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NZ1038)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许冬梅赵丽莉谢应忠许新忠更多>>
相关机构:宁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演替
  • 1篇演替过程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组成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沙化
  • 1篇沙漠化
  • 1篇沙漠化过程
  • 1篇生态效应
  • 1篇群落
  • 1篇自然恢复
  • 1篇物种
  • 1篇物种多样性
  • 1篇荒漠
  • 1篇荒漠草原
  • 1篇草地
  • 1篇草地沙化
  • 1篇草原

机构

  • 2篇宁夏大学

作者

  • 2篇许冬梅
  • 1篇许新忠
  • 1篇谢应忠
  • 1篇赵丽莉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宁夏荒漠草原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生态效应的评价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评价宁夏荒漠草原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生态效应。[方法]对封育3、4、5、6、7年及未封育荒漠草原植被和土壤进行调查、分析,并选取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植物群落密度、高度、盖度、生物量及多年生草本植物比例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封育年限草地的生态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群落密度、盖度以封育5年的草地最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土壤速效氮、速效钾含量以封育4年的草地最高,土壤速效磷含量以封育6年的草地最高。[结论]草地生态效应综合得分以封育5年的草地最高,此时可考虑封育草地的适度利用。
许新忠许冬梅
关键词:荒漠草原自然恢复演替生态效应
盐池县草地沙漠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被引量:9
2011年
对盐池县潜在沙漠化草地、轻度沙漠化草地、中度沙漠化草地、重度沙漠化草地和极度沙漠化草地5种不同沙化类型草地植被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研究,以探讨沙漠化对地上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沙化程度的加重,多年生草本植物逐渐减少,优势度由潜在沙漠化草地的88.73%降至极度沙漠化草地的19.97%;一年生草本植物及沙生灌木、半灌木逐渐增加,优势度由潜在沙漠化草地的12.67%增至极度沙漠化草地的80.03%。多样性指数由轻度沙漠化草地的2.21下降至极度沙漠化草地的1.52。
许冬梅赵丽莉谢应忠
关键词:草地沙化植被组成物种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