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红
- 作品数:24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PZT/CB/PVC压电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吸声机理被引量:10
- 2007年
- 基于压电导电原理,研制了一种新型吸声高分子复合材料,通过对PZT/CB/PVC高分子复合体系的压电性能、阻尼因子和吸声性能的测试分析,探讨了压电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体系中压电吸声途径的耗能机制,结论表明:导电相的添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压电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吸声性能。
- 蔡俊李亚红蔡伟民
- 关键词:压电复合材料吸声性能
- 转基因杨树作为新造纸资源植物的研究
- 制浆造纸工业中,化学方法去除木质素类原料既消耗大量化学品与能源,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许多研究都致力于对造纸树种进行基因改良来改进脱木质素工艺。我们用反义RNA技术得到了过氧化物酶负调节的转基因杨树,研究了它们的木质素...
- 李亚红
- 关键词:木质素转基因杨树反义RNA过氧化物酶造纸工业
- 促使水体中悬浮藻类快速凝聚沉降的方法及其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使水体中悬浮藻类快速凝聚沉降的方法及装置,采用悬浮取水装置收集富营养化污染水域的富含藻类营养细胞的源水,经泵输送到增压聚藻设备中,进入增压聚藻设备的源水在增压设备内停留后经排水管流出,而凝聚沉降下的藻细胞...
- 蔡伟民王志平蔡俊李亚红
- 红土焙烧颗粒造孔及其水处理除磷效果
- 2013年
- 基质填料是人工湿地系统除磷的关键,该文利用洱海流域内分布广泛的红土制备除磷填料,对其制备条件及其水处理除磷效果进行研究。试验优化了红土颗粒的造孔剂含量、焙烧温度及时间等参数,对制备的颗粒进行了动力学及等温吸附试验,并探讨了pH、有机物浓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及5 mg/L磷初始浓度下,红土填料的磷吸附均可在32 h达到平衡。造孔红土颗粒最大吸附量为13.3 mg/g,纯红土颗粒为9.6 mg/g。pH和有机物含量对红土颗粒的磷吸附均存在促进和抑制的作用。
- 叶利升王欣泽李亚红孔海南
- 关键词:红土除磷焙烧人工湿地
- 利用垃圾渗滤液进行铬渣无害化处理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垃圾渗滤液进行铬渣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利用垃圾渗滤液作为添加剂,将铬渣与垃圾渗滤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外热式回转炉干燥,然后送入内热式热解炉进行热解反应,内热式热解炉中的高温热还原气体从还原燃烧炉引入,...
- 何圣兵张大磊杨峰峰戴鼎立李亚红
- Fenton氧化法处理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规律探讨被引量:4
- 2013年
- 为了预测新生或缺乏试验数据的含有机污染物废水的治理效果,本文通过试验对Fenton氧化法降解芳烃类、卤代物、杂环类等28种有机污染物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Fenton反应初始阶段,氧化反应剧烈,反应过程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趋于平缓;28种有机污染物色度平均去除率(Rcolor)为80.8±30.3%,TOC平均去除率(RTOC)为39.8±30.3%,约为色度平均去除率的0.44倍;以色度为表征的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Kcolor)均大于对应的以TOC为表征的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KTOC),且色度去除效率更高;Fenton氧化法对不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显著差异,分子结构对称性强、水溶性较差的有机污染物如偶氮苯、蒽醌等的降解效果相对较差,而苯酚、苯胺等水溶性较好的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相对较好,表明水溶性是影响有机污染物降解效果的重要因素。
- 张亚南申哲民李亚红欧阳创贾丽娟
-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FENTON氧化法降解规律色度去除率TOC去除率
- 畜禽粪便好氧堆肥过程中高效发酵菌群的筛选与鉴定
- 李亚红
- 利用臭氧氧化实现生物污泥减量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臭氧氧化实现生物污泥减量的方法,将A<Sup>2</Sup>/O工艺的生物处理系统和臭氧氧化系统相结合,污水在生物处理系统的厌氧段、缺氧段及好氧段中分别完成厌氧释磷,反硝化及好氧吸磷等过程后,剩余污泥再...
- 何圣兵戴鼎立杨峰峰李亚红
- 微囊藻毒素性质及分析处理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0年
- 过去几十年间蓝藻水华随着营养元素的增加而频发,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对饮用水形成了很大的威胁。微囊藻毒素是细胞内毒素,它在细胞内合成,细胞死亡后释放出来并表现出毒性。藻毒素能抑制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对生物体既能表现出急性毒性也存在慢性毒性,还能使浮游动物和鱼类中毒并能在鱼类和水生动物体内富积,因此藻毒素对动物的毒性和通过植物在食物链中的富积已经成为各国水专家广泛关注的问题。文章查阅了大量文献,详细介绍了水体中藻毒素的种类、特性及其危害,在对藻毒素的性质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各种先进的去除微囊藻毒素的技术,并指出今后微囊藻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 于晓娟周江亚李亚红蔡伟民
- 关键词:藻毒素分析方法去除方法
- 脱除地表水硝酸盐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除地表水硝酸盐的方法,将生物滤池与生态砾石床有机结合。在生物滤池中,采用轻质陶粒作为过滤介质,用于附着生长反硝化微生物。在生物滤池的进水中投加商用甲醇溶液,补充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在反硝化反应完成后,生物滤...
- 何圣兵陈雪初张敏戴鼎立杨峰峰李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