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杰
- 作品数:50 被引量:24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婴幼儿变形链球菌定居时间与喂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关系的研究
- 2003年
- 目的 了解变形链球菌的定居时间与喂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选取6-24个月的婴幼儿180名,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MS定居时间与儿童断奶时间相关,与喂养方式相关,与夜间进食习惯相关。结论 提倡合理喂养方式和入睡习惯,可以阻断或延迟其孩子MS的定居,减少龋病的发生。
- 佟玲耿凤珍刘淑杰
- 关键词:婴幼儿变形链球菌饮食习惯龋病
- 婴幼儿龋病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2003年
- 目的 :了解我国婴幼儿龋病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沈阳市 1860名 8~ 3 6个月的儿童进行患龋情况检查。随机抽取婴幼儿龋组和无龋组各 12 0对母子进行问卷调查及口腔卫生检查。结果 :母亲的文化水平、DMFT及菌斑产酸能力对婴幼儿龋病有影响 (P <0 .0 1) ;婴幼儿期喂养方式与婴幼儿龋病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断奶时间、含奶瓶或乳头睡觉习惯、甜食习惯与婴幼儿龋病的发生有关系 (P <0 .0 5 ) ;婴幼儿口腔卫生与婴幼儿龋病的发生有关系 (P <0 .0 0 1)。结论 :为了预防婴幼儿龋病应提高母亲素质、宣传正确的饮食方式及注意婴幼儿口腔卫生。
- 张晓芳刘淑杰
- 关键词:婴幼儿龋病口腔卫生
- 菌斑pH转化试验与菌斑中变形链球菌感染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菌斑 pH转化试验 (Cariostat)与菌斑中变形链球菌感染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对 6 0名儿童 (乳牙列组儿童 35名 ,混合牙列组儿童 2 5名 )分别取左、右上后牙颊面牙菌斑 ,用右侧上后牙菌斑做Cariostat试验给出龋活性得分。同时将左侧上后牙颊面菌斑涂于TYCSB培养基 ,厌氧培养 48小时后计数菌落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 结果 乳牙列组儿童和混合牙列组儿童菌斑pH转化试验与菌斑中变形链球菌感染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r =0 .412 (P <0 .0 5 )和r =0 .6 5 1(P <0 .0 1)。结论 菌斑pH转化试验与菌斑中变形链球菌感染水平呈正相关。
- 许学斌刘淑杰程睿波
-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龋齿儿童
- 婴幼儿猛性龋危险因素的Logistic分析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引起婴幼儿猛性龋的危险因素。方法 :龋病危险因素调查和菌斑pH检测。应用Lo 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婴幼儿猛性龋与危险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 :喂养时间、奶瓶内容、甜食习惯和菌斑pH值 4项是婴幼儿猛性龋的危险因素。婴幼儿猛性龋的发病情况与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结果的判断情况一致率为 96 .2 %。结论 :用此
- 刘淑杰朱剑东陈旭魏庆铮
- 关键词:LOGISTIC分析
- 儿童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过氧化物酶和龋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对儿童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ecretoryimmunoglobulinA ,SIgA)、过氧化物酶 (salivaryperoxidase ,Spx)浓度及二者相关关系和龋病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 4~ 5岁多龋儿童 (dmft≥ 5 ) 2 0名及无龋儿童 2 0名 ,取非刺激性全唾液 2ml,用NABA法测定SIgA浓度 ,Nb -SCN-%D法测定Spx浓度 ,比较多龋组、无龋组儿童唾液SIgA、Spx浓度及二者的相关关系有无差别。结果 多龋组儿童唾液SIgA浓度显著低于无龋组 ;两组儿童唾液Spx浓度无显著性差异 ;无龋组儿童唾液SIgA、Spx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r值为0 .72 ,多龋组儿童唾液SIgA、Spx无显著相关。结论 NABA法是测定唾液SIgA浓度的快速准确的先进方法 ;SIgA对儿童龋病发生有预防作用 ;无龋组儿童唾液内存在抗菌蛋白的协同关系。
- 吴晓霞刘淑杰刘静明朱正宏
- 关键词:儿童过氧化物酶龋病
- 2岁以内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定居时间与喂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关系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了解变形链球菌 (MS)在儿童口腔内的定居时间与喂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关系。方法 选取 6~2 4个月的儿童 180例 ,按年龄分为 6组 ,每组各 30例。记录儿童牙齿萌出数目 ,采集儿童口腔内的菌斑或唾液 ,在实验室作细菌培养和鉴定 ,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口腔内MS的定居时间与断奶时间、喂养方式及夜间进食习惯相关。结论 合理喂养方式和入睡习惯可以阻断或延迟儿童口腔内MS的定居 。
- 佟玲耿凤珍刘淑杰
- 关键词: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MS饮食习惯婴幼儿
- 喂养龋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1
- 1997年
- 为了解我国婴幼儿喂养龋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其发病的相关因素,对沈阳市5所幼儿园1612~例2~6岁的儿童进行了这次检查,并对喂养龋患儿的母亲作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喂养龋的串病率为11.35%。影响喂龋发病的主要因素有:喂养不当;经常用妇喂含糖饮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喂龋患儿中,母乳喂养(包括母乳喂养为主)的占相当大的比例,为71.56%,提醒我们在提倡母乳喂养的同时,还应注意预防喂养龋。
- 朱剑东刘淑杰张丽陈旭张桂荣
- 关键词:母乳喂养龋齿
- 氟化玻璃聚合体在临床上应用的疗效观察
- 2003年
- 目的 观察氟化玻璃聚合体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从口腔门诊选取192例需要进行牙体修复的患者,用氟化玻璃聚合体进行牙体修复,一年复查,临床观察疗效。结果 氟化玻璃聚合体用于牙体修复成功率为94.5%。结论 氟化玻璃聚合体是一种较理想的齿科充填材料。
- 于笑梅赵磐玉刘淑杰
- 关键词:氟化玻璃聚合体疗效牙体修复
- 婴幼儿龋危险因素的研究近况被引量:10
- 2003年
- 婴幼儿龋发病年龄低 ,可以波及多个乳牙引起广泛龋损 ,不仅严重的影响了患儿的健康 ,并且给治疗带来很大难度。本文就国内外近期对婴幼儿龋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①喂养方式 ;②环境因素 ;③细菌因素。
- 张晓芳刘淑杰
- 关键词:龋病婴幼儿细菌
- 沈阳市4286例学龄前儿童乳牙融合牙调查分析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乳牙融合牙的发生情况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沈阳市37所幼儿园4286名2~6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结果4286名儿童中融合牙发生率为1.52%,男女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融合牙主要发生于下颌的前牙区,下颌占91.25%,单侧型占68.75%。在65例融合牙患儿中,有12例为两侧均有融合牙,且为对称性分布,占18.46%。发现2例少见型融合牙,1例为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三牙发生融合,另1例为右下颌两颗乳磨牙发生融合,且在同一侧尚有2颗乳切牙发生融合。有2例融合牙发生中龋至深龋。结论乳牙融合牙有一定的发生率,儿童口腔科医生应予重视并密切观察,及时处理,预防各种口腔危害的发生。
- 程睿波陈旭刘淑杰潘琳吴晓光
- 关键词:融合牙乳牙流行病学调查学龄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