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K034)

作品数:15 被引量:51H指数:3
相关作者:陆卫明赵述颖曹芳张彧曹飞燕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4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文化
  • 6篇传统文化
  • 3篇主义
  • 2篇德育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主义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文化强国
  • 2篇论语
  • 2篇民族
  • 2篇民族精神
  • 2篇孔子
  • 2篇价值观
  • 2篇核心价值观
  • 2篇《论语》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建设
  • 1篇道德经

机构

  • 15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福州大学

作者

  • 13篇陆卫明
  • 7篇赵述颖
  • 4篇曹芳
  • 2篇张彧
  • 1篇曹飞燕
  • 1篇李红
  • 1篇韩柳
  • 1篇宋希艳
  • 1篇吕菲

传媒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理论学刊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求实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探索
  • 1篇学术论坛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历史教学(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梦”解析:历史到现实被引量:10
2013年
"中国梦",深情描绘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中国梦"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深刻的现实依据,它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价值追求,根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因此,必须把它放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去解析,放到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中去解析,放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去解析。中国百年梦圆之时,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之日。
陆卫明赵述颖
关键词:中国梦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论语》中的隐性德育智慧探析被引量:2
2016年
《论语》所体现的孔子重视教师身先示范、平等沟通,倡导自我教育、推己及人,全方位渗透之隐性德育智慧不仅对后世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以《论语》为视角分析其隐性德育智慧,认为德育教育应尊重并借鉴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避免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应遵循德育规律,做到情、理统一,切勿急功近利;注意发挥各要素的作用,增强隐性德育的共育功能。
张彧陆卫明
关键词:《论语》孔子德育德育教育方法
和谐思想的传统蕴涵及其现代诠释被引量:3
2013年
优秀传统文化对文化强国战略起着基础性作用;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它是贯通自然、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的古典系统论思想和宇宙图式,包括太和、心和、家和、人和、政和、协和万邦等宏富内容及价值准则,是中国文明历经几千年曲折发展而从未中断的重要的文化奥秘;认为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应该建立在对传统和合精神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诠释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挖掘与阐发传统和谐精神的深刻底蕴及思想价值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普遍和谐"的价值趋向,二是"和而不同"的价值准则,三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价值法则。
陆卫明李红赵述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论德育心理契约的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近年来,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已成为广大学者热议的话题之一,大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其中,德育心理契约的提出无疑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通过对德育心理契约的研究,发现它不但体现了德育的精神实质,使得德育回归生活世界,而且因其十分关注德育主体性的价值实现,从而能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此外,它还能利用良好的沟通促进德育双方的平等交流与相互信任,帮助实现德育效率的提高和道德行为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张彧陆卫明
关键词:德育心理契约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背景被引量:2
2014年
近20年来,多数学者对于五四运动的研究,向来强调其"新"的一面,至于它和传统的关系,除了着眼于反传统特别是反儒家之外,其余便很少涉及。其实,五四运动与传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尤其体现在这一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接受上。如果没有固有的传统文化背景,五四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将难以走向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对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者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再认识,对于我们正视历史从而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陆卫明曹芳
关键词:五四运动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诠释被引量:3
2012年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将仁义道德放在物质利益之上来发展经济,肯定和正视“人”的价值,以人为贵、以仁为本、以民为本。
陆卫明赵述颖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以人为本
论儒道融通——《论语》和《道德经》比较
2013年
儒道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形成与发展深刻的内在动因;学术界对于儒道关系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两者对立、互补关系,却往往忽视了两者内在的相类、相通关系;通过对《论语》和《道德经》的比较,认为儒道存在颇多暗合与融通之处,从而使儒道传统能够融为一体,共同促进着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不断发展,主要表现在思想渊源、政治主张和本体论基础三个方面。
陆卫明宋希艳
关键词:论语道德经
孔子“仁”之境界及其思想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仁"是孔子终极的理想人格追求和最高的道德诉求。"仁"作为伦理道德规范,是将其作为人们恪守的准则;而作为人生境界的"仁",是一个生命本体论的哲学范畴。孔子在"仁"境界与理想人格上的思想言说,对历史影响及其现代个体存在尺度和社会存在秩序有着新的阐释意义,并为现代社会文化思想贡献了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陆卫明赵述颖
关键词:孔子
温州“跑路”现象透析:利益冲突下的多方博弈被引量:3
2012年
温州"跑路"现象折射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局。表现为民间融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一种不均衡利益博弈。这场博弈表现出一种零和博弈。表面上看,中小企业融资是政府、企业、放贷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根源在于金融体制不完善,未能形成和谐合作的博弈机制。只有完善我国的金融体制,制定出公正、公平、法制的博弈机制,才能有效化解各方矛盾,实现多方共赢。
陆卫明曹芳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民间融资金融体制
论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阐析被引量:3
2015年
文化的核心与根本在于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核心的核心、根本的根本,是占主导地位的优秀价值观;弘扬与培育具有强大生命力与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关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地位、精神蕴涵、培育与践行途径等一系列新论述,发前人未所发,对实施中国的文化强国战略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
陆卫明曹芳吕菲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软实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