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医院(青年)科研项目 作品数:37 被引量:211 H指数:7 相关作者: 王毓斌 吕永安 李晓东 邵晋凯 栗凤霞 更多>> 相关机构: 山西省人民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 太原市传染病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对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门静脉成像对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行门静脉CTA检查,并统计侧支循环的发生部位。受检者均行螺旋CT平扫及双期扫描,后处理方法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结果 53例中,胃左静脉曲张33例(62%),胃后/短静脉曲张7例(13%),食管静脉曲张40例(76%),食管旁静脉曲张15例(28%),胃底静脉曲张29例(55%),胃/脾-肾静脉分流20例(38%),腹壁静脉曲张19例(36%),直肠静脉曲张3例(6%)。结论MSCT门静脉成像可精确显示各类侧支循环的部位、程度及走行,可为临床治疗前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高勇 唐笑先 师建强 王坤 牛金亮 王峻关键词:肝硬化 门静脉 侧支循环 螺旋计算机 螺旋藻胶囊在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3年 螺旋藻是一种含有丰富蛋白质、多种纤维素、微量矿物质、生物活性物质的螺旋型藻类微生物,常用于调节免疫功能及减少放射损伤。乳腺癌患者在根治术或者保乳切除术后,根据病理情况,分期较晚、不能完整切除的病例需进行术后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来提高局部控制率及生存期。 王树叶 胡艳君 张树平关键词:术后放射治疗 螺旋藻胶囊 生物活性物质 调节免疫功能 局部控制率 120瓦二微米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性功能影响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评估120W2 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22例BPH患者,63例行120W2 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治疗为2μm激光组,59例行TURP治疗为TURP组.术前、术后12个月评估性功能,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评分和自行设计射精功能问卷,IIEF评分包括5个方面:勃起功能、性欲、性高潮、性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结果 两组术前IIEF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12个月勃起功能、性满意度、性欲、总体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2个月性高潮评分明显低于术前[2μm激光组:(5.9±1.5)分比(8.6±2.7)分;TURP组(5.5±1.6)分比(8.7±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组勃起功能评分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呈线性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逆行射精的发生与性高潮降低显著相关(P<0.05),且可作为120 W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和TURP后性高潮降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120W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和TURP对性功能影响相似,两种术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勃起功能,但降低患者的性高潮评分,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术后逆行射精的发生. 王毓斌 邵晋凯 吕永安 李晓东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逆行射精 RevoLix120瓦二微米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RevoLix120W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0年1—12月,采用经尿道RevoLix120W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治疗高危BPH患者62例。观察手术时间、血红蛋白和血清钠变化、留置导尿管时间、手术并发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残余尿(PVR)、最大尿流率(Qmax)等指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2.6±28.2)min,无输血病例,术后均无心、脑、肝、肾等系统性疾病加重。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3~6d。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分别为(132±26)玑和(128±21)g/L,血清钠分别为(142.4±4.9)mmol/L和(141.2±3.8)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2例患者术后随访(7.2±3.5)个月,术后Qmax由术前的(7.6±4.2)ml/s增至(21.8±5.9)ml/s,PVR由术前的(124.4±206.2)ml降至(21.5±26.5)ml,IPSS及QOL评分分别由术前的(20.4±6.8)、(4.5±0.9)分降至(6.2±2.2)、(2.0±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evoLix120W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治疗高危BPH安全有效,但应掌握手术技巧和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王毓斌 邵晋凯 吕永安 李晓东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REVOLIX SB-431542对树突状细胞融合疫苗的制备和抗小鼠胰腺癌效应的影响 2012年 目的研究SB-431542对树突状细胞(DC)融合疫苗的制备和抗小鼠胰腺癌效应的影响。方法(1)SB-431542(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阻滞剂)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脂多糖联合应用,刺激C57BL/6小鼠骨髓来源DC成熟,应用聚乙二醇融合技术融合DC和小鼠胰腺癌细胞,制备融合疫苗。②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表面表达、MTT比色法检测检测肿瘤细胞体外杀伤细胞毒活性。