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湘香

作品数:49 被引量:11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1篇鱼类
  • 9篇过饱和
  • 7篇群落
  • 6篇群落结构
  • 5篇植物
  • 5篇浮游植物
  • 5篇长江
  • 4篇渔业
  • 4篇水管
  • 4篇水体
  • 4篇饱和度
  • 3篇养殖
  • 3篇鱼类资源
  • 3篇中华鲟
  • 3篇溶解气体
  • 3篇溶解性
  • 3篇群落结构特征
  • 3篇人工繁殖
  • 3篇文丘里管
  • 3篇进水管

机构

  • 45篇中国水产科学...
  • 6篇江西农业大学
  • 4篇雅砻江流域水...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西昌学院
  • 1篇湖北省水产科...

作者

  • 49篇吴湘香
  • 37篇李云峰
  • 35篇茹辉军
  • 32篇倪朝辉
  • 32篇张燕
  • 12篇李荣
  • 12篇盛强
  • 11篇刘晓娟
  • 10篇沈子伟
  • 9篇吴凡
  • 9篇杜开开
  • 5篇柳凌
  • 3篇张辉
  • 3篇彭亮
  • 2篇苏增金
  • 2篇刘鉴毅
  • 2篇马宝珊
  • 2篇陈细华
  • 2篇周秋白
  • 2篇危起伟

