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剑平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3
供职机构:莆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疾病控制
  • 3篇登革热
  • 3篇疫情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结核
  • 1篇阳性
  • 1篇阳性患者
  • 1篇药物
  • 1篇一线药
  • 1篇一线药物
  • 1篇疫情分析
  • 1篇源性疾病
  • 1篇职业卫生
  • 1篇制鞋
  • 1篇制鞋业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食源性疾病

机构

  • 9篇莆田市疾病预...
  • 2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厦门市疾病预...
  • 1篇莆田学院附属...

作者

  • 9篇周剑平
  • 2篇朱建明
  • 2篇林红
  • 1篇陈端
  • 1篇蔡少健
  • 1篇洪荣涛
  • 1篇翁育伟
  • 1篇许龙善
  • 1篇严延生
  • 1篇张山鹰
  • 1篇郑金凤
  • 1篇谢汉国
  • 1篇欧剑鸣
  • 1篇潘金部
  • 1篇荣飚
  • 1篇林姿

传媒

  • 8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莆田市涵江区2007年登革热暴发调查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分析登革热流行因素,探讨相应的防制策略和措施。[方法]对2007年莆田市涵江区登革热暴发疫情及疫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用ELISA荧光法检测特异性抗体,用RT-PCR法鉴定登革热病毒型别。[结果]103例病例集中在涵西办事处和商业城管委会,特异性IgM、IgG抗体均为阳性,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鉴定为Ⅱ型登革热病毒。[结论]涵江与东南亚等登革热流行地区人口流动频繁,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引起本土暴发流行的危险性极大。
周剑平陈加扬
关键词:登革热疫情分析疾病控制
某地近9年接诊原铁道老兵晚发职业尘肺病诊断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原铁道老兵晚发性职业性尘肺病诊断情况,为尘肺病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某疾控中心2010—2018年原铁道老兵职业性尘肺病诊断资料。结果近9年老兵尘肺病患病率为25.1%(55/219),Ⅰ、Ⅱ、Ⅲ期分别占74.5%、18.2%和7.3%;确诊年龄58~71岁、工龄1.8~10.0年、脱尘32.8~46.9年;工龄、脱尘时间与尘肺期别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工种以凿岩工(58.2%)和爆破工(32.7%)为主;高仟伏胸片影像表现以p影52.7%(29/55)和q影29.1%(16/55)为主,合并肺结核病灶为23.6%(13/55)。结论原铁道老兵职业性尘肺病患病率较高,相关职责部门应加强分工和协作,共同做好原铁道老兵的抚恤保障工作。
朱建明周剑平
关键词:尘肺病晚发性
莆田市一起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的调查与处置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调查分析莆田市1起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为防控提供经验。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起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处置措施。结果该起聚集性疫情报告2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罹患率5.2%(25/478),涉及家庭聚集9起共22例;发病主要在1月21~30日,平均潜伏期4.5~8.0 d;发病到首诊、到住院和到确诊的平均间隔分别为1.8 d、4.7 d和7.5 d;平均病程27.5 d,排毒期32.2 d,复阳率25.0%;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后疫情终止。结论新冠病毒传染性强,防控难度大,聚集性疫情监测、疫点封闭式管理、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和出院病人集中式管理、消毒、通风、个人防护等,是遏制聚集性疫情的有效措施。
周剑平佘丽花林红许飞婷林姿甘梅英
关键词: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疾病控制
103例登革热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登革热病例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莆田涵江区暴发的103例登革热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主要症状和体征有发热(96.2%)、头痛(59.2%)、"三红"征(41.8%)和皮疹(36.9%)等;实验室检查主要有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减少。患者血清特异性IgM阳性。[结论]登革热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治预后良好。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血小板减少是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
周剑平陈加扬
关键词:登革热疾病控制
