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志仁

作品数:14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透析患者
  • 4篇血液
  • 4篇血液透析
  • 4篇血液透析患者
  • 4篇肾病
  • 4篇中医
  • 3篇维持性
  • 2篇动静脉内
  • 2篇动静脉内瘘
  • 2篇证候
  • 2篇肾病综合征
  • 2篇湿敷
  • 2篇内瘘
  • 2篇中医证
  • 2篇维持性血液
  • 2篇维持性血液透...
  • 2篇维持血液透析
  • 2篇维持血液透析...
  • 2篇静脉
  • 2篇静脉内

机构

  • 11篇广东省中医院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14篇何志仁
  • 6篇王立新
  • 4篇刘旭生
  • 2篇林静霞
  • 2篇邓丽丽
  • 2篇彭鹿
  • 2篇胡勤晴
  • 1篇吴萌
  • 1篇蔡寸
  • 1篇庞艳萍
  • 1篇林俊杰
  • 1篇黄璟
  • 1篇傅昊阳
  • 1篇欧阳建英
  • 1篇张芳苹
  • 1篇邹川
  • 1篇秦新东
  • 1篇卢富华
  • 1篇刘壮竹
  • 1篇赵艳晖

传媒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新中医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临床业务系统的临床科研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随着中医院各项服务的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日常医疗工作中积累下来的业务数据,是临床回顾性研究的重要数据资源。然而业务数据分布在不同的系统,难以进行高效的查询以及分析。利用Python+Django+My SQL技术构建数据仓库,从各个业务系统提取数据,整合到统一的平台,以便实现中医、西医临床业务数据的多维度,高效率的筛选以及提取,为临床回顾性研究提供高效准确的数据来源。极大地提高我们探寻中医药宝库的效率。我们对数据仓库的结构,构造的过程以及实际的应用进行介绍。
何志仁黄家杰邹川傅昊阳刘旭生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数据仓库中医病历
关于狼疮性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肾小管间质病变(tubulointerstitial lesion,TIL)与患者临床特点及肾穿刺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在笔者医院确诊LN的203例患者的临床及肾活检病理资料,分析TIL分级与患者临床特点、肾脏病理活动指数(AI)、慢性指数(CI)、LN病理分型的关系。结果 TIL分级与SCr、β2-MG呈正相关,与e GFR呈负相关(P均<0.01),TILⅢ级e GFR水平最低,血肌酐及尿β2-Mg最高;TIL分级与肾脏整体的AI评分、CI评分呈正相关(P<0.05);不同LN病理类型之间TI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评分高于Ⅱ、Ⅲ、Ⅴ型。结论 LN患者TIL分级与临床特点和病理参数有相关性,联合LN病理分型与TIL分级可较好地判断L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评估预后。
范丽花王立新何志仁李虎才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病理
红花酒湿敷保护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效果评价被引量:7
2016年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的基本保证,是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目前在各种血管通路中,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具有最佳的长期技术成活率。根据美国"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指南推荐,AVF是首选的血管通路选择。
林静霞吴萌何志仁彭鹿张芳苹刘旭生邓丽丽
关键词: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红花酒湿敷血管通路透析治疗
活血化瘀法治疗肾病综合症血瘀证的疗效研究
研究背景:  肾病综合征是肾内科的常见病,肾病综合征(NS)时血液存在高凝状态已经得到公认[1],而血栓形成是肾病综合征病人的重要并发症。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脑梗塞等严重并发症,并对肾病综合征疗...
何志仁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血瘀证活血化瘀法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因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行MHD治疗的76例老年患者,统计死亡原因;比较死亡组(研究组)和存活组(对照组)间的人口学资料、原发疾病、透析3个月时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钙、磷等相关临床指标;分析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血管疾病、感染、脑血管疾病和消化道出血是老年MH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P〈0.05);使用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多于使用动静脉内瘘的患者(P〈0.05);患者的透析龄、BMI、透析3个月时的Hb、Hct、Alb、TC、P3-、iPTH、Scr低于存活组患者(P〈0.05);CRP高于存活组患者(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CRP和低iPTH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老年MHD患者中,心血管疾病是首要的死亡原因;高CRP和低iPTH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胡勤晴蔡寸王立新何志仁欧阳建英赵艳晖
关键词: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对全因死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血尿酸(SUA)水平对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PD患者375例,根据SUA水平将其分为高SUA组(男>420μmol/L、女>360μmol/L)和正常SUA组。从电子病历系统中获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患者首次透析30个月内和30个月后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中位随访31.6个月,其中正常SUA组全因死亡17例(63.2‰),高SUA组全因死亡46例(55.8‰)。含依时协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HR=4.715,95%CI为2.25~9.881,P<0.001)、血K≤3.5 mmol/L(HR=2.549,95%CI为1.022~6.355,P=0.045)、hs-CRP≥10 mg/L(HR=2.296,95%CI为1.108~4.759,P=0.025)是PD患者首次透析后30个月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尿酸血症(HR=0.473,95%CI为0.23~0.972,P=0.041)是患者透析后30个月内全因死亡的保护因素;年龄≥65岁(HR=3.922,95%CI为1.871~8.221,P<0.001)是患者透析30个月后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较高的SUA水平是PD患者首次透析后30个月内全因死亡的保护因素;而在首次透析30个月后,SUA水平在P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中的预后价值消失。
