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军 作品数:18 被引量:74 H指数:5 供职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老年高血压性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对房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对房、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入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0例,均经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判定心律失常情况,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根据不同左室舒张充盈类型分为正常舒张充盈型(即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松弛受损型、假正常充盈型、限制性充盈型(后3型为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结果 (1)共检出房性心律失常占70%,室性心律失常占4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75,P〈0.05) (2)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的房、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复杂房、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89%、63%、49%、30%,均高于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40%、26%、13%、7%,χ2=56.723、28.359、28.076、15.9102,P〈0.05] (3)不同左室舒张充盈类型间的房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复杂房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假正常充盈型和限制性充盈型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93.6%和96.4%.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促进房、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并影响其严重程度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假正常充盈型和限制性充盈型易发生复杂房、室性心律失常. 林文辉 邵健智 王齐增 彭万军 李新祥 朱玲军 林斌 马湘俊关键词:高血压 心律失常 BNP及PCⅢ对不同左心室舒张充盈状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血浆B型0脑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血清前Ⅲ型胶原(procollagen type Ⅲ,PCⅢ)对不同左心室舒张充盈类型的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入选高血压患者150例,均无收缩功能障碍,根据左心室舒张充盈类型不同分为正常舒张充盈型组、松驰受损型组、假正常充盈型组、限制性充盈型组,所有患者均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用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血浆B型BNP浓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CⅢ浓度。结果①正常舒张充盈型组、松弛受损型组、假正常充盈型组、限制性充盈型组的B型BNP分别为(47±16)pg/mL、(147±24)pg/mL、(206±51)pg/mL、(357±64)pg/ml;正常舒张充盈型组、松弛受损型组、假正常充盈型组、限制性充盈型组PCⅢ分别为(81.5±31.4)μg/L、(107.8±30.8)μg/L、(125.3±37.3)μg/L、(157.4±55.4)μg/L,以限制性充盈型组增高最显著,方差分析显示B型BNP与PCⅢ在高血压患者4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6.6,P<0.05;F=25.4,P<0.05)。②血浆B型BNP与血清PCⅢ呈正相关(r=0.580,P<0.05)。结论血浆B型BNP及血清PCⅢ可客观反映无收缩功能障碍的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程度。 林文辉 邵健智 彭万军 王齐增 朱玲军 林斌 马湘俊 李新祥 周仁芳关键词:高血压 左心室 舒张 利钠肽 术前血清胆红素预测冠心病支架再狭窄价值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与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3-2014年人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冠脉造影接受支架植入治疗,并于术后6月到12月之间再次入院行冠脉造影复查的249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支架内有无再狭窄分为支架内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胆红素的水平,分析其与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结果血清总胆红素(TBIL)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组(9.93±3.87μmoVL)水平低于无再狭窄组(12.08±4.67)μmol/L,(P=0.000),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组(3.17±1.60)μmol/L水平低于无再狭窄组(3.89±1.83)μmo]./L,(P=0.002),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组(6.76±2.82)μmol/L水平低于无再狭窄组(8.17±3.39)μmol/L,(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IL、DBIL、IBIL与再狭窄呈负相关,(P〈0.05),血清胆红素越低,再狭窄发生率越高。结论冠心病再狭窄患者血清TBIL、DBIL、IBIL偏低,再狭窄与血清TBIL、DBIL、IBIL相关性高。术前TBIL、DBIL、IBIL可作为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因素。 朱玲军 王孝雅 项美香 王建安关键词:血清胆红素 冠心病 支架内再狭窄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与微量蛋白尿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危重内科疾病之一.尿微量蛋白是早期肾脏损害的标志,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已经引起临床工作者极大的兴趣.本文通过对我院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尿微量蛋白进行观察,旨在探讨尿微量蛋白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朱玲军 林文辉 高然然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微量蛋白尿 尿微量蛋白 早期肾脏损害 心血管疾病 内科疾病 钙化病变处理附前降支严重钙化分叉病变处理1例 朱玲军 蒋峻 孙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与血浆B型钠尿肽及组织纤维化血清指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与血浆B型钠尿肽(BNP)及组织纤维化血清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9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定左心室功能状态,并排除有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其中正常心功能32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59例。用放免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浓度,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血浆BNP浓度。结果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者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血浆BNP及血清PCⅢ、LN、H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有心力衰竭症状者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血浆BNP水平与LVMI及血清PCⅢ、LN、HA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血浆BNP及组织纤维化血清指标PCⅢ、LN、HA可作为评价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客观指标。 林文辉 马湘俊 周仁芳 李新祥 颜道茹 曾爱平 王审 朱玲军 陈君柱关键词:B型钠尿肽 心肌纤维化 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与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合并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房颤)时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特点。方法:入选高血压病不伴房颤75例(A组)、伴阵发性房颤30例(B组)、伴持续或永久性房颤20例(C组)。所有患者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判定心律失常情况,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同时用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血浆B型钠尿肽(BNP)浓度,协助评估心功能。结果:(1)3组间,C组的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室壁相对厚度(RWT)、血浆BNP浓度最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最低,且均与其他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B组的LAD、IVST、LVPWT、LVESd、LVEDd、LVMI、RWT、LVEF、血浆BNP浓度大于A组,但仅LAD、LVMI、血浆BNP浓度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合并房颤时左心结构及功能发生明显变化,且以合并持续或永久性房颤时最显著。 林文辉 邵健智 王齐增 李新祥 朱玲军 林斌 马湘俊 周仁芳关键词:高血压 心房颤动 心脏重构 心脏功能 B型钠尿肽 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朱玲军 项美香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在应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基础上,研究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6.1~2010.10的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00例,在均使用阿司匹林、氯吡咯雷和低分子肝素的基础上,试验组101例给予替罗非班〔负荷量0.4μg/(kg.min)×30min,然后0.1μg/(kg.min)静脉滴注〕,对照组99例给予安慰剂,疗程2d。结果试验组治疗2h后胸痛缓解率、下移ST段恢复率、超敏CRP的下降、心肌酶谱ck-mb峰值提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替罗非班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发生率10%),与对照组(发生率7%)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阿司匹林、氯吡咯雷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基础上,替罗非班可更有效的缓解心肌缺血症状、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表现,并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且安全性较好。 朱玲军 林文辉 张凌志关键词:替罗非班 阿司匹林 氯吡咯雷 低分子肝素 代谢综合征对老年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860例接受血运重建治疗的患者。记录其临床资料、MS各组成成分和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CE)。分别比较老年患者(年龄≥65岁)和非老年患者(年龄〈65岁)随访期间发生MACCE和未发生MACCE患者MS各指标的差别,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MS对老年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再发MACCE的影响。结果(1)老年患者中发生MACCE者79例(25.24%),非老年组患者中发生MACCE者127例(23.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患者中发生MACCE者与未发生MACCE者LD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老年患者中MACCE组MS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MACCE组(P〈0.05)。老年患者中MACCE组糖代谢异常、高BMI及MS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非MACCE组(P〈0.05)。(3)HDL及MS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MS是老年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 朱玲军 林文辉 王齐增 林斌 项美香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冠心病 老年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