莆田市118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患者耐药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了解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莆田市118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患者耐药情况,为防控耐药肺结核提供参考。方法用《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化操作程序及质量保证手册》推荐的比例法,对分离菌株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卡那霉素(KM)、氧氟沙星(OFX)]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检出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患者118例,总耐药率22.9%,其中耐多药率16.1%;复治患者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高于新患者;不同性别、年龄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男性耐药高峰在青壮年组(20~39岁);一线药物总耐药率22.9%,新患者耐药率7.1%,复治患者耐药率45.8%;二线药物总耐药率8.5%,新患者耐药率1.4%,复治患者耐药率18.8%;6种药物耐药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H(17.8%)、R(17.0%)、E(11.0%)、OFX(8.5%)、S(5.9%)和KM(5.9%)。结论莆田市结核杆菌耐药疫情严峻,要继续完善"三位一体"结核病综合防治服务体系,早期发现并治疗,管理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以减少耐多药结核病。
林红周剑平梁丽敏陈丽香
关键词:耐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一线药物二线药物
莆田市2009—2013年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实施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莆田市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策略)实施效果。方法分析2009—2013年肺结核病月报、季报、年报表及相关资料。结果莆田市2009—2013年共发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7 706例,涂阳病人占55.6%,其中新涂阳病人89.3%,新涂阳病人发现率72.6%;活动性肺结核、涂阳和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呈下降趋势。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91.7%,以初治涂阳治愈率(92.9%)较高,治愈率总体上逐年升高。实施DOTS策略,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5年来约挽回599个健康生命,挽回GTP损失142 968.9万元。结论 2009年多个结核病控制项目相继结束后,莆田市实施DOTS策略仍取得显著成效,确保防治的可持续性发展。
周剑平施碧莲佘丽花
关键词:结核病涂阳肺结核DOTS策略疾病控制
城厢区2011—2013年职业性苯危害监测结果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制鞋企业职业性苯危害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重点职业病监测技术方案》,随机抽取城厢区9家哨点制鞋企业,收集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监测工作场所苯危害情况。结果2011—2013年员工岗前培训率72.8%,企业配置防护用品率74.0%,岗前体检率60.3%,岗中体检率83.0%;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苯检出率18.3%、超标率0.9%,甲苯检出率93.6%、超标率18.8%,二甲苯检出率2.3%,未超标。血常规以血红蛋白(12.7%)和白细胞(3.2%)异常为主,女性异常率(20.1%)高于男性(8.8%)。结论城厢区制鞋企劳动者存在职业健康问题,应加强职业卫生监管。
周剑平朱建明潘金部
关键词:职业卫生制鞋业
福建省莆田市2007年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39
2009年
目的调查分析2007年福建省莆田市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因素,并对病原体的可能来源进行追踪。方法利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报告数据以及病毒分离株的序列信息,分析、阐明暴发的流行学特点及影响因素;从感染者体内分离病毒并进行病毒序列测定,分析本次暴发可能的病毒来源。结果本次暴发为登革II型病毒引起的登革热暴发流行。共报告确诊病例103例,波及5个乡镇,发病主要集中在9月8日-10月8日,多数病例发生在1-2个村(街道),发病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聚集性特征,病例临床表现均为典型登革热特征,无临床严重或死亡病例。从病毒分离株的序列分析表明,导致暴发的病毒来源可能为东南亚。外界病毒传入、高白纹伊蚊密度和临床漏诊可能是导致该起登革热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结论本次暴发流行为一起由输入性病例引起,在当地扩散造成的登革II型病毒暴发,病毒的来源可能是东南亚一带。
翁育伟洪荣涛张山鹰陈端谢汉国蔡少健许龙善严延生郑金凤周剑平黄文辉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
旅行团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旅行团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2~4月报告的腹泻暴发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6起旅行团成员急性腹泻总罹患率18.2%(43/236),均有共同进餐史(福建省某市A餐厅)。采集的4起旅行团18人份样本和A餐厅3名工作人员检出诺如病毒。结论该事件可能在某市A餐厅食用诺如病毒感染食物或水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应建立游客食源性疾病监测平台,完善食源性疾病处置协调机制。
荣飚周剑平欧剑鸣
关键词:诺如病毒旅行团腹泻暴发疫情流行病学食源性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