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04A50504)

作品数:7 被引量:59H指数:4
相关作者:吕荣湖张红岩郭绍辉郭振英王伟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钻井废水
  • 6篇废水
  • 5篇生化性
  • 5篇可生化性
  • 2篇UV/FE
  • 2篇UV/FEN...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絮凝
  • 1篇絮凝剂
  • 1篇絮凝性
  • 1篇絮凝性能
  • 1篇阳离子
  • 1篇生化组合
  • 1篇生物处理
  • 1篇生物法
  • 1篇生物法处理
  • 1篇泥浆
  • 1篇泥浆体系
  • 1篇紫外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7篇张红岩
  • 7篇吕荣湖
  • 3篇郭绍辉
  • 3篇王伟财
  • 3篇郭振英
  • 2篇孙惠东
  • 1篇张志勇
  • 1篇陈素珍
  • 1篇于建宁

传媒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 1篇钻井液与完井...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生物法处理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的可行性初探被引量:11
2009年
针对采用混凝法处理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难以达标排放,采用其它物化法处理成本太高的问题,预期采用UV/Fenton氧化-好氧生物法处理。对经UV/Fenton氧化后的磺化泥浆体系的钻井废水用水质评价法、生化呼吸曲线法和摇床模拟实验3种方法进行了可生化性评价,然后通过间歇式生物处理小试考察了好氧生物法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并测定处理钻井废水后污泥的脱氢酶活性(DHA)。结果表明,经UV/Fenton氧化后的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好,但对其处理时仍需要先进行菌种驯化;污泥经摇床驯化后,在间歇式生物处理小试中,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MLSS)为3000mg/L左右,水力停留时间为4h时,出水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最大可达60.7%,生化需氧量(BOD)去除率最大可达94.2%,而且此时污泥活性较高。初步证明了用UV/Fenton氧化-好氧生物法处理钻井废水是可行的。
郭振英吕荣湖张红岩张志勇孙惠东
关键词:好氧生物法钻井废水可生化性
混凝-臭氧氧化法处理三磺泥浆体系钻井废水被引量:27
2007年
三磺泥浆体系钻井废水经混凝处理后的出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值稳定在350~600mg/L,水中残留的COD物质可絮凝性很差.对水中残留COD物质的主要来源进行了初步的分析.采用混凝-臭氧氧化法处理三磺泥浆体系钻井废水,在6000mg/L石灰和2000mg/L硫酸亚铁(FeSO4)的混凝作用下,COD的脱除率为77.2%;对混凝出水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随初始pH值的升高,臭氧氧化效果增强,随COD值降低,臭氧指数(Ozone Index,OI)显著增大;在pH值为12.5下氧化5min,COD的氧化去除率达81.2%;混凝-臭氧氧化法两步反应的COD总去除率为95.7%,出水无色,COD<100mg/L,达到了排放标准.
张红岩吕荣湖郭绍辉
关键词:钻井废水混凝臭氧氧化
磺化钻井液钻井废水的可生化性测试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BOD/COD比值法、呼吸速率法以及摇瓶实验方法对混凝后钻井废水及将其经光催化氧化后出水的可生化性进行了测试,并对这3种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仅经过混凝的钻井废水的可生化性很差,不适用于生物法处理,而经光催化氧化预处理后,使其可生化性明显得到提高,经摇瓶实验处理后,其出水CODCr最小可达118 mg/L,达到GB 8978—1996二级标准;3种可生化性测试方法相比较表明,呼吸速率法更值得推广。
郭振英吕荣湖张红岩孙惠东陈素珍
关键词:钻井废水可生化性
UV/O_3氧化处理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被引量:4
2009年
用紫外光催化—臭氧(UV/O3)氧化处理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考察了pH、初始COD、臭氧投加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钻井废水中含有羟基自由基可清除碳酸氢根离子,所以钻井废水UV/O3氧化在pH为3.0时的效果好于中性和碱性条件;初始浓度的降低和臭氧投加量的增多均可提高UV/O3氧化去除钻井废水COD的速率,但是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多,相应的臭氧指数(OI)显著增大。当臭氧投加量为810mg/h时,氧化60minCOD可从647mg/L降至96mg/L,但臭氧指数高达4.52,显得并不经济。由于UV/O3氧化可大大提高钻井废水的可生化性,所以可以先用UV/O3预氧化钻井废水,然后再用生物法处理,这样可大幅降低处理费用。
张红岩吕荣湖王伟财
关键词:UV/O3钻井废水可生化性羟基自由基
UV/Fenton氧化与生化组合技术处理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被引量:7
2008年
采用UV/Fenton氧化和生化组合技术处理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当用UV/Fenton氧化单独处理时,其合适的条件为n(H2O2):n(Fe2+)=40:1,pH为3~5。采用B/C和生化呼吸曲线两种方法评价了UV/Fenton氧化后水样的可生化性,结果表明钻井废水经氧化后可生化性大幅提高。采用UV/Fenton氧化和生化组合技术处理钻井废水,在预氧化阶段投加0.6Qth mg·L-1(理论投加量)和1.0Qth mg·L-1双氧水时,COD总去除率分别为82.5%和87.3%,出水可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组合技术和单独氧化法相比,既提高了处理效率,又大大节省了双氧水的投加量。
张红岩王伟财吕荣湖郭振英郭绍辉
关键词:钻井废水UV/FENTON生物处理可生化性
UV/Fenton处理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 UV/Fenton 氧化处理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考察了 H_2O_2和 Fe^(2+)物质的量比、H_2O_2投加量和 pH 值等对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UV/Fenton 氧化不仅能有效去除钻井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还可提高钻井废水的可生化性。随着 H_2O_2投加量的增加,有机污染物去除率也相应的提高.当 H_2O_2投加量为理论值的1.5倍(1.5 Qth)时,反应180 min,化学需氧量(COD)可从586 mg/L 降到90 mg/L,去除率达到84.6%,出水 COD 符合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当 H_2O_2投加量为0.6 Qth 时,反应30min.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的比值(BOD/COD)可从0.03提高到0.45.增大 Fe^(2+)投加量可提高有机污染物降解速率,但不能增加 COD 的去除率.反应适宜的 pH 值为3~5。建立了有机污染物降解动力学模型,模型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张红岩王伟财吕荣湖郭绍辉
关键词:钻井废水可生化性动力学模型
阳离子型改性淀粉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合成了3种具有不同阳离子化度的阳离子型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絮凝剂ZHYC-n(n=15,40,70),当丙烯酰胺与淀粉的质量比大于2.0以后,再提高接枝单体对淀粉的比例,不能明显提高接枝频率,但能提高接枝侧链相对分子质量。考察了这3种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并与市售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CPAM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絮凝剂ZHYC-n具有优良的絮凝脱浊效果,随阳离子化度增加絮凝效果显著增加;絮凝剂ZHYC-70的絮凝效率比CPAM的高约30倍。阳离子型絮凝剂分子链上的阳离子电荷密度不是影响絮凝效果的惟一主要因素;阳离子型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具有的多支链型结构可以明显提高絮凝剂的絮凝效果。
吕荣湖张红岩于建宁
关键词:接枝共聚阳离子絮凝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