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继龙
- 作品数:11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参麦注射液并高压氧联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并高压氧联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158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52例,为常规治疗组(Vit B10.1,1次/d肌内注射,Vit B12500μg,1次/d肌内注射)。Ⅱ组50例,为高压氧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在多人高压氧舱内停留100min,压力0.25MPa,戴面罩吸入纯氧60min,中间休息10min,1次/d,共30d。Ⅲ组56例,为参麦注射液并高压氧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高压氧疗的基础上并用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共30d。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对比,临床症状的评价在Ⅰ组、Ⅱ组和Ⅲ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2.3%、64.0%和75.0%,神经传导速度的提高Ⅱ组与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Ⅰ组相比差异尤为显著(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并高压氧联合治疗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 易继龙
-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高压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S-100b和MBP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通过检测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脑脊液(CSF)中S-100b和碱性髓鞘蛋白(MBP)的含量及其相互关系,对炎性脱髓鞘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并对S-100b的临床意义进行评价。方法:对43名多发性硬化患者(MS)、25名格林-巴利患者(GBS)和39名正常对照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脊液S-100b水平,同时应用改良的酶联免疫吸附同步法检测MBP含量以及应用改进的Thompson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寡克隆IgG区带。结果:MS组和GBS组CSF中的S-100b及MBP水平均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者具有相关性(P<0.01);两组CSF IgG-OB阳性率(分别为83.7%、68.0%)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1)。结论:S-100b可能参与了炎性脱髓鞘疾病的发病机制,S-100b、MB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脱髓鞘患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病情预后的判断。
- 吕志华唐从峰汪保华易继龙文芳
- 关键词:S-100B蛋白髓鞘碱性蛋白脑脊髓液
- 长春西汀联用氯吡格雷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注射液合用氯吡格雷治疗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 80例频发的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静滴长春西汀注射液30mg,1次/d,合用氯吡格雷片75mg,1次/d;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片75mg,1次/d。观察其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以及TCD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脑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IA效果肯定,优于单用氯吡格雷。
- 易继龙卢志刚
- 关键词:长春西汀注射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配伍风药治疗血管性痴呆1例被引量:4
- 2014年
- 随着对"风药"认识的深入,风药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多方面的作用都得到肯定。笔者辨证论治血管性痴呆的同时佐以风药,取得较好效果,以冀为血管性痴呆的证治拓展新思路,增添有效的新方法。
- 易继龙
- 关键词:风药血管性痴呆左归饮
- 草酸西肽普兰对急性脑出血后抑郁症的影响
- 目的:观察草酸西肽普兰治疗急性脑出血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后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脑出血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心理疏导,治疗组口服草酸西肽普兰配合心理疏导,疗程8周.治疗前...
- 易继龙黄家彬陈斌吕志华
- 关键词:西肽普兰脑出血抑郁症
- 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从而有效指导该病的防治。方法对2型糖尿病脑卒中患者195例及非2型糖尿病脑卒中患者642例的发病类型,病情及治疗转归进行比较,观察其临床特点。结果糖尿病脑卒中患者酗酒、抽烟、高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以及预后较非糖尿病脑卒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脑卒中患者与抽烟、酗酒、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血脂紊乱以及CRP增加等危险密切相关,在糖尿病脑卒中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基底节区最常见。血糖升高会加重脑卒中的病情。
- 易继龙李竞
- 关键词:糖尿病脑卒中病因学C反应蛋白(CRP)
- 醒脑静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sICAM-1,TNF-α和IL-1β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观察醒脑静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选择SAH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以及对照组30例,两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30 mL加入5%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从发病后立即开始使用,连用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hs-CRP,sICAM-1,TNF-α和IL-1β水平,观察经颅超生彩色多普勒(TCD)、比较两组出院时Glasgow预后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hs-CRP,sICAM-1,TNF-α和IL-1β含量降低(P<0.05);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下降(P<0.05);出院时GOS评分升高(P<0.05)。结论:醒脑静是可能通过降低SAH后CVS患者sICAM-1,TNF-α和IL-1β含量,同时降低脑血流速度,缓解脑血管痉挛,起到改善患者脑功能以及预后的作用,是一种防治SAH后CVS的有效药物。
- 易继龙卢志刚蔡志平
- 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醒脑静
- 醒脑静注射液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s VCAM-1)、核因子(NF-κB)及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SAH患者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降低颅内压、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调控血压和抗纤溶药物防治再出血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40 mg,po,tid,连用21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qd,连用21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VEGF、s VCAM-1和NF-κB水平,观察经颅多普勒彩超(TCD),比较两组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第1天VEGF、s VCAM-1、NF-κB和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3天s VCAM-1和NF-κB显著性下降(P<0.05);第7,21天VEGF、s VCAM-1、NF-κB和hs-CRP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第1天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ACA显著降低(P<0.05),第7,21天MCA、ACA和PCA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出院时GOS为(4.78±0.39)分,对照组(4.06±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结论醒脑静干预治疗可以下调SAH后CVS的VEGF、s VCAM-1和NF-κB过度表达,同时降低脑血流速度,缓解脑血管痉挛,对SAH后CVS患者有一定脑保护作用。
- 卢志刚黄家彬刘芸易继龙吕志华
-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脑血管痉挛炎性因子
- 中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高危因素,从而有效指导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收集、整理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病历资料,年龄小于60岁者235例,为中青年组;年龄大于60岁者170例,为老年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分析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高危因素,并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青年组患者平均年龄(43.46±6.62)岁,男、女比例为3.58∶1。中青年组与老年组的比较,危险因素中的吸烟、酗酒、TIA史、心源性疾病所占比例均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检查显示中青年组高密度脂蛋白为(1.21±0.16)mmol/L,老年组高密度脂蛋白为(1.52±0.78)mmol/L,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青年组脑卒中患者中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吸烟、酗酒、家族史、高密度脂蛋白减少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 易继龙李竞
- 关键词:脑卒中
- 长春西汀注射液对脑梗死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对脑梗死并发慢性心力衰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洋地黄、利尿药、硝酸酯类制剂、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和阿托伐他汀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每次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qd。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心功能指数,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脑钠肽(BNP)的含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及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心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hs-CRP和BNP含量在治疗14 d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春西汀注射液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对神经功能缺损以及心功能不全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 易继龙卢志刚
- 关键词:长春西汀注射液脑梗死心力衰竭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