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诸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协同凝集试验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粪便筛培养中的应用
- 郑永伟李志玉刘伟隋红军刘敏
- 该研究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非特异性吸附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将沙门氏、志贺氏菌属搞体吸附于金葡萄A蛋白上,与增菌后的标本进行协同凝集试验,从而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粪便进行筛选,检测沙门氏、志贺氏菌,筛选后阳性的粪便增菌液...
- 关键词:
- 关键词:协同凝集试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 诸城市2019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诸城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政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9年诸城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数据,利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诸城市2019年共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5666例,40~59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33.71%),发病高峰期为7~8月份,患者以农民为主(67.33%),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99.54%),暴露食品种类以水果及其制品为主(43.22%),家庭是主要的进食场所(91.97%)。结论应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强群众的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媒体宣传和社区宣传的作用,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 刘敏朱金红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食品安全
- 浅谈健康管理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3年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近年来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这些慢性病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人们可以通过健康管理进行有效控制,本文对健康管理在慢性病防治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 刘敏李桂英
-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
-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理化检验的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发生的40起公共卫生事件纳入常规组,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用常规理化检验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发生的40起公共卫生事件纳入观察组,在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应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在两个时间段内分别抽取40例疾病预防中心登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组的有效控制时间、报告发出时间以及群众对疾控中心控制结果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时间、报告发出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群众对观察组疾控中心的控制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采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能够缩短疾病的控制时间与报告发出时间,同时能够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对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 刘敏娄海芳
- 关键词:理化检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2016—2019年诸城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分析
- 2022年
- 目的通过对诸城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进行分析,总结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基本特征,探讨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诸城市2016—2019年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数据,通过对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年龄分布等进行分析,运用圆形分布法得出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结果2016—2019年诸城市共发生100起(129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冬天取暖季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高发期,具体为每年的12月10日—次年2月13日,具有明显的24 h集中分布特证,早上6:00-8:59为高峰期,占总事件数的56.0%;中毒患者129人,以60~79岁居多,占中毒人数的46.5%;因春冬季燃煤取暖不当造成中毒的占总数的87.0%。结论2016—2019年诸城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起数多,冬春季为高发季节,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控工作。
- 刘敏杨宗军朱金红
- 关键词: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