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谨文
- 作品数:45 被引量:167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抗CTLA-4抗体联合阿霉素治疗小鼠乳腺癌的疗效及机制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抗体联合阿霉素治疗小鼠乳腺癌的疗效及机制。方法以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接种Balb/c小鼠建立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溶剂组、单用抗CTLA-4抗体组、单用阿霉素组、联合用药组。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生长,脾和骨髓的细胞亚型,对肿瘤微环境中凋亡细胞和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结果单用抗CTLA-4抗体组、单用阿霉素组、联合用药组小鼠肿瘤体积均显著低于空白组、溶剂组(P<0.05),且联合用药组小鼠肿瘤体积和质量显著低于单用抗CTLA-4抗体组、单用阿霉素组小鼠肿瘤体积(P<0.05)。与空白组、溶剂组相比,单用抗CTLA-4抗体组、单用阿霉素组和联合用药组的荷瘤小鼠脾中CD8+T和CD4+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增高(P<0.05)。联合用药组肿瘤细胞凋亡的阳性百分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联合用药组MVD显著低于其他组,且单用抗CTLA-4抗体组和单用阿霉素组MVD显著低于空白组和溶剂组(P<0.05)。结论联合抗CTLA-4抗体和阿霉素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小鼠机体免疫力,明显抑制乳腺癌小鼠肿瘤生长,促进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凋亡,减少肿瘤微环境中微血管生成,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 沈文状董鸿张林刘谨文
- 关键词:乳腺肿瘤表柔比星免疫
- 中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中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Intermediate-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SK4)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2例乳腺癌组织标本,20例距肿瘤切缘2 cm的癌旁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Western Blot法(WB)检测SK4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SK4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SK4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1%和35.0%(P<0.05);低、中、高分化肿瘤中SK4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87.5%和75.0%(P<0.05);伴或不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SK4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2%和99.6%(P<0.05);在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和阴性中SK4的阳性率别为86.7%和91.7%(P>0.05)。SK4在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CF-7中明显表达。结论 SK4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增加;SK4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
- 殷茜张汝超杨筱嵬李兴睿易继林刘谨文
-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转移
- Glut1和HIF-1α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108例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15例正常肝组织中Glutl,HIF-1α的表达。结果Glutl和HIF-1α在108例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1%和78.7%,明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χ^2=15.27,χ^2=8.727)和正常肝组织(χ^2=31.78,χ^2=27.19)中的表达率(P〈0.05)。Glutl的表达强度与HCC的分化程度(χ^2=27.80),Edmondson分级(χ^2=6.260),有无转移(χ^2=11.54)等显著相关(P〈0.05)。HIF-1α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强度与HCC分化程度(χ^2=13.05)和肿瘤大小(χ^2=11.74)相关(P〈0.05)。统计学分析显示Glutl和HIF-1α在H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χ^2=18.81)。结论Glutl和HIF-1α的异常高表达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促进肝细胞癌的增殖和侵袭转移。Glutl和HIF-1α的表达强度对肝癌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刘峰易继林李兴睿刘谨文陈钢沈文状
- 关键词:肝细胞单糖转运蛋白质类缺氧诱导因子1Α
- 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技巧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116例施行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112例完成腔镜手术,其中单侧腺叶大部切除94例,双侧腺叶大部分切除12例,甲状腺全切除4例,峡部切除2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15min,术后平均引流量7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4d,术后无低钙和喉返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随访2~18个月,均未见复发,所有患者均对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手术方式,并且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
- 殷茜刘谨文沈文状杨筱嵬董鸿杨志芳李兴睿易继林
-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甲状腺疾病
- 外伤性胆道损伤22例诊治报告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胆道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创伤性肝外胆道损伤的诊治资料。结果22例均于术中确诊。其中,行单纯胆囊切除术5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修补术8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一空肠Roux-en-Y吻合术7例,行胆囊切除加肝总管一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本组22例均治愈。结论外伤性胆道损伤术前诊断困难,常于术中确诊。治疗可采用胆囊切除术、一期胆道缝合修补术、胆肠吻合术等手术治疗。
