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杰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大学生国家形象观教育研究
- 国家形象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它既是国家利益的一部分,又是追求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工具。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中,国家形象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出来,各国纷纷从战略高度对国家形象重新定位,竞相调整或重塑...
- 刘凤杰
-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策略
- 文献传递
- 公民道德素质与国家形象的塑造被引量:6
- 2013年
- 公民的道德素质展现着一个国家的基本素质,公民形象影响国家形象。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塑造美丽中国国家形象的迫切需要。公民的道德素质,对文化强国形象的树立、国家形象的自我完善与修正、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的定位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宣传道德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营造一个良好清明的社会风气,塑造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国形象,增强中国魅力,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任务。
- 李晓兰刘凤杰
- 关键词:道德素质国家形象公民
- 文明视角下大学生国家形象观塑造的思考被引量:1
- 2013年
- 文明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有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国家形象的塑造。塑造大学生的国家形象观是应对国家形象面临的挑战和威胁的需要,是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荣誉与尊严的需要,是增强大学生国家观念和国家意识的需要。通过内铸素质,以大学生个人形象魅力塑造为支撑点,开展"大学生国家形象观塑造工程"建设,加强国情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危机感等途径来实现对其国家形象观的塑造。
- 李晓兰刘凤杰
- 关键词:大学生文明国家形象
- 公民道德素质提升与“美丽中国”建设被引量:3
- 2013年
- 公民的道德素质,是一个国家整体素质的展现,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反映,直接关系到"美丽中国"的构建。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道德现状的高度关注,通过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感、加强生态环境道德和礼仪修养教育等途径,为构建"美丽中国"创造条件,实现中国梦。
- 李晓兰刘凤杰
- 关键词:道德素质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