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敏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免疫
  • 2篇单抗
  • 2篇毒性
  • 2篇免疫相关
  • 2篇免疫治疗
  • 2篇病例
  • 1篇单胞菌
  • 1篇单抗注射液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药物治疗
  • 1篇依那普利
  • 1篇乳房
  • 1篇乳房外
  • 1篇乳房外PAG...
  • 1篇嗜麦芽窄食单...
  • 1篇他汀
  • 1篇替加环素
  • 1篇透析患者

机构

  • 5篇鄂尔多斯市中...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5篇刘敏
  • 4篇卢立山
  • 1篇李俊义
  • 1篇李全福
  • 1篇王文娟
  • 1篇罗昆

传媒

  • 2篇中南药学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乳房外Paget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2025年
乳房外Paget病(EMPD)是一种罕见的上皮恶性肿瘤,好发于汗腺密集区域,如阴囊、外阴、腹股沟、肛周等部位,典型表现为湿疹样红斑皮损,部分可伴有鳞屑和糜烂。该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早期症状隐匿易漏诊,且因缺乏特异性表现易误诊。EMPD的预后与分期相关,侵袭性EMPD患者生存率明显较低。EMPD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局部治疗以及系统性药物治疗。本文综述近年来关于EMPD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旨在总结新型抗肿瘤药物在EMPD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EMPD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刘敏王文娟田雪梅王丹贺茹莆卢立山李全福
关键词:乳房外PAGET病药物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1例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那普利致血液透析患者横纹肌溶解的病例分析
2024年
对1例规律血液透析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及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致横纹肌溶解病例的诊疗经过进行分析,考虑该患者横纹肌溶解症是由阿托伐他汀、依那普利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的综合因素导致。同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UpToDate、PubMed等数据库关于他汀类与血管紧张素类药物相互作用致横纹肌溶解的相关文献并分析,总结他汀类与血管紧张素类药物相互作用致横纹肌溶解的特点。他汀类药物相互作用致横纹肌溶解的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警惕,使用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时应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及合并用药情况,发生此类不良反应时临床药师需及时判断原因,分析可疑药物,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王丹田雪梅刘敏贺茹莆解沛涛卢立山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依那普利横纹肌溶解血液透析
帕博利珠单抗致严重免疫性肝损伤再挑战1例分析
2024年
1例老年女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和阿昔替尼治疗后出现严重肝损伤,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好转。通过用药分析及不良反应量表评估,考虑严重肝损伤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的使用关系更大。综合分析肝损伤与免疫治疗的关系以及患者免疫治疗获益与风险,在停用帕博利珠单抗40 d后再挑战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致免疫相关肝毒性后重启治疗存在肝毒性复发风险,结合文献发现免疫再挑战致严重肝毒性的发生率不高,安全性整体可控。帕博利珠单抗为患者带来治疗获益,截至5周期用药后未再发生严重肝损伤。本病例可为发生免疫相关肝毒性后再挑战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刘敏杨丽妹尹月赵冰清
大剂量替加环素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颅内感染的临床实践与文献分析
2025年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颅内感染发生率低,目前无明确推荐的治疗方案。本文回顾1例临床药师参与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颅内感染案例,探讨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联用大剂量替加环素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颅内感染的可行性。通过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汇总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贺茹莆解沛涛田雪梅叶小健刘敏王丹卢立山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颅内感染替加环素
1例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导致严重皮肤免疫毒性的病例及文献回顾分析
2022年
目的:通过1例使用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导致严重皮肤免疫相关性毒性反应的病例分析,总结分析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1/PD-L1)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跟踪随访患者治疗经过,同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UpToDate、PubMed关于信迪利单抗皮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例患者使用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治疗1个月出现皮疹,未重视,皮疹逐渐加重,入院后经过激素治疗逐渐好转。通过文献检索信迪利单抗所致皮肤irAE共8例,男性患者(6/8,75%)多于女性;皮肤相关ADR多发生于用药后4周期内;有6例经过激素对症治疗,1例抗组胺类药物治疗,1例未采取治疗措施。结论:irAE发生率较低且多为轻中度,具有可逆性,但严重者可致死。因此,医生和临床药师应重视irAE、风险因素、特殊人群的识别、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同时积极参与随访,降低肿瘤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延长生存期。
田雪梅卢立山李俊义史存发罗昆刘敏殷波
关键词:病例报道皮肤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