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久
- 作品数:15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与MRI诊断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CT与MRI检查在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MRI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67%,CT定性诊断准确率为73.33%,两组定性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CT定位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扫描与MRI检查都是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手段,MRI检查更有利于病灶的早期发现与显示,值得临床推广。
- 龚文松刘永久
- 关键词:胆管细胞癌肝内CT扫描MRI检查
- 肾透明细胞癌的CT诊断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通过分析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CT表现,提高对肾透明细胞癌的认识和CT诊断的正确性。方法结合既往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手术前行CT检查,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CT表现及病理特征、临床特点。结果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大多为大于40岁的成年男性,伴有血尿、腰痛、腹部占位的“三联征”表现中的一项或几项,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CT表现大多数为实性肿块,伴有出血、坏死、囊变、钙化,增强表现可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断,增强呈富血供“快进快出”的特点。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此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张洪斌程海平叶清华蒋珊熊金李军刘永久马瑞
- 关键词:肾肿瘤CT诊断影像诊断计算机体层成像病理学
- 弥散加权像在诊断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3年
- 刘永久龚文松刘于明
- 关键词:弥散加权像急性脑梗塞脑缺血
-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经皮穿刺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26例报告
- 2004年
-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经皮穿刺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26例患者均先行TACE治疗,术后两周再行PEI治疗。结果:所有的患者三个月内均生存,肿块变小,边界更清楚。结论:TACE结合PEI术是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较佳选择。
- 程海平刘永久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酒精注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经皮穿刺
-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评价被引量:9
- 2012年
-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较低,在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上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及其影像学特点。
- 刘永久
- 关键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MRI评价影像学特点临床症状发病率
- 肝脏贯通性损伤一例
- 2004年
- 刘永久龚文松
- 关键词:MRI表现磁共振成像手术治疗
- Graves眼病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前后MRI检查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刘夕斌卢志刚刘永久郭静王志勇
- 关键词:GRAVES眼病MRI
- 眼眶炎性假瘤的MRI诊断(附12例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分析和探讨眼眶炎性假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资料完整的眼眶炎性假瘤12例。结果12例炎性假瘤中泪腺炎型4例,眼外肌肥大型8例,其中合并巩膜周围炎型6例,泪腺炎和眼外肌肥大同时存在8例。结论MRI能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和分型,并能观察疾病过程及评价治疗效果、泪腺增大合并眼外肌增厚也是炎性假瘤较为可靠的征象。
- 吴天麟刘永久
- 关键词:眼眶炎性假瘤磁共振成像
-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腹部血管造影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腹部血管造影(3D-CE-MRA)成像技术和临床应用毒义。材料和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30例腹部3D-CE-MRA的成像技术和MRI表现。结果:全部病例显示良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上观察血管的整体形态。结论: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腹部血管造影是腹部血管病变诊断的准确,快速,无创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刘永久龚文松刘于明
- 关键词:三维动态增强腹部血管造影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腹部血管造影影像学检查方法MRI表现
- 磁共振在腓肠肌肌腱变性中的诊断价值
- 2017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平扫对腓肠肌肌腱变性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400例膝关节MR检查。选取脂肪抑制的横断位T2和矢状位PD图像,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采用双盲法重新阅片。腓肠肌肌腱损伤程度(股骨附着处)被分为三级,正常、轻度(少许囊变、增粗、信号增高)和重度(明显囊变、骨髓水肿、撕裂)。分析肌腱变性的程度与膝关节后部疼痛的相关性。结果:入组350例中,腓肠肌肌腱变性179例(51.1%),包括轻度变性147例,重度变性32例。轻度变性中仅累及内侧头、仅累及外侧头或内外侧头同时受累者分别为105,11,31例;重度变性中仅累及内侧、仅累及外侧头者或内外侧头同时受累者分别为11,4,17例。重度肌腱变性患者较轻度肌腱变性患者更易表现膝关节后部疼痛症状(76.1%vs23.9%;P<0.05)。结论:腓肠肌肌腱变性可被MR准确诊断,主要累及腓肠肌内侧头,常表现为膝关节后部疼痛。
- 王兵刘永久王帅李军郭德良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