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 作品数:35 被引量:98H指数:7
- 供职机构:新疆农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优质制米苦荞新品种米荞一号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10年
- 新大豆8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采用联合育种、异地鉴定模式,于2001年从黑龙江省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高代品系,经过多年选择鉴定,培育而成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半矮秆,抗倒、耐密植大豆新品种,审定编号:新审大豆2006年30号。
- 刘胜利李伟张恒斌田海燕刘涛张力
- 关键词:栽培苦荞制米联合育种
- 新疆糯玉米研究现状与育种目标探讨
- 糯玉米(waxy corn)是普通玉米发生基因的隐性突变,由WX突变为wx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玉米类型。wx基因位于第9染色体的第59座位点上。糯玉米也称为蜡质玉米,籽粒的胚乳是由95%以上的支链淀粉组成。由于糯玉米籽粒中淀...
- 陈树宾王友德王婷刘涛段震宇
- 关键词:糯玉米诱变育种食用品质
- 文献传递
- 灌水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籽瓜产量及籽粒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以高产抗病籽瓜品种"新籽瓜6号"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低水2250 m^3·hm^-2(W1)、中水3750 m^3·hm^-2(W2)、高水5250 m^3·hm^-2(W3)3个灌水量处理,高密度6.75万株·hm^-2(D1)、中高密度5.25万株·hm^-2(D2)、中等密度4.50万株·hm^-2(D3)和低密度3.75万株·hm^-2(D4)4个密度处理,研究不同灌水量与种植密度对"新籽瓜6号"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并通过分析不同处理对籽瓜籽粒性状的影响,探究生态区内"新籽瓜6号"获得高产的最佳灌水量与种植密度组合,以期为生态区内"新籽瓜6号"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籽瓜产量与收获瓜数、单株结瓜数、单瓜产籽量、单瓜有效籽粒数和单瓜籽粒干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增加灌水量对籽瓜收获株数和单瓜质量影响不大,但能提高籽瓜坐瓜数及单株结瓜数,从而提高籽瓜单瓜产籽量,增加籽瓜产量。籽瓜收获株数和瓜数随种植密度降低而减少,单株结瓜数、单瓜质量、单瓜产籽量随密度降低而增加,籽瓜产量在中等密度4.5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低灌水量(2250 m^3·hm^-2)下,籽瓜产量在中高密度5.25万株·hm^-2时最高,随后随株距增大产量降低;中等灌水量(3750 m^3·hm^-2)下,籽瓜在中等密度4.5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2564.94 kg·hm^-2;高灌水量(5250 m^3·hm^-2)下,籽瓜产量随种植密度降低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籽瓜产量在种植密度4.50万株·hm^-2时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产量为2741.80 kg·hm^-2。综上所述,灌水量较低时,种植密度较大或较小都难以使籽瓜获得较高产量,灌水量5250 m^3·hm^-2时,在最佳种植密度下籽瓜产量与灌水量3750 m^3·hm^-2差异不大,从节水灌溉方面考虑,灌水量3750 m^3·hm^-2、种植密度4.50万株·hm^-2为石河子垦区"新籽瓜6号"获得高产最佳灌水与种植密度组合。
- 赵靓战勇张恒斌曾凯刘涛
- 关键词:灌水量种植密度籽粒性状
- 新甜玉3号简介及高效栽培技术
- 2006年
- 陈树宾王友德王婷郭斌段震宇刘涛李伟
- 关键词:高效栽培技术玉米单交种真空包装商品性可加工
- 新疆大豆主栽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为给高产大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对新疆种植的具有代表性的12个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对达到显著差异的6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对影响百粒重的5个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百粒重的提高受到株高、每荚粒数、主茎节数和结荚高度的限制,而单株荚数的增加会带来百粒重的增加。在大豆杂交种的选育过程中,在保持一定单株荚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荚大、粒大、粒重的个体,并注重品质性状,有望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大豆新品种。
- 田海燕杨相昆刘胜利张恒斌刘涛
- 关键词:大豆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 石河子垦区滴灌春玉米宽窄行栽培技术
- 2012年
- 笔者通过2年的试验研究,提出了较适合滴灌玉米的宽窄行种植模式,并简要介绍了其配套栽培技术。
- 张建勋陈德新郭斌桑志勤刘涛
- 关键词:滴灌玉米栽培技术
- 鲜食玉米—新糯玉5号
- 2006年
- 陈树宾王友德王婷郭斌段震宇刘涛
- 关键词:鲜食玉米玉米自交系品种比较试验玉米单交种
- 不同播期对伊大豆1号产量及生育进程的影响
- 2013年
- 本文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对伊大豆1号产量及生育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4日前播种对大豆产量影响较小,6月14~25日播种产量有所下降,但均达到了2250k/hm2。另外.播期对大豆生育期影响较大,6月4日前播种的大豆生育期在95d左右.6月9-25日播种的大豆生育期在91—92d。
- 刘涛刘胜利战勇张建勋张恒斌田海燕
- 关键词:不同播期大豆产量生育期
- 8个新疆大豆主栽品种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关联度的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新疆属于大陆性气候,绿洲灌溉农业,目前大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单产逐年提高,发展新疆大豆生产极为重要。大豆产量性状是由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等多个性状构成。同时产量性状又是一个综合性状,受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等诸多因素影响。研究新疆大豆主栽品种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关系,为新疆大豆新品种选育、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通过在新疆北部种植的8个主栽品种2010年在石河子地区的种植结果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新疆北部8个主栽品种产量与产量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论】大豆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的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次序为:百粒重>单株粒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株高。该结果对大豆育种目标的制定、品种改良具有实际意义。
- 田海燕战勇张恒斌杨相昆刘涛
- 关键词:大豆产量性状
- 新疆春大豆膜下滴灌超高产栽培模式创建被引量:14
- 2021年
-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16和2017年开展膜下滴灌超高产创建研究工作,创建大豆吉育86超高产田,连续两年获得6 200 kg·hm-2以上的超高产量,为进一步推广此项高产模式,本研究以其为参考,从超高产的产量结构、群体特征、生理特性等进行解析,介绍超高产技术的具体流程与措施。结果表明:产量结构方面,收获25.24万株·hm-2,平均单株31.8个荚、92.54粒,每荚平均2.91粒,单株粒重26.33 g,百粒重28.46 g。群体特征方面,生物产量积累在出苗后的68~127 d,即R4~R6时期,叶面积指数在结荚鼓粒期达到最大值7.2,且始粒期(R5)至始熟期(R7)叶面积指数≥3可维持42 d。生理特征表现为叶绿素含量在鼓粒期最高达到52以上。器官平衡特征是,叶片、叶柄、茎秆、荚皮和籽粒在生物产量中分别占16.3%、13.7%、18.2%、14.8%和37.0%。根据超高产大豆相关特征指标,结合当年栽培措施,从施肥技术、灌水措施、化学调控、叶面施肥等方面,总结了新疆大豆超高产的栽培模式,该模式区对提高新疆乃至我国的大豆单产和增加总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曾凯赵靓张恒斌罗赓彤战勇刘涛
- 关键词:春大豆膜下滴灌超高产栽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