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建 作品数:14 被引量:8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如皋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基于微信平台的“互联网+”卒中患者院外药学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也体现了较高的应用价值。目前国家倡导药学服务转型,要转变传统药学服务模式,探索“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本文分析了微信平台在笔者医院的药学服务模式中的应用,进而探讨以微信平台为介导的“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的相关应用方式和存在的不足,为提高和改进微信平台在实际中应用提供参考。 钱辉 朱建建 汤金燕关键词:互联网 药学服务 基于U型生成对抗网络的编码孔径CT成像方法 2022年 针对编码孔径CT成像非连续稀疏采样只能通过代数类迭代重建算法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U型生成对抗网络的编码孔径CT成像方法。通过构建基于U型生成对抗网络的非连续稀疏投影的动态博弈模型,结合联合损失函数,预测正弦图的结构性缺失,实现编码孔径CT成像分析类(非迭代)快速重建。实验结果表明,在辐射剂量降低95%的条件下,基于U型生成对抗网络的编码孔径CT成像方法实现了峰值信噪比大于30 dB@256×256的高质量重建。相比于目前最先进的编码孔径CT成像方法,其重建时间降低了约两个数量级。 王志腾 冒添逸 张昕 朱书进 朱建建 戴修斌关键词:CT成像 天舒胶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90例 被引量:1 2013年 偏头痛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单侧、波动性、中重度头痛,发作期可伴有畏光畏声、恶心呕吐等表现,严重时可影响工作和生活。其中以无先兆性偏头痛为偏头痛最常见类型,其发病率约占偏头痛的80%。作者对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本院门诊偏头痛就诊患者予以天舒胶囊、丙戊酸钠、天舒胶囊+丙戊酸钠治疗,并比较三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朱建建 张爱萍关键词:丙戊酸钠 天舒胶囊 临床疗效 神经血管 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及血清CXCL16、ACA评价依达拉奉右莰醇对ACI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血清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抗心磷脂抗体(ACA)评价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神经功能保护作用。方法将102例ACI患者根据是否使用依达拉奉右莰醇分为两组:观察组(n=54)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对照组(n=48)未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d、14d、30d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治疗前及治疗14d检测血清TLR4、NF-κB、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XCL16、ACA,随访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预后。结果治疗后7d、14d、30d,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而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两组血清TLR4、NF-κB、IL-1β、IL-6、TNF-α、CXCL16、ACA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mRS均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63%vs 68.75%,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用于ACI的治疗可保护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及血清CXCL16、ACA表达有关。 朱学芳 朱建建 沈海清关键词:核因子ΚB 抗心磷脂抗体 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_(12)与叶酸表达水平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_(12)与叶酸表达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受试者(脑梗死患者血管性痴呆组、脑梗死患者非痴呆组、健康对照组)血浆Hcy、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并观察MTHFR基因型在不同组间分布情况。结果:血管性痴呆组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非痴呆组、健康对照组(P<0.05),而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明显低于非痴呆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脑梗死血管性痴呆患者间Hcy、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MTHFR基因型在各组间分布情况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Hcy、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可能与血管性痴呆有关。 孙贵祥 朱建建 马伯恒 高跃强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同型半胱氨酸 维生素B12 叶酸 血压变异性与伴H型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临床关系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伴H型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如皋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8例伴H型高血压的ACI患者作为H型高血压ACI组,并选取同期40例单纯伴高血压ACI患者作为单纯高血压ACI组。2组患者均行24 h血压监测,记录并对比2组患者的BPV参数。根据治疗后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H型高血压ACI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2个亚组,评估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分析BPV与预后的关系。结果H型高血压ACI组的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CV)、日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dSCV)和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nSCV)及治疗后3个月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高于单纯高血压AC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ACI组中预后良好亚组患者63例,预后不良亚组患者25例。预后不良亚组24 h SCV、dSCV、nSCV及治疗后3个月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 SCV、dSCV、nSCV与mRS评分均呈正相关(r=0.247、0.357、0.471、0.378,P<0.05),nSCV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266,P<0.05)。结论伴H型高血压ACI患者收缩压变异性增大,与患者预后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作为预测预后不良的指标。 许秀兰 朱建建关键词:血压变异性 H型高血压 急性脑梗死 预后 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后肺炎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卒中后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120例T2DM合并脑卒中后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112例T2DM合并脑卒中后未发生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T2DM合并脑卒中后发生肺炎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bA_(1c)水平预测T2DM合并脑卒中后发生肺炎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意识障碍占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HbA_(1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bA_(1c)水平(OR=3.177,95%CI:1.143~8.828)、意识障碍情况(OR=2.971,95%CI:1.587~5.564)均为T2DM合并脑卒中后发生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HbA_(1c)水平预测T2DM合并脑卒中后发生肺炎的截断值为7.83%,灵敏度为84.17%,特异度为95.54%,曲线下面积为0.930(P<0.05)。结论T2DM合并脑卒中后发生肺炎患者血清HbA_(1c)水平异常升高,且HbA_(1c)水平是T2DM合并脑卒中后发生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动态监测其水平变化在预测T2DM合并脑卒中患者肺炎发生中具有重要价值。 许秀兰 朱建建 高跃强关键词:脑卒中 肺炎 糖化血红蛋白 2型糖尿病 负荷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预防急性脑卒中进展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探讨负荷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预防急性脑卒中进展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符合入选条件的11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强化降脂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53例)、阿司匹林组(61例),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变化,并随访3个月内出血风险发生情况.结果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5例[9.4%(5/53)]症状进展,阿司匹林组16例[26.2%(16/61)]症状进展,两组症状进展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治疗第7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4.13±3.04)分比(5.19±2.89)分、(3.07±2.08)分比(5.03±2.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阿司匹林组出现1例呕咖啡样胃内容物后予以停药,并加强护胃治疗后改善.其余患者在随访3个月内均未见明显黑便、皮下淤斑及上消化道出血等致命性出血风险.结论 负荷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预防急性脑卒中症状进展治疗中优于单药阿司匹林,未有严重出血风险. 朱建建 张爱萍 许秀兰 邹丽关键词:卒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36 2018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0.6mg/kg)与标准剂量(0.9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年龄>80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0例发病3h内的高龄脑卒中患者分为阿替普酶低剂量组(n=21)和标准剂量组(n=19),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出血事件、发病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90d死亡率。结果:低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基线NIHSS评分、溶栓24h及溶栓7dNIH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患者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发病90d死亡率以及90d的mRS评分0~2分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类似。 朱建建 李骥 邹丽 樊兴娟 沈海清 单梅芳关键词:高龄 静脉溶栓 阿替普酶 丙戊酸钠联合天麻素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联合天麻素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如皋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4—2015年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检查及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素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评分,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头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头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发作频率低于治疗前,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头痛程度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承受压力、社会关系、营养状况、运动状况及自我实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天麻素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头痛发作频率、缩短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减轻头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许秀兰 朱建建 邹丽关键词:偏头痛 丙戊酸 天麻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