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30118)

作品数:43 被引量:570H指数:15
相关作者:刘建勋林成仁张颖林力段昌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7篇延胡索
  • 7篇中药
  • 6篇肌细胞
  • 5篇药代
  • 5篇药代动力学
  • 5篇配伍
  • 5篇缺血
  • 4篇丹酚酸
  • 4篇心肌
  • 4篇双参
  • 4篇双参通冠方
  • 4篇中药复方
  • 4篇酚酸
  • 3篇动脉
  • 3篇学成
  • 3篇延胡索乙素
  • 3篇药理
  • 3篇药理学
  • 3篇乙素

机构

  • 40篇中国中医科学...
  • 11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北京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中西医...

作者

  • 40篇刘建勋
  • 13篇林成仁
  • 8篇林力
  • 8篇段昌令
  • 8篇张颖
  • 6篇杨鑫宝
  • 5篇杨秀伟
  • 5篇宋文婷
  • 5篇徐立
  • 4篇李磊
  • 4篇韩笑
  • 3篇李澎
  • 3篇付建华
  • 3篇李丹
  • 3篇姚明江
  • 3篇任建勋
  • 3篇孟红旭
  • 2篇任钧国
  • 2篇李玉娟
  • 2篇李雪丽

传媒

  • 6篇中国中药杂志
  • 6篇中药药理与临...
  • 5篇中国药理学通...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药学学报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草药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11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酚酸A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丹酚酸A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无菌8日龄鸡胚制备CAM模型,随机分成6组:PBS对照组,丹酚酸A(150,50,16.67,5.56mg·L-1)组及VEGF组,培养3d后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丹酚酸A5.56,16.67,50mg·L-1组血管新生面积明显高于PBS对照组(P<0.05,P<0.001,P<0.01)。结论:丹酚酸A可明显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
李玉娟段昌令刘建勋李鸿海
关键词:丹酚酸A血管新生鸡胚绒毛尿囊膜
丹酚酸B和延胡索乙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单独及联合使用丹酚酸B和延胡索乙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酶解分离法获得大鼠的单个心肌细胞,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钙通道电流。观察给药前后钙通道电流峰值(钙电流活化后峰值点与完全失活后电流轨迹的垂直距离)的变化。结果单独使用丹酚酸B(1,10,100μmol/L)对钙电流峰值的抑制率分别为:(25.3±16.4)%(n=4),(44.6±24.0)%(n=6),(86.0±20.4)%(n=4)。单独使用延胡索乙素(10,30,100μmol/L)对钙电流峰值的抑制率分别为:(22.2±6.4)%(n=5),(27.4±1.6)%(n=3),(51.0±23.0)%(n=9);联合使用丹酚酸B(1μmol/L)和延胡索乙素(10μmol/L)对钙通道电流峰值的抑制作用强于单独使用丹酚酸B(1μmol/L)或延胡索乙素(1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阿托品(14mmol/L)能够逆转延胡索乙素对L-型钙通道的抑制作用,而加强丹酚酸B的抑制作用。结论丹酚酸B和延胡索乙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均有抑制作用,两者之间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并且这两种有效成分调控L-型钙通道的作用机制不同。
孟红旭王宝刘建勋
关键词:丹酚酸B延胡索乙素L-型钙通道膜片钳
广枣模拟总有机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考察广枣药材中模拟总有机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内动物实验采用预先3 d灌胃广枣模拟总有机酸,末次给药后1 h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40 min,再灌注2 h后,取心脏,采用N-BT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腹主动脉取血,采用全自动凝血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参数。体外细胞实验采用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考察广枣模拟总有机酸对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LDH漏出率的影响,并对单个有机酸的作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①广枣模拟总有机酸0.5 g.kg-1可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及梗死区质量,降低梗死区占心室(心脏)面积的百分率(P<0.01);广枣模拟总有机酸0.5 g.kg-1有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PT,TT含量,增加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②广枣模拟总有机酸400 mg.L-1可降低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LDH漏出率(P<0.01),但模拟总有机酸200,100,50 mg.L-1作用不明显。③柠檬酸、L-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400 mg.L-1均可显著降低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LDH漏出率(P<0.01),其中以柠檬酸作用更为明显。结论:广枣模拟总有机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都具有保护作用,柠檬酸、L-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等小分子有机酸是广枣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物质基础之一。
汤喜兰刘建勋李磊李澎马彦雷史跃李然
关键词:有机酸广枣心肌缺血再灌注
