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军
- 作品数:19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细胞癌患者微波消融联合化疗栓塞术前的抗病毒治疗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 HCC)行经皮肝穿刺肝肿瘤微波消融术( PMWA)联合经导管化疗栓塞术( TACE)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 HBV)再激活的临床特点以及联合治疗前抗病毒治疗对HBV再激活的影响。方法根据术前是否行抗病毒治疗180例接受PMWA联合TACE的HCC患者,分为抗病毒治疗组(A组,n=90)和对照组(B组,n=90)。观察两组患者接受联合疗法前后HBV-DNA变化,了解联合疗法前后的HBV再激活情况及抗病毒治疗对HBV再激活的影响。结果抗病毒治疗组联合疗法后的HBV再激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2%(7/90)比20.0%(18/90),P<0.05]。联合疗法术前HBV DNA>104 copies/ml是导致HBV再激活的唯一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HBV表面抗原携带者接受联合疗法术后具有较高的HBV再激活率,而抗病毒治疗能够显著降低HBV再激活率。因此,对HBV DNA>104 copies/ml的患者应在联合疗法术前进行抗病毒治疗。
- 伍路杨业发申淑群葛乃建张一军朱俊军刘学黄剑张勇吴盂超
- 关键词:微波消融化疗栓塞肝细胞癌抗病毒药
- 肝细胞癌TACE治疗新的CT影像学分型及其在疗效判断中的作用
- 研究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由于碘油充填的不同,可呈现出不同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肿瘤局部碘油充填少,治疗对肿瘤控制差,...
- 张一军
- 关键词:肝细胞癌CT值
- 文献传递
- 肝脏手术治疗风险无创评估模型的建立方法
- 一种肝脏手术治疗风险无创评估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1)手术前临床资料的采集。(2)手术中门静脉压力的测定。(3)门静脉压力预测方程的建立。肝脏手术治疗风险无创评估模型的建立:门静脉压力小于12cmH<Sub>2</Su...
- 吴东陈绪涛翟健张一军沈峰吴孟超
- 文献传递
- 无法手术原发性肝癌30例经微波消融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无法手术(病灶最大直径>5cm)原发性肝癌经微波消融(PMWA)治疗效果及对预后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无法接受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MWA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变化,评估两组近期疗效,并进行2年随访。结果两组治疗前相关血清生化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LT、AST、AF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1年复发病灶、新发病灶、远处转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年复发病灶、新发病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年、2年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MWA可改善无法手术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生化学指标水平,提高临床肿瘤缓解率,增加无瘤生存率和整体生存率。
- 张勇申淑群葛乃建伍路朱俊军张一军刘学于晓河黄剑杨业发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缓解率预后
-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进展被引量:5
- 2017年
-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世界因癌症死亡的第三常见原因,也是我国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原发性肝癌治疗手段的增强,肝癌的预后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经门静脉系统肝内播散形成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的肝癌患者预后仍较差。
- 张勇申淑群葛乃建伍路朱俊军张一军刘学于晓河黄剑杨业发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
- 肝脏手术治疗风险无创评估模型的建立方法
- 一种肝脏手术治疗风险无创评估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1)手术前临床资料的采集。(2)手术中门静脉压力的测定。(3)门静脉压力预测方程的建立。肝脏手术治疗风险无创评估模型的建立:门静脉压力小于12cmH<Sub>2</Su...
