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2000056908)

作品数:23 被引量:244H指数:7
相关作者:肖献忠王慷慨刘可刘梅冬张华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细胞
  • 5篇生理学
  • 4篇蛋白
  • 4篇凋亡
  • 4篇缺血
  • 4篇热休克
  • 4篇病理生理
  • 4篇病理生理学
  • 4篇病理学
  • 4篇病理学与病理...
  • 3篇应激
  • 3篇热休克因子
  • 3篇巨噬细胞
  • 3篇基因
  • 3篇核仁
  • 2篇电子克隆
  • 2篇心肌
  • 2篇信号
  • 2篇信号转导
  • 2篇氧化应激

机构

  • 11篇中南大学
  • 9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11篇肖献忠
  • 7篇王慷慨
  • 6篇刘可
  • 5篇祝世功
  • 4篇刘梅冬
  • 4篇易宇欣
  • 4篇张华莉
  • 3篇王宪
  • 3篇郑瑞茂
  • 3篇刘瑛
  • 3篇肖卫民
  • 3篇王浩
  • 3篇袁灿
  • 2篇邹江
  • 2篇鄂顺梅
  • 2篇邓恭华
  • 2篇王秋鹏
  • 2篇周新民
  • 2篇刘俊文
  • 2篇邹长江

传媒

  • 4篇中国动脉硬化...
  • 4篇生理科学进展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中国生理学会...
  • 1篇中国生理学会...

