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
- 2004年
-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颅脑外伤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CT对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文收集1993年以来全部经CT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35例,根据其CT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复习讨论。
- 官瑾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颅脑外伤CT诊断手术治疗
- 多排螺旋CT扫描及多种重建技术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多种重建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医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经支纤镜(26例)及手术(1例)确诊,同时行64排VCT扫描的患儿资料,观察分析多种重建技术的图像如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VR)等对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CT图像均显示清楚,气管异物2例,右主支气管异物17例,左主支气管异物9例,其中1例左、右支气管均见异物;在27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肺部表现不同程度肺气肿征象,其中1例气管异物可见两肺一致性肺气肿,膈肌显示低平。3例患者见有阻塞性炎症和/或部分肺组织膨胀不全。27例临床术中结果与CT检查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多种重建技术相融合能直接及间接显示气道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数目、局部气管、支气管狭窄程度,是一种无创、快捷、安全的术前检查方法,是指导临床医生确定治疗预案及评估疗效的最重要、最直接、最直观第一手材料,为此多排螺旋CT扫描应为小儿气道异物诊断的首选检查。
- 官瑾李守红贺仁杰
-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异物
- 眼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RI表现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原发于眼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RI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病理证实的原发于眼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RI表现。结果 4例6个病灶均位于睑板,其中2例上下眼睑同时发病,分别为累及左上眼睑3只、左下眼睑1只、右上眼睑1只,右下眼睑1只。病灶沿眼睑塑形生长,T1WI上呈等信号,T2WI呈等及稍高信号。结论了解眼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RI特征性表现有利于病变的早期检出。
- 刘永久赵胜超官瑾
- 关键词:眼睑非霍奇金淋巴瘤磁共振成像
- 多排螺旋CT扫描及多种重建技术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
-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多种重建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2月27例均经支纤镜及手术确诊(26例支纤镜术,1例直接手术),同时行64排VCT扫描的患儿,观...
- 官瑾李守红贺仁杰
-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异物儿童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 文献传递
- 高分辨CT对肺气肿的诊断价值
- 众所周知,各种慢性肺部病变可并发肺气肿。肺气肿严重危害人们健康,早期诊断是控制和防治这类疾病的关键。高分辨率CT可以发现早、中期肺气肿病例,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本文介绍了肺气肿的定义和HRCT的表现,浅谈了肺气肿的...
- 程海平官瑾
- 关键词:高分辨CT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肺气肿
- 文献传递
- 64排螺旋CT在机械性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1
- 2012年
-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引起肠梗阻的病因和肠绞窄/缺血的可能性是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手术的重要因素。早期病因诊断对于外科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64排螺旋CT能够进行连续快速的容积扫描。结合后处理技术,更有利于准确地显示肠梗阻的部位、原因和肠管周围的情况,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为此笔者探讨了64排螺旋CT对肠梗阻病因诊断的价值。
- 贺仁杰官瑾石尖兵丁莉
- 关键词:64排螺旋CT机械性肠梗阻病因诊断后处理技术容积扫描死亡率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T与MRI表现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CT及MRI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均行MSCT及MRI检查。结果肿瘤发病部位包括额叶、顶叶及基底节区,CT多呈等或略高密度,MRI多呈等或略长T1、T2信号,肿瘤实质多呈明显强化。肿瘤边缘不清,有不同程度水肿区及占位效应。肿瘤实质区Cho/NAA、Cho/Cr及NAA/Cr均显著高于瘤周水肿区及健侧对照区(P<0.05)。肿瘤实质区弥散显著受限,其ADC值显著低于瘤周水肿区及健侧对照区(P<0.05)。结论 MSCT和MRI可以清晰显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淋巴瘤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官瑾
- 关键词:MSCTMRI原发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
- 电针周围性面瘫患者合谷穴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18
- 2008年
-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研究电针(EA)周围性面瘫患者合谷穴的脑功能区变化,试图从可视化的角度研究穴位功效和主治作用的现代医学原理,从神经学及脑科学角度部分揭示针灸的作用机制,从而对针灸的现代化和针灸临床疗效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方法筛选6例左侧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刺左侧合谷穴,同时行全脑fMRI扫描;SPM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t检验(P<0.05)分析得出电针谷穴的脑功能图像。结果电针左侧合谷信号降低区:左侧扣带回,双侧额中回,右侧枕中回;信号升高区:左侧中央后回,右侧额下回,右侧颞上回,右侧脑岛,左侧中央前回。结论穴位刺激与人脑各区域的确存在一定相关性,电针周围性面瘫患者合谷穴,在多个脑区均出现信号的变化,受影响的区域与穴位的功效、主治作用密切相关。
- 韩俊洲徐海波唐宏图王华刘定西官瑾孔祥泉冯敢生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电针合谷穴周围性面瘫
- 电针周围性面瘫患者穴位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17
- 2009年
-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电针周围性面瘫患者不同穴位时脑功能区变化。方法将18例左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电针左侧地仓穴(6例)、左侧合谷穴(6例)、左侧后溪穴(6例),同时行全脑fMRI扫描。以SPM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t检验(P<0.05)分析得出电针不同穴位的脑功能图像。结果电针左侧地仓穴、左侧合谷穴信号降低区:双侧额中回,左扣带回;信号升高区:右侧中央前回,双侧中央后回,左侧颞上回,右侧脑岛。电针左侧后溪信号降低区:双侧额下回,左侧豆状核,右侧颞中回,右侧小脑扁桃体;信号升高区:右侧尾状核头,右侧扣带回,脑干,小脑蚓,右侧海马回。结论电针周围性面瘫患者合谷穴和地仓穴可引起大脑相应的功能区激活,而电针后溪穴未见和前两者有相似的激活区域,推测穴位与大脑的联系与其所属的经脉有密切联系。
- 韩俊洲徐海波唐宏图王华官瑾刘定西孔祥泉冯敢生
- 关键词:电针周围性面瘫穴位磁共振成像
- 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4
- 2013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GE lightspeed64排螺旋CT对临床怀疑胸廓骨及肋骨骨折的病人17例进行容积扫描,将薄层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Advantage workstation 4.4,ADW4.4)后,应用容积再现法(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组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PR)等构建三维重建图像。结果 17例患者中,胸骨柄骨折2例,胸骨体骨折1例,肩胛骨骨折5例,胸腰椎骨折7例,肋骨骨折2例。结论运用64排螺旋CT能快速、诊断胸廓外伤及骨折。VR技术在显示胸廓骨折的空间解剖结构上有优势,而MPR和MIP对于细微骨折显示有较好的效果。
- 蒋沫轩官瑾
- 关键词:64排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