- 吴东陈绪涛翟健张一军沈峰吴孟超
- 文献传递
- 门静脉癌栓微波消融及射频消融治疗80例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报道两种针对肝癌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技术,并比较其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62例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患者。治疗组中80例患者在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基础上接受了直接微波消融术、射频消融等治疗方案,对照组82例患者仅接受TACE术。结合文献报道及医疗实践,我们探讨了合理的标准手术流程并分析了临床结果。结果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时复查肝脏增强MRI显示5例(6.2%)患者静脉癌栓完全消失,14例(17.5%)患者静脉癌栓明显缩小,43例(53.8%)静脉癌栓稳定,18例(22.5%)静脉癌栓进展。治疗组门静脉癌栓进展显著慢于对照组(P<0.001)。结论直接微波消融术用于肝内段门静脉癌栓,经皮肝穿刺门静脉消融导管术用于肝外段门静脉癌栓上较为安全有效。
- 伍路杨业发申淑群葛乃建张一军朱俊军刘学石志勇黄剑吴孟超
- 关键词:射频消融肝癌门静脉癌栓
- 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门静脉癌栓15例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临床观察采用新型血管内射频消融(RFA)导管HabibTMVesOpen消融门静脉癌栓再通门静脉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15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并出现血流阻塞的患者,先在B型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门静脉并置管;再在DSA引导下,将新型血管内RFA导管导引至门静脉癌栓处,连接射频发生器(RITA),设置功率10W消融治疗2-10min。评价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改变、门静脉通畅及癌栓消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如穿刺道出血、血管穿孔、胆汁瘘并发感染、肝脓肿、腹腔出血等并发症,RFA后直接门静脉造影显示局部门静脉再通;4周后复查肝功能、血常规无明显变化,超声多普勒检查提示原堵塞门静脉有血流通过,部分患者CT检查见门静脉癌栓缩小或消失。结论经皮穿刺门静脉RFA门静脉癌栓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可能是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的一种有效方法。
- 葛乃建杨业发申淑群于晓河张一军伍路梁军朱俊军程树群沈锋吴孟超
- 关键词:门静脉癌栓
- 胆管冷却技术在中央胆管旁肝癌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中央胆管旁肝癌被认为是热消融疗法的禁忌证,现报道一种全新的胆管冷却保护技术。方法 14例中央胆管旁肝癌患者接受了肝胆管冷却保护技术辅助下的经皮肝穿刺肝肿瘤微波消融术(PMWA)。结合文献报道及临床实践,探讨合理的标准手术流程并分析临床结果。结果初始的14例患者顺利获得完全的微波消融,肝脏增强MRI显示均获得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标准的完全缓解,未出现胆道并发症。结论胆管冷却保护技术能够保护肝内胆管免受微波热能量损害,扩大了肝癌患者接受微波消融疗法的适应证范围,且可在肝癌微波消融术中重复使用。
- 杨业发伍路申淑群葛乃建梁军张一军于晓河朱俊军吴孟超
- 关键词:微波消融肝癌胆道并发症
- RITA-1500X型与ERBE-VIO50C型射频发生器驱动Habib-EndoHPB射频消融导管的对比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RITA-1500X型和ERBE-VIO50C型2种射频发生器在胆道射频消融(RFA)治疗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分别用RITA-1500X型和ERBE-VIO50C型2种射频发生器连接HabibEndo HPB RFA导管,体外加热5 ml生理盐水1、1.5、2 min,观察水温变化;消融离体猪肝2 min,观察射频消融范围;Habib-Endo HPB RFA导管电极短路试验,观察射频发生器指示状态与导管实际工作状态是否一致;临床胆道介入治疗观察。结果 RITA-1500X型射频发生器射频加热的生理盐水温度升高值与加热时间不成正比,ERBE-VIO50C型射频发生器输出功率相对恒定。RITA-1500X型与ERBE-VIO50C型RFA范围长轴渗透长度分别为25.4(0.5)mm和28.6(1.1)mm,短轴最大长度范围分别为9.6(0.9)mm和11.2(0.4)mm,RITA-1500X型消融范围更接近设计范围。短路试验及临床观察结果显示RITA-1500X型射频发生器指示状态与导管实际工作状态一致。结论与ERBE-VIO50C型射频发生器相比,RITA-1500X型射频发生器驱动Habib-Endo HPB RFA导管行胆道消融治疗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张一军杨业发申淑群葛乃建伍路刘学于晓河石志勇黄剑吴孟超
- 关键词:安全性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