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奎
- 作品数:37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8—2014-03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的2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结果本组平均随访13.7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4.6±2.4)分,神经功能改善率(73.0±7.6)%。术后3 d复查颈椎MRI提示颈椎椎管明显扩大,颈髓压迫解除;颈椎三维CT检查未见单开门椎板塌陷以及椎板"再关门"颈髓受压的发生。铰链侧骨折缝隙消失时间为(5.7±1.2)个月,27例均达到骨性融合。术后3 d及术后6个月C5椎管矢状径无变化,均为(16.3±1.1)mm,椎管扩大率为(73.4±10.2)%。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稳定的力学特点,可提供较稳定的固定,早期疗效满意。
- 梁必如孙奎周兴茂严坚强王伟群吴俊哲
-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内固定
- 脊柱内窥镜直接与间接椎板间隙入路的选择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脊柱内窥镜直接与间接椎板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选择及疗效。方法应用椎板间隙入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12例,其中直接入路4例,间接入路8例。结果术后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1)。按照MacNab标准评定:直接入路组优2例,良1例,可1例;间接入路组优7例,良1例。结论直接入路适用于突出间盘较大并将神经根、硬膜囊推开的患者,间接入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椎管内突出的患者。
- 李大刚苏培基陈世忠高恒孙奎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内窥镜
- 经皮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PVP治疗无神经损伤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经皮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无神经损伤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0-03采用经皮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PVP治疗的56例无神经损伤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结果56例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手术时间62.0~70.5 min,平均67.1 min。术中出血量45.0~65.0 mL,平均54.0 mL。椎弓根钉内骨水泥注入量2.0~2.5 mL,平均2.1 mL。伤椎内骨水泥注入量2.0~4.0 mL,平均3.5 mL。2例因肿瘤骨转移导致邻近椎体骨折,予以对症治疗。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较术前降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PVP治疗无神经损伤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可有效缓解腰背疼痛、改善伤椎Cobb角与椎体前缘高度,术后恢复较快,是一种理想、有效的手术方法。
- 孙奎梁必如徐耀宁陈德元杨雄健刘永恒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
- 一种智能足底压力测试鞋垫
- 本发明涉及足底压力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足底压力测试鞋垫,解决了常规的足底压力测试鞋垫测量运动中测试者足底压力数据不够准确的问题。过在鞋垫本体上开设多个安装槽,在安装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连接座,并在连接座的上表面活动...
- 孙奎
- 微信新媒体对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及依从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微信工作平台对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接受腰椎内固定术治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选择常规宣教。治疗组术后选择微信宣教;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自我效能及依从性。结果在遵医行为、服药、健康行为、日常生活等各项评分以及自我效能总分方面,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组的院外依从率分别为73.3%(44/60)、95.0%(57/60);在院外依从率方面,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RM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RMQ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而且治疗组出院6个月时的RM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信平台能显著提高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依从性,有效促进术后患者功能康复,显著改善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孙奎潘佩婵高恒
- 关键词:腰椎内固定术自我效能依从性
- AI神经网络在颈椎间盘突出MRI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 2025年
- 颈椎间盘突出症(CDH)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脊柱疾病,其中移位的椎间盘组织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疼痛、神经功能缺损和残疾。诊断CDH的金标准是MRI,其能够提供详细的软组织图像。然而,MRI图像的手动解读可能存在差异,导致诊断不一致。人工智能(AI),尤其是卷积神经网络(CNNs)的应用,在自动化诊断过程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能够提高准确性并降低变异性。本文探讨了AI神经网络在通过MRI诊断CDH中的应用,包括最新进展、临床益处、面临的挑战,并探索了AI整合到临床实践中的未来方向。
- 孙奎蒋舒恬刘永皑魏亚涛高恒
-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磁共振成像卷积神经网络
- 独活寄生汤联合带刃针治疗肾虚阻滞型腰椎病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研究独活寄生汤联合带刃针治疗肾虚阻滞型腰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肾虚阻滞型腰椎病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肾虚阻滞型腰椎病患者通过独活寄生汤联合带刃针治疗,可提升其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杨雄健孙奎
- 关键词:独活寄生汤临床疗效
- 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观察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应用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其中男14例,女14例;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42.1岁。均为单节段突出,其中L4~515例,L5S113例。平均随访6个月,分析术前及术后4个月时腰痛及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变化情况,术后4个月时采用Macnab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效果。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0~18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量10~30mL,平均20mL。术后不同时间点随访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随访4个月时按照MacNab标准评定,优1 5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效果较好。
- 李大刚苏培基陈世忠高恒孙奎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切除术内窥镜
- 颅骨牵引联合短节段枕颈固定颗粒状植骨融合治疗寰枕融合畸形并寰枢椎脱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颅骨牵引联合短节段枕颈固定颗粒状植骨融合治疗寰枕融合畸形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6-07—2012-03收治的13例寰枕融合畸形并寰枢椎脱位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术中维持颅骨牵引,固定后行颗粒状植骨。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较好复位,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影像学显示植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术后神经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结论颅骨牵引联合短节段枕颈融合治疗寰枕融合畸形并寰枢椎脱位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颗粒状植骨可获得较高的植骨融合率。
- 梁必如严坚强孙奎李大刚吴俊哲
- 关键词:寰枕融合寰枢椎脱位颅骨牵引枕颈融合植骨
- 一种骨科取钉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取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取钉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包括半圆弧板、L型支杆以及固定底座,所述半圆弧板的顶端一侧万向连接有L型支杆,所述L型支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空心筒,所述空心筒的中心处滑动连接有取钉...
- 孙奎 蒋舒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