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证券期货研究所
- 作品数:126 被引量:173H指数:7
- 相关作者:胡俞越张少鹏孙昉曹飞龙孙喻琴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几点分析及政策启示
- 消费,一直是国民经济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明显有着其自身独特的习惯和偏好,研究中国居民独特的消费行为特征对于如何刺激我国居民消费和扩大内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即指出了中国居民比较突出的几点消费...
- 关键词:中国居民消费消费者行为内需
- 我国猪肉价格与CPI波动之关系研究被引量:20
- 2012年
- 猪肉作为我国居民的基础消费品之一,近年来其价格呈现出大致以三年为周期的剧烈波动态势,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CPI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猪肉价格波动周期与CPI波动周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这种关系正在逐步增强;同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猪肉价格波动幅度加大,对于CPI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 胡俞越郭晨凯曹飞龙
- 关键词:猪肉价格CPI通货膨胀
-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黄金十年
- 期货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一朵奇葩,在历经风雨之后,逐渐成长起来。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期货市场无论从规模的增长还是从监管的实现来说都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成为了保护俄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减震器。从国际形势来看,金融危...
- 胡俞越王森
- 关键词:期货市场风险规避
- 发挥独董作用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 2020年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关于资本市场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以注册制和退市制度改革为抓手,把好"入口关",畅通"出口关",带动发行承销、交易、持续监管、投资者保护等各环节关键制度创新。
- 胡俞越
- 关键词:投资者保护上市公司治理注册制退市机制
-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期货市场的创新之路
- 由于美国金融市场上信用衍生品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两个缺乏监管的场外金融衍生品(OTC),窃取了金融诚信的基石,从而惹出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祸,与此同时,美国金融行业神话的破灭也带给了我国在金融领域后来居上的历史性机遇。冷静分...
- 胡俞越孙昉
-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期货市场金融创新
- 运用货币政策 有效缓解“过剩”
- 2007年
- 央行在5月18日出乎意料地重拳出击,三箭齐发,同时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等三项贷币政策。效果如何?能否达到预期的货币政策效果?
- 胡俞越孙昉
- 关键词: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率美元汇率外汇市场基准利率央行
- 从战略高度认识中国期货市场的地位
- 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期货市场探索实践20周年。在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期货市场面临的既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应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加强期货市场的建设,使其在全球期货市...
- 胡俞越黄剑
- 关键词:经济改革期货市场
-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行之不易
- 2015年
- 随着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在北京召开,加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设立相关协议的签署,中国出资400亿美元设立丝路基金,“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概念在网络上被热炒,不少研究机构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解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是对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提出的“共同发展计划”的解读。理想中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能够通过增加对外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同时达到增加对外投资、化解过剩产能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三重目标。
- 胡俞越朱鹤
- 关键词:马歇尔计划亚太经合组织人民币国际化
- 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发展被引量:7
- 2015年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推进,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期货市场国际化发展需求日益强烈。尤其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需求趋于疲软,大宗商品黄金时代结束,进入“拼跌”时代。在大宗商品价格上升过程中,尽管“中国因素”是助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但大宗商品定价国际规则由来已久,“中国因素”无力参与改变;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调整过程中。
- 胡俞越张少鹏
- 关键词:期货市场全球经济中国经济
- 期货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 2012年
- 人民币期货任港交所推出,有助于促进人民币形成更加权威、更加市场化的国际价格,同时,义大人减小,丧失人比币定价仪的风险。
- 胡俞越
-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期货国际价格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