大鼠口服西红花苷-1后吸收入血成分及药动学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研究大鼠口服西红花的主要活性成分西红花苷-1后,药物的吸收入血成分及药动学。方法大鼠口服西红花苷-1后的血浆经过含酸丙酮或丙酮沉淀,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在420 nm检测波长下,分别分析经葡萄糖醛酸酶水解前后血浆中的西红花苷-1(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48∶52)与西红花酸(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74∶36)。结果在大鼠口服西红花苷-1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以及葡萄糖醛酸酶水解后血浆中未检出西红花苷-1成分,但是在血浆中检测到较高浓度的西红花酸,葡萄糖醛酸水解后的血浆中西红花酸含量未见明显增加。对大鼠口服1 mg.kg-1西红花苷-1后24 h内的血浆样品中的西红花酸进行血药浓度分析,结果显示,西红花酸在6只大鼠的血浆中都显示多次达峰现象,10 h之内维持较稳定的血药浓度。平均血药浓度显示第一达峰时间(tmax1)在20 min,峰浓度为(0.17±0.18)μg.mL-1,第二达峰时间(tmax2)在6 h,峰浓度为(0.14±0.07)μg.mL-1,平均滞留时间(MRT0-t)为(5.4±0.7)h,末端消除半衰期(t1/2k)为(3.0±0.6)h。结论西红花苷-1口服给药后以代谢物西红花酸形式快速吸收入血,消除半衰期和体内滞留时间较长,具有良好的药动学特征。对于西红花苷-1在体活性的研究需要重视对体内吸收成分——西红花酸的药理作用的探讨。
张颖刘建勋林力李利群
关键词:西红花苷-1西红花酸代谢物药动学
犬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及鉴定
2011年
目的:建立犬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及鉴定的方法。方法:用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犬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结果:分离犬冠状动脉后,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原代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8天后细胞细胞呈"峰-谷"状态,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鉴定为平滑肌细胞,纯度为100%。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得到细胞数量大、纯度高,是一种稳定的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法。
鲍岩岩刘建勋侯金才李磊史跃马彦雷
关键词: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细胞培养细胞鉴定
脑片技术在抗脑缺血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脑片技术在神经科学研究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该文从电生理学、突触可触性、病理形态学及神经递质研究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该技术在抗脑缺血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应用于中医药抗脑缺血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
姚明江卢树杰刘建勋
关键词:脑片脑缺血药理学电生理学病理形态学神经递质
中药复方双参通冠方的PK/PD数据分析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中药复方指征药代动力学是以复方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机制为黑箱系统,将各成分的药代动力学数据为该系统的输入,多指标的药效动力学产生相应变化的数据为输出,通过定量描述成分和药效并结合适当的数学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其间的关系和规律。在此思路指导下,本研究进行了13个时间点15个成分的PK数据和24个药效指标的PD数据测定,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稳健变换、基线漂移处理、有效性判断和差值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从复方中得到了12个指征成分。
林力刘建勋张颖李欣志林成仁安金兵
关键词:中药复方数据处理PK/PD
组分配伍对延胡索总生物碱中主要成分体外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检测M199培养液中延胡索乙素和脱氢紫堇碱的HPLC分析方法,并探讨复方给药和延胡索提取物给药对这2种成分在体外吸收的影响差异。方法:采用大鼠肠囊外翻法探讨不同配伍对延胡索乙素和脱氢紫堇碱吸收量的影响规律,采用HPLC-UV方法测定药液浓度,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色谱采用SB-C18反相柱,流动相为乙腈-50 mmol·L-1磷酸二氢纳梯度洗脱,运行27 min。延胡索乙素的线性范围0.29~46.4 mg·L-1;脱氢紫堇碱的线性范围0.09~22.7 mg·L-1,两种成分的提取回收率为95%~100%,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延胡索乙素(THP)和脱氢紫堇碱(DHC)的肠吸收的测定。肠吸收实验结果显示复方配伍对其THP的吸收没有影响,但可以显著提高DHC的吸收。
林力刘建勋张颖毛超一段昌令林成仁
关键词:延胡索配伍
血清药理学关键问题的存疑与讨论被引量:17
2009年
中药血清药理学作为指导复杂中药成分研究、药效研究的重要实验方法需要不断完善。作者结合自身体会,对其中可能影响血清药理学研究结果的关键问题如:正常和疾病动物药物血清谁更能反映药物的真实疗效、含药血清"等浓"问题、含药血清采集时间、血清是否应该灭活和预处理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中药血清药理学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韩笑刘建勋林成仁
关键词:血清药理学含药血清中药
近10年中药与药物代谢酶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2年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由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介导,CYP参与了绝大多数内源性和外源性分子的生物代谢过程,尤其是对药物的代谢。研究中药对CYP酶系的影响对保证临床药物作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近10年来中药与CYP作用的研究进展。
杨鑫宝刘建勋
关键词:中药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