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君
- 作品数:49 被引量:26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驱梅治疗仍具传染性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 2004年
- 杨日东陶小华田广南蔡川川张文君林仕英陈展琳
- 关键词:驱梅治疗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梅毒细胞免疫功能
- 皮肤病专科门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调查皮肤病专科门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分析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升门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观察记录法,调查72名门诊护士的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门诊护士对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为76.4%,手卫生方法知晓率为72.2%,手卫生依从性为65.8%;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按照构成比排列依次有:工作繁忙,没有足够时间洗手(53.8%);担心患者抱怨(15.1%);洗手设施设计不合理(10.9%);认为皂液及手消毒剂会损害皮肤(10.1%);不良个人卫生习惯(10.1%)等。结论手卫生依从性达不到国内水平,应从原因着手,合理调配医护人员工作时间,加强护士手卫生知识的培训,规范手卫生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手卫生知识知晓和依从性水平。
- 林壬娇王艳芳曹文苓陈晓吟张文君戴京萍
- 关键词:手卫生护士依从性
- 窄谱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护理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加强玫瑰糠疹患者应用NB—UVB治疗的护理,是否可以降低NB—UVB造成的红斑、灼热、干燥等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缩短病程。方法52例玫瑰糠疹患者,利用NB—UVB进行全身照射,并进行治疗前、中、后期的护理。结果使用NB—UVB治疗玫瑰糠疹,可以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缩短病程,而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能大大降低NB—UVB造成的红斑、灼热、干燥等不良反应。结论加强NB—UVB光疗治疗玫瑰糠疹的护理是治疗玫瑰糠疹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 张美蓉江娜张文君梁碧华马少吟龚业青朱慧兰
- 关键词:玫瑰糠疹护理
- 果酸联合粉刺挤压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效果观察
- 2017年
- 目的探讨果酸联合粉刺挤压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106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粉刺挤压术治疗,实验组在粉刺挤压术治疗的基础上行果酸治疗,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45%、73.59%,痊愈率为67.92%、33.96%,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寻常性痤疮患者行果酸联合粉刺挤压术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
- 张文君陈晓吟戴京萍马梦丽王艳芳
- 关键词:果酸寻常性痤疮
-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封闭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评价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CO2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的24例增生性瘢痕患者(观察组)和单用曲安奈德治疗的29例痤疮瘢痕患者(对照组),分别用主观疗效评价和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对两组治疗前后照片分析统计,评估疗效。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样本t检验。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7.5%(24例)和79.3%(29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9,P>0.05)。治疗前观察组VSS评分为8.5±3.3,对照组为8.4±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2,P>0.05)。治疗后,观察组VSS评分降低为4.3±2.9,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1,P<0.05),对照组降低为5.4±2.9,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7,P<0.05)。两组差值VSS差值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8,P<0.05)。结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且创伤小。
- 林玲张丽丹张文君李佩斯李月明刘炜钰龚业青罗权
-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超脉冲激光疗效比较
- 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的自血疗法的护理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观察自血疗法对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自血疗法、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及外用炉甘石洗剂,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胸腺五肽、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及外用炉甘石洗剂,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86%vs.75.00%,P< 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5.79% vs.38.89%,P<0.05).结论 自血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是治疗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安全有效的方法.
- 陈晓吟王艳芳张文君戴京萍刘玉梅朱慧兰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荨麻疹自血疗法护理观察
- RPR持续阳性梅毒患者的传染性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 2005年
- 目的:检测RPR持续阳性经治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探讨其传染性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PR持续阳性梅毒患者中38例IgM阳性和32例IgM阴性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IgM阳性组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NK细胞低于对照组(P<0.001);IgM阴性组外周血CD3、CD4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细胞及NK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相比,IgM阳性组CD3、CD4细胞高于IgM阴性组(P<0.001),NK细胞低于IgM阴性组(P<0.001),而CD8细胞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PR持续阳性梅毒患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不平衡和免疫抑制;NK细胞显著降低可能是RPR持续阳性且具传染性的主要原因。
- 杨日东蔡川川黎小东田广南张文君林仕英梁慕兰陈展琳
- 关键词:梅毒患者细胞免疫CD8细胞CD3传染性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 免疫增强治疗对二期梅毒预后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观察常规驱梅治疗加免疫调节剂对二期梅毒预后影响。方法应用常规驱梅治疗加免疫调节剂治疗40例二期梅毒患者,同时于治疗后3,6,9,12月随访这些患者的外周血RPR和TP-IgM情况,并以常规驱梅治疗40例二期梅毒患者的检测结果为对照。结果观察组1年内外周血RPR和TP-IgM完全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外周血RPR和TP-IgM完全转阴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驱梅治疗加免疫调节剂治疗二期梅毒可缩短疗程,加速患者痊愈;其机理可能是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提高机体清除梅毒抗体的能力。
- 杨日东田广南钟金宝林震江张文君林仕英梁慕兰陈展琳
- 关键词:梅毒梅毒抗体免疫调节剂
- 半导体激光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联合运用半导体激光和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研究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简单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本所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就诊的90例轻中度痤疮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半导体激光组(简称激光组)、果酸组、半导体激光与果酸联合治疗组(简称联合组),每组30例。激光组采用MeDioStar半导体激光进行治疗,果酸组采用薇诺娜果酸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MeDioStar半导体激光和薇诺娜果酸联合治疗。激光组和果酸组均每2周1次,共治疗4次;联合组在果酸治疗1周后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果酸治疗和激光治疗各4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每组治疗效果,并比较3组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3.3%,激光组治疗有效率为66.7%,果酸组治疗有效率为70.0%,联合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其他两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5,P=0.038)。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能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李佩斯王艳芳张文君李月明龚业青陈晓吟
-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果酸痤疮轻中度
- 聚焦超声治疗仪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PCA)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代谢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是角质形成细胞变性后脱落到真皮乳头形成淀粉样物质所致.1 PCA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大多效果不甚理想.我们于 2006年9月至2010年4月应用聚焦超声治疗系统治疗PCA 11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林仕英张三泉钟道清杨艳窦菲张文君吴风英
- 关键词: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超声治疗仪淀粉样物质真皮乳头细胞变性角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