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辉

作品数:17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舟山市科技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病毒
  • 3篇海产
  • 3篇海产贝类
  • 3篇贝类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1篇性能指标
  • 1篇血常规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综...
  • 1篇荧光
  • 1篇预后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疾病
  • 1篇时间序列
  • 1篇时间序列分析
  • 1篇食源性腹泻
  • 1篇食源性疾病
  • 1篇试纸

机构

  • 11篇舟山市疾病预...
  • 2篇南昌大学
  • 1篇舟山市人民医...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11篇张辉
  • 8篇王虹玲
  • 3篇仝振东
  • 3篇龚红霞
  • 3篇李科峰
  • 3篇李鹏
  • 2篇严剑波
  • 2篇王忠发
  • 2篇黄丽君
  • 1篇余新威
  • 1篇唐安
  • 1篇陈艳
  • 1篇任飞林
  • 1篇陈骞
  • 1篇王建跃
  • 1篇虞奇跃
  • 1篇唐丽华
  • 1篇俞玉春
  • 1篇蒲柳艳
  • 1篇薛超波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快速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总抗体
2020年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特异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总抗体的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方法利用荧光染料标记的SFTSV重组NP蛋白制备检测液,用SFTSV重组NP蛋白包被NC膜制备快速检测SFTSV总抗体的试纸条。检测100例健康者阴性血清样本确定检测方法cut-off值,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精密度,并与real-time RT-PCR法和ELISA方法进行92份SFTSV疑似病例血清检测比较。结果本方法可在12 min内完成检测,其cut-off值为0.16,可检测1∶500稀释度的SFTSV阳性血清,与汉坦病毒、HBV、HCV和类风湿因子RF无交叉反应,CV<10%。采用本方法、real-time RT-PCR法和ELISA-IgM法检测92例SFTSV疑似患者血清,其阳性率分别为57.61%、53.26%和29.35%,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real-time RT-PCR法为标准,荧光免疫层析方法检测阴性符合率、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9.10%和89.79%,总符合率为84.78%,与ELISA法相比,其阳性符合率和总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合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各级CDC对相应SFTSV流行疫区现场检测。
王虹玲郭彦飞杨志行张辉吴昺
关键词:试纸条
舟山市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舟山市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呼吸道病毒感染状况和病原谱构成情况,为临床诊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9年1月—12月舟山医院符合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病例定义的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标本进行流感等常见的7种呼吸道病毒进行病毒分离及鉴定。结果共收集舟山医院符合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例定义的患者724例,其中检出流感病毒74份,呼吸道合胞病毒51份,腺病毒11份。男性呼吸道病毒阳性率为17.51%,女性阳性率为20.30%,不同性别呼吸道病毒核酸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4,P=0.168)。从各年龄组情况看,以0岁~组和5岁~组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4,P=0.001)。结论舟山市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常见病毒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以0~岁组和5~岁组呼吸道病毒阳性率较高。
张辉王虹玲吴昺黄丽君龚红霞陈加贝
关键词:病原学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
舟山市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原特征研究
唐安仝振东陈维王虹玲李鹏任飞林张缀琴张辉
该研究拟选取国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舟山医院为监测医院,以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采样检测以了解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的病原构成及病原特征,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预后
血常规指标水平与新布尼亚病毒检测结果关系的研究
戴亚欣仝振东李科峰江佳艳张辉
1.舟山市SFTS的流行特征:从该市2011-2018年共报告SFTS确诊病例144例,发病率为1.54/10万,报告死亡率为0.14/10万,报告病死率为9.03%。全市发病趋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1-201...
关键词:
关键词:疾病诊断
