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GZ11B106)

作品数:1 被引量:17H指数:1
相关作者:姚玉波赵泽松马春梅闫超董守坤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东北黑土
  • 1篇东北黑土区
  • 1篇氧化碳
  • 1篇玉米
  • 1篇土壤
  • 1篇黑土
  • 1篇黑土区
  • 1篇二氧化碳
  • 1篇CO2
  • 1篇大豆

机构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作者

  • 1篇宋秋来
  • 1篇龚振平
  • 1篇董守坤
  • 1篇闫超
  • 1篇马春梅
  • 1篇赵泽松
  • 1篇姚玉波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东北黑土区旱作农田土壤CO2排放规律被引量:17
2012年
为研究农田土壤CO2排放规律,调控农田碳平衡,通过对东北黑土区旱作农田土壤CO2排放的定位连续观测,研究了玉米、大豆农田土壤CO2排放的季节变化规律;并估算了农田碳平衡。结果表明:1)农田土壤CO2排放通量随季节呈单峰曲线变化,7月份出现最大值;秸秆覆盖还田明显增加了农田土壤CO2排放;玉米或大豆生长发育对土壤CO2排放影响较小。2)地温的季节变化与土壤CO2排放通量季节变化规律一致,用指数方程和二次方程均可很好地模拟土壤CO2排放通量与地温之间的关系,但指数方程优于二次方程,以20cm土层地温的相关性最高,5cm土层地温的相关性最低。3)玉米、大豆农田在通常情况下为大气CO2的"汇",玉米-玉米-大豆轮作周期(3a)的碳汇年平均为4.53t/hm2,该碳汇可为固碳减排提供参考。
宋秋来赵泽松龚振平马春梅董守坤姚玉波闫超
关键词:土壤二氧化碳玉米大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