- 刘谨文杨筱嵬沈文状易继林
- 关键词:腹部损伤胆道
- Parkin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Parkin基因mRNA及其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肝细胞癌中Parkin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Parkin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意义。结果肝癌组织中Parkin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阳性率分别为22.4%(13/58)和25.9%(15/58),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的表达阳性率:94.8%(55/58)和89.7%(52/5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arkin基因蛋白表达的缺失与病人的性别、肿瘤的大小、甲胎蛋白(AFP)、HBsAg、以及有无肝硬化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包膜及有无门静脉癌栓有关(P<0.05)。结论Parkin基因在肝细胞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其表达水平可能成为肝细胞癌诊断及判断其生物学特性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
- 陈钢王怡易继林李兴睿刘谨文沈文状刘峰
- 关键词:肝细胞癌PARKIN临床病理
- 肝细胞肝癌中hTERT基因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研究hTERT基因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同步检测62例肝细胞肝癌及对应癌旁组织、8例正常肝组织中hTERT蛋白及hTERT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hTERT基因的表达与肝细胞肝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hTERT蛋白主要定位于肝癌细胞胞质内,偶见核内染色。hTERT蛋白和hTERTmRNA在肝细胞肝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8.71%(55/62)、82.26%(51/62),分别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的阳性率9.68%(6/62)、6.45%(4/62),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hTERT蛋白及其mRNA在8例正常肝组织均未见表达,阳性率为0.00%(0/8)。统计学分析显示,在肝细胞肝癌中hTERT基因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门静脉有无癌栓、血清中甲胎蛋白表达水平、是否合并HBV感染等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等因素无关。结论:hTERT基因可能在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有望成为肝细胞肝癌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
- 周旭郭悦青卢星榕刘恩宇李兴睿刘谨文杨志芳易继林
- 关键词:HTERT基因表达
- 小鼠肿瘤模型中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与机体营养状况的关系
- 2007年
- 目的检测小鼠肿瘤模型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含量及营养指标的变化,并探讨血清中IGF-Ⅰ水平与机体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将小鼠结肠腺癌CT26细胞接种于肝脏特异性IGF-Ⅰ基因缺失(LID)组和对照组小鼠皮下,总共60只6~8周龄的雄鼠(其中30只对照,30只LID小鼠)接受了肿瘤细胞接种。接种后监测两组小鼠的体重和皮下肿瘤大小。分别在第14天和第21天每组各处死15只小鼠,处死前收集血清标本并测量血清中IGF-Ⅰ、葡萄糖、白蛋白和总胆固醇的水平。结果在第14天和第21天时,LID组小鼠血清中IGF-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小鼠,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LID组小鼠血清中葡萄糖和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小鼠,而总胆固醇高于对照组,两者血清中葡萄糖和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白蛋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IGF-Ⅰ水平与发生肿瘤时机体的营养状况之间呈正相关,提示IGF-Ⅰ作为一种生长因子可能对肿瘤机体的营养状况起调节作用。
- 马士辉刘谨文张军高峰吴毅平
- 关键词:衰竭模型恶病质营养
- 甲状腺术后出血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50例甲状腺手术术后出血病人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方式。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1月间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术后出血病人50例,根据术后出血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治疗组(29例)和非手术治疗组(21例),比较两组病例临床特征。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人性别、出血诱因、甲状腺手术结束至发现出血的时间、出血时的颈部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OR值1.38)、颈部肿胀(OR值2.68)是手术止血的独立影响因素。手术治疗组探查发现,最常见出血部位为颈前静脉及其与颈阔肌皮瓣之间交通支。结论男性和颈部肿胀是甲状腺术后出血需手术治疗的独立影响因素,甲状腺手术关闭切口前应特别注意对颈前静脉及其与颈阔肌皮瓣之间交通支进行检查。
- 逯超李金娇刘谨文易继林郑伟红
- 关键词:甲状腺术后出血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c-myc蛋白在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2002年
- 为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后 c- m yc蛋白在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30例未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和 30例经 TACE治疗的肝癌组织中 c- m yc蛋白表达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ISEL)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结果显示 :两组肝癌组织中 c- myc蛋白表达率分别为 16 .6 7%和 83.33% ;肝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 0 .0 0 88和0 .190 1。提示 :经 TACE治疗后 ,肝癌细胞凋亡率增高 ,肝癌组织中 c- m
- 易继林刘谨文
- 关键词:细胞凋亡C-MYC化学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