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瑞华

作品数:84 被引量:48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心肌
  • 15篇蛋白
  • 13篇综合征
  • 12篇中医
  • 12篇干燥综合征
  • 10篇中药
  • 9篇复方参果液
  • 8篇心肌梗死
  • 8篇内障
  • 8篇细胞
  • 8篇晶状体
  • 8篇梗死
  • 7篇心复康口服液
  • 7篇药理
  • 7篇衰竭
  • 7篇口服
  • 7篇口服液
  • 7篇复康
  • 6篇心力衰竭
  • 6篇血压

机构

  • 80篇中国中医科学...
  • 13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中医研究...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湖北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吉林省生物研...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东中医药高...
  • 1篇泰安市中医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84篇刘瑞华
  • 35篇陈双厚
  • 19篇胡元会
  • 16篇唐晓颇
  • 15篇周新尧
  • 11篇吴华芹
  • 10篇陈玉英
  • 9篇吴广均
  • 9篇姜泉
  • 8篇褚瑜光
  • 8篇张云
  • 8篇张百舜
  • 6篇吴志奎
  • 6篇王阶
  • 6篇刘咏梅
  • 6篇李承军
  • 5篇程慧平
  • 5篇冯玲
  • 4篇朱晓云
  • 4篇杜柏

传媒

  • 11篇中药药理与临...
  • 9篇中西医结合心...
  • 6篇中国中医基础...
  • 5篇中医杂志
  • 4篇中国中医药信...
  • 4篇中国中医眼科...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成药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北京中医药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4篇2025
  • 3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相关间质性肺病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2025年
干燥综合征(SS)是以外分泌腺体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间质性肺病(ILD)是最常见的腺外并发症,是SS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针对SS-ILD尚存在一定的临床治疗困境,中药治疗SS-ILD的研究数量日益增长,文章综述并思考中药治疗SS-ILD的研究现状,围绕SS-ILD的中医理论进展,包括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及中药复方和中药成分药治疗SS-ILD临床经验与现代研究进行全面梳理,以飨读者。
刘文靖刘瑞华周新尧唐晓颇姜泉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间质性肺病燥痹中医药
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4月入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38例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成RDW-cv正常组和升高组,比较两组间各相关理化指标的情况。将患者分成杓型血压组和非杓型血压组,比较两组患者RDW-cv的情况。结果 RDW-cv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24h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夜间血压下降率、高密度脂蛋白(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组RDW-cv高于杓型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压昼夜节律与RDW-cv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2);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密度脂蛋白、夜间血压下降率是RDW-cv的影响因素。结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高密度脂蛋白与RDW-cv之间关系密切,RDW-cv或许可以成为预测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
魏艺郑昭瀛胡元会刘瑞华贾岱琳肖响孟昊
关键词:高血压老老年血压昼夜节律
多囊饮对多囊卵巢模型大鼠的影响被引量:14
2006年
刘新敏李光荣陈双厚刘瑞华刘莹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实验
心复康口服液的药效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建立多种动物模型探讨心复康口服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的作用机制,现将有关的研究内容综述如下。 1心复康口服液对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 1.1心复康口服液对急性缺血性心衰的影响马文礼等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作心肌梗死模型,研究表明中药心复康口服液在明显减少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的同时,使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减小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值显著增加。
杜柏胡元会刘瑞华吴华芹高杨
关键词:心复康口服液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药效学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肌梗死模型舒张末期容积
复方参果液对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蛋白分子量影响——水溶性蛋白凝胶柱分离高压液相图谱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复方参果液防治白内障的作用机理。方法 :大鼠用半乳糖诱发白内障同时进行灌胃给药 ,灌胃结束后 ,剖取晶状体 ,进行凝胶柱分离高压液相图谱分析。结果 :与模型对照相比 ,正常组水溶性蛋白分子量降低 ,百分含量提高 ;复方参果液大、小剂量组水溶性蛋白分子量降低 ,百分含量提高 ,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
陈双厚刘瑞华张百舜程慧平
关键词:复方参果液白内障D-半乳糖晶状体蛋白药理
温阳益心方对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面积及梗死边缘区血管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研究温阳益心方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的促血管新生作用。方法利用SD大鼠冠状动脉结扎法造成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观察温阳益心方对AMI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梗死边缘区心肌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温阳益心方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梗死面积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温阳益心方大、小剂量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其心肌梗死边缘区的平均血管面密度(MVD)均明显增多(P<0.05),且大、小剂量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益心方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脏有促血管新生作用。
冯玲曹洪欣胡元会陈双厚刘瑞华
关键词:心肌梗死面积血管新生
化痰散结法对甲状腺细胞增殖的影响
刘喜明陈双厚朱晓云崔翰明刘瑞华李军燕李兰英段绍瑾王兆礼楚晓燕张奋裴迎霞祁鑫程惠平
1、 课题来源与背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30371786。2、 研究目的与意义: 证实非海生类化痰散结药物具有抑制甲状腺细胞增殖,促进凋亡的作用,为中医药治疗甲状腺肿大提供现代科学依据;为化痰散结法治疗甲...
关键词:
关键词:化痰散结法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益气活血中药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TGF-β、Smad2和Smad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TGF-β、Smad2和Smad3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对照、中药大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和中药小剂量组,以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肾间...
刘咏梅刘文军刘丽刘瑞华吴志奎陈玉英
关键词:肾小管疾病肾间质纤维化动物试验
基于1H—NMR技术研究心气虚证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变化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变化。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与假手术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制造心肌梗死后心气虚证心力衰竭大鼠模型,于造模后第8周末收集尿液,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检测2组大鼠尿液小分子及大分子代谢物情况,建立大鼠尿液代谢图谱,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bZ-乘判别分析(OPLS—DA)对代谢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及模式判别,以观察心气虚证心力衰竭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尿液小分子及大分子代谢物均能明显区分。与假手术相比,模型组3-羟基丁酸、乙酸、丙酮、磷脂酰胆碱、三甲胺、马尿酸含量升高;谷氨酰胺、肌肝、牛磺酸、柠檬酸、苹果酸、苯基丙氨酸含量下降。结论心肌梗死后心气虚证心力衰竭大鼠出现尿液代谢组学变化,差异代谢产物主要与能量代谢、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紊乱及肾、胃肠道功能异常相关。
李琪琳张安晶吴华芹胡元会王映红江春迎刘瑞华王欢
关键词:核磁共振心力衰竭大鼠心气虚证
肉苁蓉提取物半乳糖醇通便作用的量效研究被引量:33
2003年
目的:研究半乳糖醇润肠通便作用的量效关系及半乳糖醇对复方苯乙哌啶止泻作用的对抗效能。方法:采用8个浓度级别检测小鼠的通便时间,并转换为通便加速率。使用复方苯乙哌啶制造肠管收涩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半乳糖醇对其造模的对抗作用。结果:半乳糖醇对正常动物在1.1%浓度时有润肠通便作用,随着剂量加大作用也逐步增强,但浓度在10%左右时量效曲线走平,通便作用似不再随剂量增大而加强。半乳糖醇浓度在5.5%以上时对复方苯乙哌啶造模有明显的对抗作用。结论:半乳糖醇的通便作用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张百舜陈双厚赵学文刘瑞华
关键词:通便作用量效研究中药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