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 作品数:60 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研究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 单皮层聚醚砜膜培养HepG2细胞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评价单皮层聚醚砜(PES)膜对肝细胞培养的支持作用,为其用于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生物反应器的制备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制备的平板膜结构,在PES膜上培养HepG2细胞,检测培养细胞的形态、生长曲线、白蛋白合成、戊醚试卤灵转化等功能。结果制备的PES膜为单皮层非对称性多孔结构;PES膜上HepG2细胞的生长曲线典型,在8天的培养时间能增殖6至7倍;细胞在PES膜上粘附呈多细胞聚集生长,部分细胞延伸入表面微孔内;PES膜上培养细胞LDH漏出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ES膜上培养HepG2细胞具有较强的蛋白合成和生物转化功能。结论PES平板膜能较好的支持肝细胞的粘附、生长、增殖和功能的表达,可用于中空纤维的制备。
- 杨光辉张世昌王英杰刘涛孙树东
- 关键词:聚醚砜膜HEPG2细胞中空纤维
- 干细胞治疗肝病的研究现状
- 干细胞的可塑性为严重肝病的治疗带来了曙光。近年来,许多研究团队就能产生肝细胞的干细胞来源、各种干细胞向功能性肝细胞的诱导分化策略以及其在肝病治疗的基础研究做了大量工作。本文介绍了肝内肝外的干细胞,分析了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
- 刘涛张世昌王英杰
- 关键词:严重肝病干细胞
- 文献传递
- 干细胞治疗肝病的研究现状
- 干细胞的可塑性为严重肝病的治疗带来了曙光。本文就能产生肝细胞的干细胞来源、各种干细胞向功能性肝细胞的诱导分化策略以及其在肝病治疗的基础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 刘涛张世昌王英杰
- 关键词:干细胞治疗肝病
- 文献传递
- 体外循环状态下新生小型猪肝细胞的活性
- 2007年
-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状态下新生小型猪肝细胞的活性变化.方法:利用Cello培养循环式人工毛细管培养装置构建肝细胞循环系统,以50 mL/min的流速循环乳猪肝细胞悬液,分别观察循环8 h内肝细胞形态、活力和功能等的变化.结果:循环4 h后,乳猪肝细胞的活力和贴壁率下降,分别为76.1%±1.4%、62.8%±1.8%,氨清除率是对照组的62.7%±14.6%,继续观察发现,随着循环时间的延长,悬液中细胞碎片增多,LDH和AST显著升高(P<0.01),细胞活力、贴壁率、白蛋白和尿素合成率、氨清除率等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乳猪肝细胞悬液循环模式可用于生物人工肝BAL系统.
- 张世昌王英杰陈志刘涛刘俊
- 关键词:肝细胞体外循环小型猪
- 干细胞治疗肝病的研究现状
- 干细胞的可塑性为严重肝病的治疗带来了曙光。近年来,许多研究团队就能产生肝细胞的干细胞来源、各种干细胞向功能性肝细胞的诱导分化策略以及其在肝病治疗的基础研究做了大量工作。本文介绍了肝内肝外干细胞的概况,简述了干细胞向肝细胞...
- 刘涛张世昌王英杰
- 关键词:严重肝病干细胞治疗肝细胞生长因子
- 文献传递
- 解决生物人工肝细胞源匮乏的可能途径——干细胞
- 2009年
- 以培养肝细胞为材料、生物反应器为核心的生物人工肝,不仅能为肝衰竭患者等待肝移植争取时间,而且可为肝再生恢复创造条件。然而,由于人肝细胞来源的困难、哺乳动物肝细胞传播动物源性传染病的可能性、永生化肝细胞株的功能差异以及远期致瘤危险等,使细胞源成为生物人工肝进一步临床研究与应用的瓶颈。
- 王英杰刘涛张世昌
- 关键词:干细胞细胞源
- 促凋亡因子Smac/DIABLO与核受体NR4A1相互作用的筛选和鉴定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线粒体促凋亡因子野生型Smac/DIABLO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①设计促凋亡因子野生型Smac/DIABLO引物,利用PCR在成人肝cDNA文库中扩增野生型Smac/DIABLO基因片段,构建酵母真核表达载体pDBLeu-Smac/DIABLO。②pDBLeu-Smac/DIABLO诱饵质粒转化酵母MaV203,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在酵母中的正确表达,自激活作用的检测并确定抑制His基础表达的3AT浓度。③对成人肝cDNA文库的筛选。选择能同时激活His、Ura、LacZ3个报告基因的克隆为阳性,利用回转实验和GST-pull down对阳性克隆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pDBLeu-Smac/DIABLO载体,转化酵母细胞MaV203,无细胞毒性,无自激活作用,3AT浓度为25mmol/L。经回转实验和GST-pull down证实了线粒体促凋亡因子Smac/DIABLO与核受体NR4A1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结论Smac/DIABLO可能通过与核受体NR4A1的相互作用来影响核受体NR4A1对细胞生存或者凋亡的调控。
- 张翠莉杨晓明成海恩刘涛王应雄
- 关键词:SMAC/DIABLO酵母双杂交
- IL-17+T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香烟烟熏致小鼠呼吸道炎症中的变化和作用
- 目的:观察IL-17+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香烟烟熏导致的呼吸道炎症中的变化,IL-17的细胞来源以IL-17+T细胞亚型的比例,初步说明其的在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C57/BL6小鼠分为4...
- 张鹏刘涛刘刚
- 关键词:TH17细胞ΓΔT细胞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346例回顾性分析
- 很多文献报道熟练外科医生操作的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得出的肿瘤相关生存率,与开腹直肠癌切除术相似,那么进一步评价腹腔镜直肠癌的优势和肿瘤学结果也有重要意义。虽然到目前为止一些专家学者的观察结果已经证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一...
- 刘涛张超
-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安全性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D3淋巴结清扫联合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D3淋巴结清扫联合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西南医院收治的119例男性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59例)和腹腔镜组(60例)。术后3个月采用尿流动力学和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的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情况。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IPSS评分分别为(10.9±2.9)分和(11.5±3.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9,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5.2ml/s和15.0ml/s,排尿量分别为150.1ml和140.9ml,残余尿量分别为6.1ml和6.4ml,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分别为43.3cmH2O(1cmH2O=0.098kPa)和45.6cmH2O,最大尿道压分别为77.5cmH2O和72.3cm H2O,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2.12,-1.73,-1.35,-1.64,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的D3淋巴结清扫同时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是可行的,该技术没有增加自主神经损伤的几率,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 刘立业张超甘露余佩武李艳刘涛徐建华
-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淋巴结清扫排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