③制备荷瘤胰腺癌小鼠模型,分三组分别观察肿瘤体积大小,生存期观察。结果①在SB-431542参与下,成熟DC的细胞数目及形态无显著改变。②DC表面CD80、CD86、CD40的表达较未加SB-431542显著增高;MTT比色法,添加SB-431542的DC疫苗组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抑制率显著提高。③体内抗肿瘤效应SB-431542的DC疫苗组肿瘤大小明显减小.生存期显著提高(P〈0.05)。结论SB-431542组融合细胞的分子表达较非SB-431542组显著提高,体外体内均显示SB-431542组有更好的抗肿瘤效应,说明SB-431542对增强融合疫苗抗胰腺癌特异性免疫效应有明显的作用。 杨世明 徐钧 任建林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细胞融合 肿瘤疫苗 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2011年 目的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清淀粉样蛋白(SAA)的水平,并分析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72例冠心病病人及80例正常人进行血清hs-CRP与SAA含量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病人血清hs-CRP(2.85mg/L±1.35mg/L),SAA(9.58mg/L±4.28m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65mg/L±0.21mg/L与1.56mg/L±1.23mg/L,P<0.05)。结论 hs-CRP与SAA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正相关,hs-CRP与SAA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发生的敏感指标。 郝崇华 田翠萍关键词:冠心病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清淀粉样蛋白 触减PCR在扩增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扩增人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的方法。方法提取经免疫的具有乙肝表面抗体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采用普通PCR和触减PCR两种方法扩增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结果利用触减PCR方法,扩增出抗体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基因,基因片段分别约为340bp和325bp,而普通PCR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结论触减PCR比普通PCR更容易扩增出抗体可变区基因片段。 秦琴 刘建荣 王毅民 董丽娜 高嵩丹关键词:噬菌体展示技术 抗体库 运动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研究 2012年 目的比较运动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与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35例临床疑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MPI及CTA检查,对比分析检查所见及诊断结论。结果 35例患者中MPI、CTA均阳性15例,MPI阳性CTA阴性3例,MPI阴性CTA阳性3例,MPI、CTA均阴性14例。结论核素心肌显像反映心肌摄取显像剂的能力,与相应血管通畅情况和心肌细胞活性有关,联合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达到全面准确诊断冠心病的目的。 李丽娟 冯贵生 张胜潮 张广伟 曹金红 任福林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 冠状动脉疾病 太原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型及流行病学研究 2011年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MRSA检出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已引起全世界重视。MRSA不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还常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等抗菌药物耐药。由于其多重耐药性,易造成医院感染的爆发流行, 崔巧珍 戎建荣 梁红萍 李连青 张燕军 张建敏 郭慧芳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随机扩增多态 DNA分型 流行病学 Β-内酰胺类 抗菌药物耐药 120 W 2 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120 W 2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操作技巧,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2例BPH患者应用120 W 2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超声测得前列腺体积30~160 ml,平均(60.2±15.8)ml。记录术中操作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尿动力学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2~145 min,平均(72.0±26.6)min,无输血病例。平均留置尿管3.6天。8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暂时出血2例,5例泌尿系感染1例,1例因泌尿系感染术后1周后再次置入尿管,无尿失禁。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最大尿流率(Q_(max))由术前(3.5±4.7)ml/s增至(18.6±5.6)ml/s,剩余尿量(PVR)(125.4±218.4)ml降至(23.4±31.5)ml。大体积(≥60 ml)和小体积(<60 ml)前列腺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Q_(max)、PVR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20 W 2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BPH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学习曲线较短,且不受前列腺体积限制。但应注意手术技巧的掌握。 邵晋凯 王毓斌 吕永安 李晓东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 2ΜM激光 W 前列腺剜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