黄静瑶何志仁李虎才王立新
关键词:腹膜透析尿酸全因死亡
不同透析频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频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中医证候变化特征。方法将82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且以固有透析频率维持血液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的患者根据其透析频率分为3组。A组(2周4次透析)12例、B组(2周5次)27例和C组(2周6次透析)43例。分别于透析前和透析3个月时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舌脉诊断其中医证候,并检测比较透析3个月时3组残余尿量、溶质清除指数(Kt/V)、血肌酐、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蛋白水平、血压等相关指标、年龄、透析龄、单次透析时间、单次透析超滤量等临床资料及2年生存率。结果与B组和C组比较,A组透析3个月时的残余尿量更多,年龄更大,透析龄更短,单次透析时间更长;与C组比较,B组透析3个月时的残余尿量更多,年龄更大,透析龄更短,单次透析时间更长(P<0.05)。3组2年生存率和透析前后中医证候频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透析3个月中医证候频数从高到低均为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透析3个月,3组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证候频数均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呈增加趋势,而脾肾阳虚和阴阳两虚证候频数则均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结论较低频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在取得较好预后情况的基础上有助于维持患者肾功能,不同透析频率对其中医证候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以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等中医证候为主,且治疗可进一步加重其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
何志仁庞艳萍蔡佑青
关键词:透析频率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医证候
红花酒湿敷保护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案探讨
目的:研究红花酒湿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9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对AVF在透析结束24h后用红花酒湿敷(观察组)和喜疗妥外涂(对照组)进行护理干预。
林静霞吴萌何志仁彭鹿邓丽丽
尿毒症透析患者抗生素相关性癫痫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尿毒症透析患者因免疫功能障碍常并发感染,感染是透析患者住院和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中常见的感染包括肺炎、菌血症、腹膜炎、软组织感染和泌尿生殖系统炎症 [1~3] 。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时应用广泛,但因透析患者抗生素在体内排泄减慢,导致药物蓄积,诱发抗生素相关性癫痫的风险大大增加 [4] 。本文收集抗生素相关癫痫样发作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刘同换何志仁卢富华
关键词:癫痫样发作免疫功能障碍软组织感染透析患者
基于中医证型联合左室射血分数对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研究
202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的腹膜透析(PD)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通过时间依赖性模型评估LVEF的动态变化对不同证型PD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不同证型的PD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原发病、体质量指数(BMI)、共病指数(CCI)],实验室指标(所有的LVEF、首次透析治疗前尿酸、血红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素、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等),结局事件(发生时间)等。使用多因素Cox回归筛选出影响生存率的因变量,再将这些因变量纳入时间依赖性Cox回归模型中,进一步研究动态变化的LVEF对不同证型PD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不同证型的PD患者的平均透析年龄、平均生存时间、性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组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的比例高于脾肾气虚组和阴阳两虚组(P=0.022),且原发病为肾小球疾病的比例低于脾肾气虚组和阴阳两虚组(P=0.047)。脾肾阳虚组的剔除年龄后的共病指数值更高(P=0.002)。脾肾阳虚组在透析开始时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和LVEF较低,总胆红素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全部证型患者来说,年龄、性别、剔除年龄后的CCI评分为P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原发病为肾小球疾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保护因素(P<0.05),且在脾肾气虚证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时间进程,LVEF每升高5%,PD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降低8%;在脾肾阳虚的PD患者中,LVEF每升高5%,全因死亡率降低11%。结论:PD患者以脾肾阳虚证为主,不同证型的PD患者在平均透析年龄、平均生存时间、性别上有差异,且LVEF的改善对全部证型的患者预后起保护作用,且在脾肾阳虚患者中保护作用更显著。
朱盛诚何志仁王立新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预后中医证型左心室射血分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