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2222)

作品数:7 被引量:119H指数:5
相关作者:王长虹王峥涛马鸿雁张勉高江国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生物碱
  • 3篇吡咯里西啶生...
  • 2篇毒性
  • 2篇学成
  • 2篇千里光
  • 2篇化学成分
  • 1篇代谢动力学
  • 1篇对羟基苯乙酸
  • 1篇药理
  • 1篇药理作用
  • 1篇乙醇
  • 1篇乙醇提取
  • 1篇乙醇提取物
  • 1篇乙酸
  • 1篇英文
  • 1篇有机酸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 1篇致毒
  • 1篇致毒机制

机构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5篇王峥涛
  • 5篇王长虹
  • 2篇李岩
  • 2篇王军
  • 2篇高江国
  • 2篇张勉
  • 2篇马鸿雁
  • 1篇张芳
  • 1篇侴桂新
  • 1篇史辑
  • 1篇张朝凤
  • 1篇何芋岐
  • 1篇杨莉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国际药学研究...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千里光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史辑张芳马鸿雁王长虹侴桂新张勉张朝凤王峥涛
关键词:化学成分SENECIO乙醇提取物对羟基苯乙酸抗菌消炎
千里光总生物碱的富集工艺及Adonifoline的分离纯化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优化千里光总生物碱的富集纯化工艺,并分离制备单体生物碱Adonifoline。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优化千里光总生物碱的富集工艺,采用色谱法分离制备Adonifoline。结果影响千里光总生物碱富集的因素为酸水用量、碱化pH值和氯仿萃取次数。结论优化工艺适合千里光总生物碱的富集,富集后的总生物碱含量与粗提物相比,提高了417倍。色谱法分离制备得到的Adonifoline纯度达到98%以上。
高江国李岩王军何芋岐王长虹王峥涛
关键词:千里光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正交设计
单麻叶千里光中的一个新化学成分(英文)被引量:32
2008年
研究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单麻叶千里光Senecio cannabifolius var integrilifolius(Koidz.)Kitam.的化学成分。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反相C18等柱色谱方法从其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senecine(1),对羟基苯乙酸(2),原儿茶酸(3),2,5-二羟基苯乙酸(4),3,4-二羟基苯乙酸(5),香草酸(6),咖啡酸(7),丁二酸(8),2-糠酸(9),1,2,4,5-四氢-jacaranone(10),4-(吡咯烷-2-酮基)-苯基乙酸(11)。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2-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马鸿雁杨莉张勉王长虹王峥涛
关键词:化学成分有机酸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药理作用、毒性及药(毒)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2
2009年
含有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植物在传统医药中有广泛使用,其肝毒性引起广泛关注。作者综述了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药理作用、毒性和药(毒)物代谢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便为后期研究提供基础。
高江国王长虹李岩王峥涛
关键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药理作用毒性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细胞毒性及致毒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07年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广泛分布于6000多种高等植物中,是一类肝毒性很强的天然产物。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在肝脏代谢成活性代谢物吡咯后产生肝毒性。利用体外细胞毒性研究方法评价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毒性,对于阐明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致毒机制,研究开发拮抗其毒性的药物及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细胞毒性及致毒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王军王长虹王峥涛
关键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细胞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