μg·mL^-1(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新藤黄酸97.82%(RSD=1.21%)、藤黄酸98.72%(RSD=1.30%)、儿茶素96.96%(RSD=0.84%)、表儿茶素99.26%(RSD=1.4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黎峒丸的质量控制。
孔沈燕李娴
关键词:新藤黄酸藤黄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儿茶
丹皮炭炮制工艺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对丹皮炭不同炮制方法进行优选。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没食子酸的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牡丹皮炮制的最佳工艺条件是280℃,加热20 min。结论:重复实验表明,所选的最佳炮制工艺较为合理。
赵学龙丁安伟张丽陈静李娴
关键词:没食子酸HPLC
中药炮制模拟GMP车间建设在中药炮制实验教学的尝试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目前的中药炮制实验教学存在着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的问题,介绍我校建设中药炮制GMP车间的基本情况,并探讨了目前我校中药炮制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李凯牛乐李娴田连起李红伟张振凌
关键词:中药炮制实验教学
丹皮炭止血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丹皮炭止血作用的机理。方法:以Wistar种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丹皮炭及其止血活性部位对大鼠血浆复钙时间(PR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I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结果:丹皮炭...
李娴张丽丁安伟
关键词:丹皮炭止血机理
文献传递
不同炮制工艺丹皮炭中黄酮类成分的动态变化
目的:研究牡丹皮炮制过程中黄酮类成分的动态变化,探讨丹皮炭的炮制机理。方法:取生丹皮及经不同炒炭工艺制得的丹皮炭,加乙醇50mL超声30min两次,再经聚酰胺柱纯化后采用HPLC法,在360nm波长处,流动相甲醇-0.5...
张丽丁安伟赵学龙李娴
关键词:丹皮炭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