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心肌
  • 18篇灌注
  • 17篇再灌注
  • 17篇缺血
  • 14篇麻醉
  • 11篇缺血再灌注
  • 9篇心肌缺血
  • 9篇纳络酮
  • 8篇心脏
  • 8篇手术
  • 7篇细胞
  • 7篇灌注损伤
  • 6篇再灌注损伤
  • 6篇麻醉处理
  • 5篇心肌细胞
  • 5篇硬膜
  • 5篇硬膜外
  • 5篇体外循环
  • 5篇外循环
  • 5篇肌细胞

机构

  • 53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解放军第三二...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解放军第16...
  • 1篇解放军第21...
  • 1篇解放军91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322...

作者

  • 62篇刘桥义
  • 35篇杨天德
  • 15篇史忠
  • 14篇王舟琪
  • 10篇杨玉萍
  • 10篇陶军
  • 6篇李洪
  • 6篇李永旺
  • 5篇刘培法
  • 5篇吴悦维
  • 4篇张宽平
  • 4篇李建雄
  • 4篇方国新
  • 3篇刘健
  • 3篇曹新来
  • 3篇陈祥瑞
  • 2篇黄永平
  • 2篇高公清
  • 1篇梁平
  • 1篇程亚明

传媒

  • 15篇中华麻醉学杂...
  • 10篇临床麻醉学杂...
  • 6篇重庆医学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国危重病急...
  • 3篇国外医学(麻...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前卫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现代康复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药学实践杂志
  • 1篇微循环技术杂...
  • 1篇现代应用药学
  • 1篇北京军区医药

年份

  • 1篇2006
  • 5篇2003
  • 1篇2002
  • 11篇2001
  • 6篇2000
  • 6篇1999
  • 2篇1998
  • 11篇1997
  • 5篇1996
  • 6篇1995
  • 5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持续脊麻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被引量:11
2001年
杨天德刘桥义
关键词:CSA
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应用1,6-二磷酸果糖对幼兔心脏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在缺血 再灌注的不同时期 1,6 二磷酸果糖 (FDP)对幼兔离体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幼兔离体心脏做功模型 ,行缺血 再灌注试验 ,于缺血 再灌注的不同时期给予5mMFDP ,观察再灌注期的心功能、心肌组织含水量、心肌MDA、冠脉液CK含量以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缺血期给药组与缺血前给药组和再灌注期给药组比较 ,缺血期给药组的心功能恢复百分率、心肌超微结构优于后两组 ,缺血期给药组的冠脉液CK含量、心肌组织含水量和MDA含量显著低于后两组。结论 缺血期给 1,6 二磷酸果糖对幼兔心肌缺血
李建雄刘桥义张翠清史忠杨天德
关键词:1,6-二磷酸果糖未成熟心肌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内直视术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一例
2006年
吴悦维杨天德刘桥义
关键词: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持续硬膜外麻醉开胸手术治疗硬脊膜外腔硬膜外用药手术结束
GIK对大鼠离体心脏能量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1997年
目的:探讨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GIK)对离体作功心脏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离体作功心脏模型,测定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与GIK防护组心肌的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与总腺嘌呤核苷酸(TAN)、能量负荷(EC)、心肌膜Na+-K+-ATPase活性,线粒体钙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可明显降低ATP、ATP/ADP、TAN、EC及Na+-K+-ATPase活性,增加心肌线粒体钙含量。GIK能使以上指标恢复至对照值水平。结论:GIK可明显提高心肌ATP含量,降低心肌线粒体钙负荷,改善心功能。
曹新来刘桥义
关键词:心肌缺血线粒体再灌注损伤GIK心脏保护
纳络酮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局部血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8
1995年
利用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了缺血和再灌注心肌局部血流改变及纳络酮对其的影 响。结果表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后,缺血区心肌血流量明显降低,靠结扎点越近血流量减少越明 显。再灌注5分钟左右缺血心肌明显充血,其后血流量逐渐减少。纳络酮明显增加正常、缺血和部份再灌 注心肌血流量。提示心肌缺血是一种不完全性缺血,缺血的程度亦不相同,“无再流”现象的发生有一定 的时间过程。纳络酮可以减轻心肌缺血程度,缩小“无再流”心肌的范围。
杨天德刘桥义王舟琪
关键词:再灌注血流量纳络酮
心瓣膜替换病人术前应用GIK液对房室腔径的影响被引量:4
1999年
心瓣膜病变引起房室腔径增大与容量负荷过重导致心功能减退,它是麻醉诱导期间产生低血压、心律紊乱、急性肺水肿与心衰的重要原因。因此,改善术前心功能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研究课题,房室腔径的扩大与心功能降低有密切关系。本文采用M型超声观察了术前应用心肌激化(GI...
刘桥义高公清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心瓣膜替换术
静注异丙嗪可以预防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并发的恶心呕吐被引量:1
1996年
吗啡术后镇痛并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约为20%~50%。为提高镇痛质量,本组将硬膜外注入吗啡镇痛的130例患者,采用不同的药物或方法,进行预防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观察。所有患者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均辅用盐酸异丙嗪0.5mg/kg,甲氧氯普胺10mg和地塞米松10mg静滴。于术毕前30min经硬膜外导管精确注入吗啡2~3mg。130例分三组,Ⅰ组30例,为对照组,不再用药;Ⅱ组30例,静滴氟哌啶5mg;Ⅲ组70例,静脉追加首剂量异丙嗪。结果表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Ⅰ组为30%,Ⅱ组降至20%,Ⅲ组仅为4.3%,远低于Ⅰ、Ⅱ组(P<0.01;P<0.05)。作者认为,异丙嗪追加性用药对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有很好的效果。
张宽平陈绿秀杨玉萍刘桥义
关键词:吗啡镇痛呕吐异丙嗪
异氟醚对原代培养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通过原代培养的正常及受H2 O2 损伤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ATⅡcell) ,探讨异氟醚 (Iso)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离、纯化、培养 32h后 ,在正常细胞或 75 μmol·L-1H2 O2 处理细胞的培养液内加入Iso 0 2 8、2 8mmol·L-1,继续培养 2h。分别通过MTT法检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增殖功能 ,3H 胆碱参入法测其合成表面活性物质的功能。结果 Iso降低正常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表面活性物质的功能并加重H2 O2 引起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功能的降低 ,而Iso对正常及受 (H2 O2 )损伤的ATⅡcell增殖功能均无显著影响。结论 Iso可以降低培养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表面活性物质的功能 ,尤其是在过氧化环境中。
李永旺杨天德刘桥义
关键词:异氟醚肺表面活性物质
纳络酮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脂质过氧化物和钙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1996年
利用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了纳络酮对缺血再藻注心肌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心肌LPO和钙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再灌注心肌LPO含量和钙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心肌(P<0.05,P<0.01),而缺血、再灌注心肌SOD明显降低(P<0.01);纳络用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心肌LPO和钙含量(P<0.05,P<001),但对SOD的影响不明显(P>0.05)。提示:纳络酮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的脂质过氧化物反应,部份阻止细胞外钙跨膜内流,对心肌只响保护作用。
杨天德刘桥义王舟琪
关键词:过氧化脂质超氧化物歧化酶纳络酮
严重创伤性休克手术病人的麻醉处理
1999年
严重创伤性休克病人病情危重,变化迅速,给麻醉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合适的麻醉和加强术中管理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环节。现将108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手术病人的麻醉处理报告如下。一般情况:本组共108例创伤性休克手术病人。男89例,女19例。年龄17~45岁。...
刘健刘培法史忠刘桥义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手术病人麻醉处理创伤指数万可松休克病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