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和建
- 作品数:82 被引量:235H指数:9
-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锡地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感染状况的调查分析
-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UG)患者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生殖支原体(Mg)、肺炎支原体(Mpn)和发酵支原体(Mf)五种支原体的感染状况。...
- 施和建张国龙杨挺杜旭峰周晴李琴谢平
- 关键词:支原体感染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 文献传递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胃热炽盛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牛黄上清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胃热炽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口服牛黄上清胶囊0.9 g(3粒)每日2次,左西替利嗪片5 mg每日1次;对照组31例口服左西替利嗪片5 mg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远期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牛黄上清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胃热炽盛证疗效确切。
- 周晴邵敏华施和建
- 关键词:胆碱能性荨麻疹牛黄上清胶囊左西替利嗪
- 有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合并腕骨发育不良1例报告
- 患者,男,8岁,因'出生时毛发稀少、掌跖角化2年'于2007年5月就诊于我科。患儿出生时全身毛发稀少,同时伴眉毛缺失,当时未引起家人重视,随年龄的增长,其症状未见任何改善。2年前双侧手掌皮肤增厚,随年龄增长双侧拇指屈侧明...
- 张国龙浦洁毕鸣晔施和建杜旭峰
- 外阴巨大扁平湿疣1例被引量:1
- 2010年
- 患者女,20岁。外阴部丘疹15d。患者15d前发现外阴部出现丘疹.偶有痒感,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尖锐湿疣”,外用0.05%咪喹莫特软膏,丘疹仍不断增大,并出现破溃,遂于2008年7月3日至我院治疗。其性伴有性病史,具体不洋。
- 周晴邵敏华施和建
- 关键词:扁平湿疣
- 间质性肉芽肿性药物反应被引量:1
- 2013年
- 报告1例间质性肉芽肿性药物反应。患者男,73岁。因躯干四肢出现暗红色丘疹、斑块1个月就诊。发病前因脑梗死口服血塞通软胶囊2个月,后未经特殊治疗皮疹缓慢消退。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均正常。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间质及血管周围弥漫性肉芽肿性改变,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为组织细胞、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并可见部分异形淋巴细胞。4个月后患者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后再次出现类似皮损。诊断:间质性肉芽肿性药物反应。
- 杜旭峰邵明华顾永张国龙施和建
- 关键词:药物反应
- 小鼠毛发周期相关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 2013年
- 目的:构建小鼠毛发周期的动物模型,筛选差异表达蛋白。方法:提取不同毛发周期(0,8,20 d)蛋白质样品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及质谱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其中45个蛋白通过质谱分析和SwissProt蛋白数据库检索得到鉴定,如肌球蛋白轻链、原肌球蛋白1、膜联蛋白A、核纤层蛋白A/C、延伸因子1、细胞色素b、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等。结论:初步筛选出毛发周期中存在的4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向。
- 王磊许文嵘曹蕾李中明施和建范卫新
- 关键词:毛发周期蛋白质组学
- 持久性隆起性红斑1例
- 2009年
- 临床资料患者,女,79岁。主因臀部、四肢伸侧、手足紫红色斑块2年,于2007年8月4日就诊我科。
- 邵敏华周晴施和建
- 关键词:持久性隆起性红斑
- 色素失禁症一家系NEMO基因突变检测研究
- 目的:利用长链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家族性色素失禁症(Incontinentia pigmenti,IP)患者的NEMO基因的缺失突变。方法:收集一色素失禁症家系的临床资料,选取NEMO基因特异引物In2/ JF3R...
- 张国龙施和建杜旭峰邵敏华周晴
- 关键词:基因突变检测假基因缺失突变
- 文献传递
- 住院糖尿病患者963例并发瘙痒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瘙痒症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以瘙痒症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在皮肤科门诊中被发现。目前国内外对糖尿病并发瘙痒症的研究较少,为观察糖尿病并发瘙痒症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我们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了皮肤瘙痒情况的调查分析,并观察瘙痒症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的影响因素,初步探讨糖尿病与瘙痒症之间的关系。
- 浦洁张国龙杨挺刘国萍朱圣伟施和建
- 关键词:糖尿病瘙痒皮肤
- 带状排列结缔组织痣1例被引量:1
- 2009年
- 1病历摘要 患者,男,17岁,左侧腰骶出疹十年。患者十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侧腰骶部皮肤出现带状排列十余枚褐色丘疹,无自觉症状,后皮疹缓慢增大、增多,部分融合呈扁平斑块。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患者既往体健,智力正常,
- 邵敏华施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