传媒

  • 11篇淡水渔业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内陆水产
  • 1篇水利渔业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养蜂科技
  • 1篇饲料工业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2005水电...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可转动圆盘状浮游生物沉降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转动圆盘状浮游生物沉降架,沉降架转台中央底部设有中央U型槽,中央U型槽以中性玻璃胶固定在沉降架转台底部中央,沉降架转台台面设有沉降器卡槽,沉降架转台边缘设有穿管环形孔,沉降架转台中央底部设有沉降架转...
吴湘香倪朝辉李云峰张燕茹辉军盛强刘晓娟杜开开杨传顺
文献传递
一种水样采集装置及水样采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样采集装置及水样采集方法,其包括:壳体;储水瓶,其连接所述壳体,且上端开设有排水口,下端开设有进水口;上盖,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储水瓶的上端,且可在水流作用下封闭/打开排水口;下盖,其用于在完成水样采集后...
魏念李云峰茹辉军吴湘香余丽梅
长江上游铜鱼体内全氟辛烷磺酸(PFOS)残留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为阐明长江上游鱼类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残留分布,本研究于2013年分3次在长江上游不同江段,采集该地主要经济鱼类铜鱼(Coreius heterokon)。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铜鱼肌肉、肝和性腺3种不同组织全氟辛烷磺酸(PFOS)含量。结果表明,铜鱼组织内PFOS检出率为100%,总体均值为2.72 ng/g(0.33~10.14 ng/g)。PFOS含量水平在肝最高(5.56 ng/g),肌肉次之(1.39 ng/g),性腺最低(0.62 ng/g)。不同组织间差异极显著(K-W test,P〈0.01),表明鱼类肝比肌肉和性腺更易于积累PFOS。在不同采集江段,PFOS含量仅在肌肉组织差异显著(ANOVA,P〈0.05);在不同年龄组,PFOS含量有随鱼类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且在各组织中差异显著(ANOVA,P≤0.05),该结果表明PFOS含量可能与鱼类摄食内容及生理参数不同有关。与已有研究相比,长江上游铜鱼PFOS暴露水平低于国内外淡水、海水鱼类,目前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沈子伟茹辉军李云峰张燕吴湘香李荣李爱华郭丽倪朝辉
关键词:铜鱼长江上游
赤水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34
2014年
于2007-2010年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河段进行浮游植物和水质监测调查研究,浮游植物调查结果显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517种(属),贡献率最大为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占藻类总数比例平均为67.97%。繁殖期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范围分别为11.95×10^4~28.31×10^4 cell·L-1和0.36~0.94 mg·L-1;育肥期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范围分别为10.32×10^4~33.73×10^4 cell·L-1和0.25~0.60 mg·L-1;越冬期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范围分别为11.53×10^4~26.38×10^4 cell·L-1和0.39~0.76 mg·L-1。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4.42、6.93、0.84,土城采样断面水体为轻度污染,其他采样断面水体均无污染。物种-环境典型对应分析(CCA)分析显示,繁殖期群落结构主要影响因子为硝酸盐氮( NO3--N)、亚硝酸盐氮( NO2--N)、总氮(TN)等含氮营养盐类,育肥期为镁离子(Mg2+),越冬期为水温(WT)、pH、溶氧(DO)、钙离子(Ca2+)。本研究通过分析这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河段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并探讨赤水河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因子的关系,旨在为保护区赤水河段的水生态环境管理与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参考依据。
吴湘香李云峰沈子伟张燕倪朝辉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自然保护区
一种实验室可定量控制的溶解性气体过饱和水体发生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可定量控制的溶解性气体过饱和水体发生装置,进水系统中进水管与过饱和发生系统中的文丘里管相连,过饱和发生系统中的承压罐底端与出水实验系统中的出水管相连,进水管中间依次安装管阀、水泵、压力表、控制管,进...
李云峰倪朝辉盛强张燕吴湘香茹辉军杜开开杨传顺刘晓娟
文献传递
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环境质量评估
2024年
为准确评估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提高水质评价效率,本研究基于11个水质参数,采用水质指数法(water quality index,WQI)对2006-2021年长江中上游三个重要渔业水域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建立WQI min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显示:(1)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水温和高锰酸盐指数呈上升趋势;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38-2002),单因素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水域内整体水质处于地表水Ⅴ类水标准,部分年份达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2)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分析,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整体为“良”;2006~2021年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水质质量呈逐年改善的趋势,且上游保护区的改善较大。(3)基于WQI方法,确定了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关键水质参数为: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汞、溶解氧、氨氮、悬浮物以及水温,分别构建了上游保护区、中华鲟保护区以及四大家鱼保护区的WQI_(min)模型;考虑权重和不考虑权重的WQI min模型对比分析表明,考虑权重的WQI min模型的水质评价结果更加准确,该方法可有效评估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水质变化特征并可扩展用于其他水域。
吴凡魏念高立方张燕茹辉军吴湘香倪朝辉李云峰
关键词:长江中上游水质评价
一种浅水渔业水体鱼类资源量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水渔业水体鱼类资源量评估方法,涉及渔业声学技术领域,该方法的步骤具体包括,设计取样线路、采集声学数据、判定密度状况、分析趋避效应、确定声学目标强度‑体长换算方程、估算规格和生物量,本发明的方法可适用于水...
张辉李罗新吴湘香李君轶周琼万朝阳
硬刺松潘裸鲤消化系统形态与组织学结构特征及其消化酶活性
2025年
为了解硬刺松潘裸鲤(Gymnocypris potanini firmispinatus)消化道结构特点与其功能及食性的相关性,采用解剖、切片及酶活检测对其消化系统形态、组织结构及消化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硬刺松潘裸鲤消化系统由口咽腔、食道、肠道、肛门以及肝脏和胰腺等构成。口亚下位,下颌前缘无锐利角质,口裂较大,下咽齿顶端尖而弯曲,鳃耙稀疏,食道和肠道相对较短,肠道指数1.03,前肠粘膜褶皱高且密,增加其作为无胃鱼类的消化功能。除口腔外,在唇部、食道等部位均有味蕾分布。消化道管壁由四层结构构成,内部充满纵向发达紧密的粘膜褶皱,粘膜褶皱上着生大量杯状细胞;肝胰腺不分离,呈红棕色弥散在肠道上。各种消化酶在肝脏及肠道各段活性表现各不相同,肠道中消化酶活性普遍高于肝脏。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在肠道各段均有分布,且活性相对较大。脂肪酶、淀粉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由肠道前段向后段逐渐降低,前肠和中肠可能是其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硬刺松潘裸鲤的消化道结构特点及消化酶活性与其功能及偏肉食的杂食性相适应。
王欢路珂褚志鹏吴湘香徐滨孙铭雪马宝珊
关键词:形态学组织学消化酶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年度变化被引量:8
2015年
2008年12月-2012年9月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段进行了11次浮游植物采样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07属428种,其中硅藻门所占比例最大,为46.27%-59.42%,其次为绿藻门和蓝藻门,为21.73%-31.69%和7.03%-16.62%。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变幅分别为(2.45-44.95)×10^4ind./L和0.050 5-1.282 mg/L,其中繁殖期密度和生物量多年均值范围为(10.465-38.58)×10^4ind./L和0.371 8-0.811 3 mg/L;育肥期密度和生物量多年均值范围为(1.665-11.82)×10^4ind./L和0.228-0.497 2mg/L;越冬期密度和生物量多年均值范围为(8.562 5-20.765 8)×10^4ind./L和0.225 2-0.558 8 mg/L。调查水域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变幅分别为3.807-4.375(均值4.094)和0.796-0.911(均值0.871)。两种浮游植物评价结果均表明调查水域为轻污或无污染。
刘晓娟李云峰茹辉军吴湘香张燕沈子伟李荣倪朝辉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长江上游干流
中国淡水池塘养殖发展的时空格局与前景展望被引量:2
2024年
淡水池塘养殖是我国重要的渔业生产方式,解析其时空发展格局对于研判和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十分必要。本研究以历年来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对近40年以来(1980-2020年,以5年为间隔;另有2021、2022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元淡水池塘养殖产量、面积、单产、占渔业总产量的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养殖产量总体呈持续增加趋势,但增长率波动式放缓,1980-2020年增长率从181.9%下降至12.0%,2020-2022年均值为2348.3万吨,平均增长率为2.9%;(2)养殖面积亦呈持续增加趋势,但增长率波动式放缓,从53.1%下降至4.8%,2020-2022年均值261.8万hm^(2),平均增长率为0%;(3)单产总体呈波动式增长,但增长率从82.8%逐步下降至13.7%,2020-2022年均值604.7 kg/667 m^(2),平均增长率为2.4%;(4)各省淡水池塘养殖产量占渔业总产量比重的均值呈先上升后逐渐持平的趋势,1995-2022年波动持平变幅在44.6%~49.0%。受水土资源和环境保护刚性约束,当前淡水池塘养殖发展亟需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生态-经济合作型渔业综合体将是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张辉吴湘香吴湘香代梨梨陶玲万朝阳李谷
关键词:池塘淡水渔业水产养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