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济民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3篇小说
  • 2篇叙事
  • 1篇叙事方式
  • 1篇叙事艺术
  • 1篇余华
  • 1篇余华小说
  • 1篇女人
  • 1篇仡佬族
  • 1篇文本
  • 1篇乡土
  • 1篇小说创作
  • 1篇小说创作研究
  • 1篇伦理
  • 1篇固守
  • 1篇《哺乳期的女...

机构

  • 3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黔南民族师范...

作者

  • 3篇徐济民
  • 1篇谭华

传媒

  • 1篇时代文学
  • 1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个简单而复杂的文本——读毕飞宇的小说《哺乳期的女人》被引量:1
2011年
毕飞宇的小说《哺乳期的女人》,无论是语言还是叙事,都是简单的。但简单背后,也蕴藏着"复杂"。对母爱的呼唤,对丑陋人性的鞭挞以及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正是这部作品的意蕴所在。
徐济民
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被引量:1
2009年
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余华,其作品的先锋性之一可以说是"叙事革命":一是重复循环手法的运用,二是叙事距离的转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以上两点,来探讨余华是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叙事的,从而更好地理解余华小说创作的先锋性。
徐济民
关键词:余华叙事
情感姿态与叙事方式——贵州仡佬族作家肖勤小说创作研究
2013年
情感姿态关涉作家的审美经验,情感姿态的不同必然会影响作家的审美价值取向,进而导致文本叙事方式的差异性。贵州仡佬族女作家肖勤的小说创作展现出对乡土固守与焦虑的情感姿态,叙事方式体现出苦难化和伦理化的特征。
谭华徐济民
关键词:乡土伦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