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AZZ004)

作品数:55 被引量:707H指数:17
相关作者:丁煌李雪松柏必成方军周丽婷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政治法律
  • 9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政府
  • 9篇地方政府
  • 9篇行政
  • 8篇政策执行力
  • 7篇公共政策
  • 6篇整体性治理
  • 4篇行政执法
  • 4篇执法
  • 4篇基层政府
  • 3篇地方政府政策...
  • 3篇整体性
  • 3篇政府职能
  • 3篇政治
  • 3篇实证
  • 3篇综合行政执法
  • 3篇公共政策执行
  • 3篇公共政策执行...
  • 3篇公众
  • 2篇电子政务
  • 2篇动力机制

机构

  • 37篇武汉大学
  • 6篇安徽财经大学
  • 5篇中共河南省委...
  • 3篇湖北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湖南商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河南省委
  • 1篇中共湖北省委...

作者

  • 21篇丁煌
  • 9篇李雪松
  • 6篇柏必成
  • 5篇方军
  • 4篇周丽婷
  • 3篇李晓飞
  • 3篇王亚茹
  • 3篇汪霞
  • 2篇栾欣超
  • 2篇梁满艳
  • 2篇曾凡军
  • 2篇杨显宇
  • 2篇韩瑞波
  • 2篇陈奇
  • 2篇李新阁
  • 1篇高峻
  • 1篇孙文
  • 1篇方堃
  • 1篇吴艳艳
  • 1篇王文吉