年份

  • 4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枢白细胞介素-1β介导束缚应激性升压反应的中枢机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研究中枢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束缚应激诱发的升压反应的中枢机制。方法:利用清醒大鼠心血管遥感监测系统、脑立体定位微量注射系统、神经电生理记录系统来观察中枢IL-1β在束缚应激诱发的升压反应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与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神经元放电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束缚应激可诱导升压反应,侧脑室注射IL-1ra可衰减束缚应激诱导的升压反应;直接将IL-1β注入侧脑室亦可诱导大鼠血压升高,同时伴有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神经元细胞外放电频率增加,二者呈明显的相关关系(r=0.98,P<0.05)。结论:中枢IL-1β介导束缚应激诱发的升压反应,其作用机制与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密切相关。
郑瑞茂安志波卢浩祝世功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应激升压反应电生理学
PPAR家族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50
2005年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eroxisomeproliferator activatedreceptors ,PPARs)是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目前已知有三种亚型 :PPARα、 β δ和 γ。它们在脂肪生成、脂质代谢、胰岛素敏感性、炎症和血压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 ,因而近年来倍受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PPARs与代谢综合征 ,包括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受损、2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和蛋白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重要的是 ,PPARα的激动剂如贝丁酸类降脂药 (Fi brate)和PPARγ的激动剂如噻唑烷二酮 (Thiazolidinedione ,TZD)均已被证实有改善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此外 ,三种PPAR亚型在 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中均有重要作用。不断增加的证据提示 ,PPARs有可能成为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将就PPARs的生物学活性、配体选择性和生理学功能作一综述 。
张晓燕陈丽红管又飞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糖尿病
HSP70抑制H_2O_2所致C2C12肌原细胞Smac从线粒体的释放及细胞凋亡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阐明HSP70对H2O2所致C2C12肌原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基因瞬间转 染技术使细胞HSP70或/和Smac高表达,采用Hoechst33258染色观察H2O2(0.5mmol/L)处理转基因C2C12肌原 细胞不同时间后细胞核形态学改变并计算凋亡核百分率。DNA抽提及琼脂糖电泳观察凋亡特征性梯带。采用 caspase活性定量检测试剂盒及蛋白质印迹分析caspase 9和caspase 3的活化。利用免疫荧光分析HSP70对H2O2 所致Smac从线粒体释放的影响。结果:HSP70对H2O2及Smac所致C2C12肌原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凋 亡核百分率明显降低,DNA电泳未出现明显“梯状”条带;caspase 9和caspase 3的活化明显受到抑制;并进一步发 现HSP70可抑制H2O2所致C2C12肌原细胞Smac从线粒体释放。结论:HSP70可通过抑制Smac从线粒体释放来
蒋碧梅肖卫民石永忠刘梅冬肖献忠
关键词:HSP70SMAC细胞凋亡H2O2
热休克因子1对内毒素所致G-CSF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为探讨热休克因子1(heatshockfactor 1,HSF1)活化和过表达对内毒素(endotoxin ,ET)所致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factor,G CSF)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即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处理RAW2 6 4 7巨噬细胞,并通过热休克预处理诱导HSF1活化,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HSP70的表达观察HSF1的活化情况,RT PCR检测热休克反应(heatshockresponse ,HSR)对G CSFmRNA表达的影响;构建HSF1的pcDNA3 1真核表达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建立HSF1过表达RAW 2 6 4 7巨噬细胞株,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印迹观察HSF1的表达,RT- PCR及Northern印迹进一步研究HSF1对G CSF基因表达的可能影响.发现LPS诱导巨噬细胞中G- CSFmRNA表达增多,并随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增加;与单纯内毒素处理组相比,热休克预处理后,LPS诱导的巨噬细胞G- CSFmRNA的表达明显被抑制;建立的稳定表达HSF1的RAW 2 6 4 7细胞株中有HSF1蛋白的核移位;HSF1过表达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2 6 4 7巨噬细胞G -CSFmRNA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热休克预处理能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G- CSFmRNA的表达;HSF1过表达可抑制内毒素诱导的巨噬细胞G CSFmRNA的表达.
王秋鹏张华莉袁灿刘瑛肖卫民王慷慨刘双于凤秀肖献忠
炎症诱导免疫源性神经肽分泌及其抗炎意义被引量:7
2004年
近年来 ,人们对小分子神经肽的认识越来越多 ,这些生物活性多肽的功能也不再局限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随着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在人和鼠的免疫细胞中有多种神经肽的分泌 ,称为免疫源性神经肽。并且 ,在免疫细胞上也分布它们的受体 ,它们及其受体的表达受到免疫刺激的调节 ,同时这些神经肽也能通过旁分泌 /自分泌的途径反作用于免疫系统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对过激的免疫反应有保护功能。因而 ,认识免疫源性神经肽的抗炎作用及机制 ,对深入认识机体内环境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寻找抗炎和抗损伤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李文静王宪
关键词:抗炎神经肽分泌诱导免疫CGRP
采用cDNA芯片检测Krüppel样因子4过表达对C_2C_(1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采用cDNA芯片检测Krüppel样因子4过表达对C2C12细胞中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用cDNA芯片检测Krüppel样因子4过表达的C2C12细胞中基因表达谱的改变(以空载体细胞为对照);用MEDLINE、Genomatix等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分析软件对在Krüppel样因子4过表达的C2C12细胞中表达发生改变的已命名基因进行功能和细胞信号通路分析。结果采用cDNA芯片筛选到在Krüppel样因子4过表达的C2C12细胞中表达发生改变的基因605个;其中下调的基因为250个,已命名基因为155个;上调的基因为355个,已命名基因为255个;其中包含多个炎症相关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上述炎症相关基因属于13条细胞信号通路,凋亡相关基因属于9条细胞信号通路。结论Krüppel样因子4过表达能够引起C2C12细胞中多个下游基因表达发生改变。
易宇欣刘瑛刘俊文张华莉周新民肖献忠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CDNA芯片C2C12细胞基因转染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克隆大鼠核不均一核蛋白A2/B1基因被引量:2
2004年
采用外显子预测、序列匹配、序列拼接等生物信息学方法电子克隆了一个在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中表达上调的表达序列标签所代表的核不均一核蛋白A2/B1基因,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证实了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它的开放阅读框为1026 bp,由10个外显子构成,推测编码341个氨基酸。它的编码区与人和小鼠的核不均一核蛋白A2/B1基因分别有92%和95%的一致性,蛋白质序列的一致性几乎为100%。这些结果表明核不均一核蛋白A2/B1基因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它在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中表达上调,可能在缺血预适应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张华莉袁灿肖献忠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生物信息学缺血预适应电子克隆表达序列标签
条件恐怖应激和足部电击应激时中枢IL-1β的反应
近来发现,中枢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具有应激介质(stress mediators)特性,参与多种应激过程。但是足部电击应激(footshock)和条件恐怖应激(conditioned fear stimuli)...
郑瑞茂陈蔚邹长江祝世功
关键词:应激IL-1电击
文献传递
IL-1β在缺血致脑损伤中的主要作用机制被引量:13
2002年
中枢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在缺血引起的脑损伤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主要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从其对诱导粘附分子表达、激活内皮细胞产生多种活性物质、促进脑内兴奋性氨基酸和自由基等神经毒性物质的产生和释放等角度 。
陈蔚邹长江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脑损伤粘附分子兴奋性氨基酸
卵巢切除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效应的变化(英文)
2003年
目的 研究雌性大鼠卵巢切除和雌激素替代治疗 4个月后 ,血管活性物质对离体动脉作用的改变。方法 采用双侧卵巢切除的雌性大鼠 ,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 (8周龄切除双侧卵巢 )和雌激素替代组 (苯甲雌二醇 40 μg,sc ,每日 1次 ,卵巢切除后 1 4d开始给药至切除后 4个月 )。于给药结束时取升主动脉、胸主动脉及尾动脉 ,进行离体血管功能实验 ,观察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乙酰胆碱(ACh)及去甲肾上腺素 (NE)的反应。结果 卵巢切除 4个月使CGRP引起的大鼠升主动脉舒张最大效应明显降低 ,而对胸主动脉无影响 ;同时ACh对胸主动脉的舒张效应曲线明显右移 ,而对升主动脉无影响。雌激素替代治疗使上述变化反转。去卵巢组的各类动脉对NE的反应性无变化 ,而雌激素替代组的升主动脉和胸主动脉对NE引起的最大收缩效应明显降低。在尾动脉 ,去卵巢组和雌激素替代组的CGRP和NE反应性均无改变。结论 内源性雌激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血管反应性 ,发挥其心血管保护作用。
王望王宪
关键词:卵巢切除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血管效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