舟山市海产贝类和食源性腹泻病例中肠道腹泻病毒监测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了解肠道腹泻病毒在舟山市海产贝类的分布和食源性腹泻病例中的感染特征以及两者相关联系,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466份舟山市海产贝类和422份食源性腹泻标本中诺如病毒(NoV)GⅠ型/GⅡ型、轮状病毒(RV)、札如病毒(SPV)、星状病毒(AsV)和肠道腺病毒(AdV)5种主要肠道腹泻病毒核酸进行检测。结果 466份海产贝类样品病毒总阳性率为18.03%(84/466),其中NoV GⅡ型为4.08%(19/466),SPV为9.67%(45/466),AsV为2.79%(13/466),AdV为1.50%(7/466);春季和冬季病毒阳性率较高,农贸市场的牡蛎病毒阳性率最高(24.75%,25/101),养殖毛蚶病毒阳性率最低(10.12%,17/168),不同的病毒阳性率以及不同来源和不同季节贝类的病毒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22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总阳性率为15.64%(66/422),NoV为4.74%(20/422,以GⅡ为主),RV为4.74%(20/422),SPV为3.55%(15/422),NoV GⅡ型、RV和SPV的阳性率相对较高,春季和冬季病毒阳性率较高,不同病毒阳性率和不同季节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舟山市海产贝类中肠道腹泻病毒的污染状况较为严重,与食源性腹泻病例中的病毒感染特征存在相关联系,其流行季节和优势病毒类型相同。
王虹玲张辉吴昺
关键词:海产品贝类食源性腹泻
舟山海岛地区新重组GII.P16-GII.2型诺如病毒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舟山市海岛地区2017年4起诺如病毒暴发疫情进行型别鉴定及分子特征研究。方法对舟山市县区暴发疫情所在地上送的40份急性胃肠炎病例样本,采用荧光PCR筛查病原体,常规RT-PCR扩增诺如病毒聚合酶及衣壳蛋白区基因序列,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结果 27份样本筛查为诺如病毒GII型阳性,经基因序列分子特征分析,证实本轮暴发疫情由新重组GII.P16-GII.2型诺如病毒所引起,重组位点位于ORF1-ORF2连接区处1 120-1 122bp,并分别与同处沿海地区江苏省,北京市2016年报道的GII.P16及GII.2型毒株同源性最高;对其中1例样本近乎完整的聚合酶区及衣壳蛋白区氨基酸序列与代表株相比对,发现2016-2017年GII.P16型c簇中聚合酶区5个特异位点发生变异。结论本次为舟山市海岛地区首次检测出诺如病毒重组株GIIP.16-GII.2型,并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在今后的监测工作中应同时开展诺如病毒的聚合酶区及衣壳蛋白区的序列检测,及时识别新出现的变异株,为本区域诺如病毒的防控提供依据。
陈灿王虹玲严剑波严剑波李科峰张辉李鹏
关键词:诺如病毒
甲型H1N1病毒快速检测和病毒高效分离技术优化与应用
王忠发王建跃王虹玲虞奇跃余新威张辉陈骞
课题来源、背景:2009年3月以来,墨西哥、美国等北美国家相继发生人感染甲型H1N1新型流感的重大疫情,引起各国领导和世界卫生组织高度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进入紧急事态,4月29日至6月11日警告级别从4级提升到最高级别...
关键词:
关键词:甲型H1N1病毒高效分离技术性能指标
舟山市2009-2015年流感样病例发病趋势时间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探讨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对舟山市流感样发病趋势进行预测,为控制流感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对舟山市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年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监测资料分析,应用时间序列拟合模型,并对2015年7~11月进行预测,将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结果显示,确定模型为AR(3),xt=0.619×x(t-1)+0.322×x(t-3)。参数估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值的动态趋势与实际趋势较吻合。AR(3)能较好地拟合预测舟山市短期流感样病例发病趋势,可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戴亚欣蒲柳艳李科峰张辉俞玉春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时间序列
2009-2016年浙江省舟山海岛地区手足口病时空聚集性及病原谱变化分析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分析浙江省舟山海岛地区手足口病的时空聚集性及病原谱的动态变化,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获取手足口病病例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用时空扫描统计量探测手足口病的时空聚集性。结果 2009-2016年舟山海岛地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 566例,年均发病率为39.04/10万,发病主高峰在4-7月,次高峰在10-12月,病例多集中在1~3岁年龄组,主要发病人群为散居儿童。2009-2016年舟山海岛地区手足口病主要聚集在定海区、普陀区和岱山县,聚集时间为6-7月。不同年份病原谱构成不同,2009-2011年以肠道病毒71型(EV71)为绝对优势致病原,2012-2016年由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和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 A6)交替流行,2013、2015-2016年Cox A6为优势致病原。结论舟山海岛地区手足口病疫情呈现一定的三间分布特征及时空聚集性。优势致病原有转变为Cox A6的趋势。应加强重点人群、高发季节、区域防控工作,开展多种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及时发现优势致病原转变。
陈灿王虹玲张辉吴昺李鹏严剑波
关键词:手足口病
舟山市海产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基因检测
王虹玲唐丽华王忠发仝振东龚红霞薛超波张辉
一、背景: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在海洋及盐湖环境中分布极为广泛的嗜盐性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4~10月份,各年龄组均可发病,患者出现腹...
关键词:
关键词:贝类副溶血性弧菌基因检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