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作品数:101 被引量:191H指数:6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新时代习近平教育人才思想及价值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习近平教育人才思想,是指他论述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教育人才的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师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等重要论述。新时代习近平教育人才思想的价值突出地表现为,通过发展教育事业,充分发挥教育人才的育才功能去培养各类人才,从而壮大我国的人才队伍,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使中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才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王丽罗洪铁
- 关于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的思考
- 2021年
-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主要包括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思政课线上教学要求做到:更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技术支撑、氛围营造胜于规则制定、注重学生实践胜于教师讲解和做好线上教学与后期线下教学之间的衔接。文章提出更新教学理念、强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手段、增强师生互动和连接师生情感等教学建议。
- 周淑芳
-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
-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 2024年
-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创新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为引领。自我革命是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动力。发扬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是解决思政课困境的现实需要。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的着力点:解决好党委“怎样抓”的问题;解决好机制“怎样建”的问题;解决好教师“怎样为”的问题。
- 朱海波
- 关键词:高校立德树人自我革命思想政治课
- 高校“名师示范课堂”的建设与启示
- 2018年
- 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名师示范课堂"建设的根本宗旨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名师示范课堂"建设包括领会精神、集体备课、修订讲授方案、精心设计教案和课后查找不足五个阶段;要注意处理好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与用好中央马工程统编教材、学生听课抬头率与低头率四个方面的关系;高素质的教师是搞好"名师示范课堂"建设的关键。
- 周淑芳
- 关键词:高校
- 历史情景剧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和路径选择——基于湖北文理学院思政课教学的实践
- 2022年
- 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学实践证明,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运用历史情景剧,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针对历史情景剧教学法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可从提高学生对历史情景剧的功能认识、融合专题教学、加强过程管理、增加资源投入等方面出发,推进历史情景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 陈善友
-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论析
- 2025年
- 文化的根基在于以文化人,德育的宗旨在于立德树人,二者总是保持着渗透、交叉、融合的逻辑趋向。习近平文化思想及“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为立足新时代深入审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德育的价值效用关系,开辟了理论方向。运用德育哲学及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可从四个维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予以澄清:(1)民族性价值。体现为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承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诠释中华民族的“文明愿景”。(2)社会性价值。体现为建构社会秩序的“规约器”、维系社会运转的“稳定器”、助力社会发展的“助推器”。(3)精神性价值。体现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依托、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石、开展立德树人的资源、促进全面发展的借鉴。(4)批判性价值。体现为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文化虚无主义批判、文化保守主义批判、个人中心主义批判。
- 李健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价值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基础”课的思考被引量:5
- 2018年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时代之需、民族之需和课程发展之需。可以应用理念渗入法、内容更新法、应景考核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的思想理念、思维方法、具体内容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去。
- 刘松刘松
- 论《共产党宣言》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科学方法论
- 2020年
-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并发表于1848年2月的《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工人阶级政党的第一部党纲,其包含了丰富内容和科学方法论。正如列宁所高度概括的那样:“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血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使命的理论。”切本文着重论述《共产党宣言》在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即“两个必然”)时,所使用的唯物辩证法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科学方法论。
- 饶银华
-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否定之否定规律科学方法论工人阶级政党唯物辩证法阶级斗争
- 德育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我们践行立德树人、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依托和源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根据时代特点予以适当转化,从而充分地发挥其德育功用。立足德育范式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转化的基本原则、基本手段和基本方案,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蕴。
- 李健沈年耀
- 关键词:德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师范生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功能互补被引量:1
- 2020年
- 师范生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其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能力至关重要。高校思政课和专业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二者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协同育人。由于思政课和专业课的性质与功能不同,任务也各有侧重点,二者在功能上形成互补关系。思政课与专业课只有协同育人、功能互补,才能使育人和育才有机融合,努力改变当前部分师范生德才失衡的现状,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重任,将师范生培养成为未来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要注重发挥思政课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塑造功能,同时加强专业课的知识传授功能、创新能力培养功能、科研能力提升功能,促进思政课专业课优势互补,以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重任。实现功能互补的途径主要有:教学资源共享互补;教学工作协同配合;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活动协同配合。
- 王丽
- 关键词:师范生思政课专业课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