传媒

  • 4篇行政论坛
  • 4篇领导科学论坛
  • 3篇江苏行政学院...
  • 2篇内蒙古社会科...
  • 2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广西社会科学
  • 2篇甘肃社会科学
  • 2篇学习论坛
  • 2篇四川行政学院...
  • 1篇新视野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理论导刊
  • 1篇东岳论丛
  • 1篇领导科学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党政干部论坛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求实
  • 1篇探索与争鸣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4篇2014
  • 10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内卷化”实证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户籍制度在经历60多年的改革之后,依然发挥着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功能,现有研究无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基于CGSS2006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户籍制度之所以能够发挥这种功能,是因为改革陷入了"内卷化"的局面,是一种"无发展的增长"。"内卷化"导致的结果,就是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相比于农业户口者,非农户口者在经济收入、政治身份以及获得高层次教育等方面始终存在着较为显著的优势。在非农户口者中,户口级别越高,在上述各领域的优势也始终明显。由于户籍制度改革是一种典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因此,需要通过政府行为优化来带动户籍制度改革,使政府行为实现由管制到服务的转变,使其走出"内卷化"困境。
李晓飞
关键词:户籍制度内卷化
地方政府何以不断选择“过度”应急行为被引量:7
2022年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场景下,“过度”应急行为何以不断被地方政府选择?基于“位置”变量的“结构-功能”分析框架,遵循“结构→功能→动机→行为”的逻辑顺序,可以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形态由常转急后,问责模式、晋升模式和议程模式共同形成了地方政府应急行为选择的致因机制,而围绕“寻求问责结果最小化、力争晋升通道清晰化和急需触发频率稳定化”目标集合实现衍生出的“弱责”动机、“趋利”动机和“维稳”动机,组合生成了地方政府应急行为选择的动力机制。同时,受多层级官僚组织形成的政策执行易产生偏差空间与应急效能过度输出需求的综合作用,“过度”应急行为选择结果就此产生。此外,问责模式、晋升模式和议程模式的“结构稳定性”与“功能强制性”特点,为“过度”应急行为反复被选择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
丁煌张绍飞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方政府结构功能主义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政府的启示——以P2P网络信贷为例被引量:7
2017年
作为互联网金融融资业务的重要模式之一,P2P网络信贷业务运行的健康程度决定着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能否正常发展,而政府在监管P2P业务时出现的问题也最具代表性,近期发生的P2P"e租宝"案也使政府对P2P行业的监管愈发受到重视。国际经验对我国联网监管的启示是:树立整体治理理念;实施常态化管理,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摆脱分段治理,整合监管主体。
丁方达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P2P政府监管
整体性治理的实践探索——深圳一体化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案例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深圳一体化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本质上是一项整体性治理的实践探索,是在整体性治理理念下对交通管理体制的发展与创新。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管理模式,一体化大交通管理体制所秉持的治理理念,遵循的治理原则,选取的治理工具都与整体性治理相契合;相应地,整体性治理理论也从职责设置、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法规制度等方面昭示了一体化大交通管理体制的未来发展方向。
丁煌高峻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城市交通体系大部门体制
政策工具何以反映政策价值:一项溯源性分析——基于H省W市综合行政执法模式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8
2019年
政策价值是公共政策的基石,也是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政策工具与政策价值之间存在着某种逻辑关联,政策工具反映政策价值是对公共政策从酝酿到执行的反思。“价值-目标-方案-工具”的逻辑理路是立足于政策过程的基本阐释,政策价值的“混合型”特征是价值中和的政策议题。我国政策价值场域上H省W市综合行政执法模式的个案研究,为政策工具反映政策价值的逻辑溯源性推演提供了经验证据。研究发现,政策价值的有效次序权衡、政策工具的优化配置和政策执行的交互主体性是影响政策工具充分反映政策价值的关键因素,表明政策工具对政策价值的反映程度。这一研究既拓展了理解政策工具与政策价值之间逻辑关联的视角,又尝试提供一种中国情境下溯源性的解释。
李雪松
关键词:公共政策溯源性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阈下农村高额彩礼治理模式探赜被引量:21
2017年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地区高额彩礼问题,首先,本文以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内涵为起点,进一步阐述了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内容,多角度论证了多中心治理理论与农村高额彩礼治理的契合性和内在逻辑。其次,基于多中心视角分析出当前农村高额彩礼的原因在于传统农村家庭解构、社会力量参与尚有不足、农村婚俗经济发展扭曲、法律法规不健全且政府治理职能缺位。最后,提出从重构农村家庭结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引导农村婚俗经济健康发展和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政府治理职能等构建高额治理框架,形成多元共治格局来解决当前农村高额彩礼问题。
方军陈奇
关键词:多中心治理
基层政府管理中的执行困境及其治理被引量:9
2015年
当前,基层政府在执行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歪曲、机械、虚假和越位执行等现象,加之相关法律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基层政府执行存在诸多制度困境。治理基层政府执行困境,应当根据"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合理界定基层政府的权力责任界限,确权明责,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重塑政府角色;强化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倒逼推进;加强法治建设,实现执行力建设的法治化、制度化。
丁煌李新阁
关键词:基层政府行政改革中国梦公共政策
住房公平:中国城市住房政策的价值回归
2014年
住房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物质资料。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住房问题不仅关系到住房公平以及更广泛领域的社会公平,还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政策价值与多元利益诉求的现实对立、政策工具的滥用导致政策目标的偏离、社会福利行为向经济投资行为转化等方面的影响,现有住房政策严重偏离了原有的公平目标,因此需要从多个层面探寻中国城市住房政策公平价值的回归路径。
丁煌杨安队
关键词:居住权利住房政策
SOR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应急预防协同失灵的生成解释——基于X区“城镇燃气整治专项行动”的案例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地方政府应急预防协同失灵何以生成?文章在该领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基于SOR理论建立的组织分析框架,通过对X区“城镇燃气整治专项行动”的案例研究发现:多重环境因素复合而生的“负重”与“问责”压力,使“选择性纾压”的个体行为与“竞争性避责”的群体行动相继产生,进而引发地方政府应急预防协同失灵的生成。“风险感知”与“行动共识”同向开启的“机会之窗”,“角色—监督—测量”联合失序形成的“机会空间”,为地方政府应急预防协同失灵的生成创造可能并提供条件,两者的耦合是触发地方政府应急预防协同失灵的直接开关。文章构建的生成模型力图为理解中国情境下地方政府跨部门合作行动中协同失灵的生成机理提供新视角。
丁煌张绍飞
关键词:地方政府
GDP崇拜、压力型体制与整体性治理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当前,中国存在着一种制度化的非正式行为——"GDP崇拜",其组织基础和制度环境为压力型体制。某些地方政府的"GDP崇拜"导致了以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碎片化、部门碎片化、功能碎片化、服务裂解性等为特质的碎片化政府的形成,其根本治理策略就是以公民整体性需求为导向,建构整体性协调机制,型构整体性责任,打造整体性服务型政府,实现整体性治理。
曾凡军
关键词:GDP崇拜压力型体制整体性治理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