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813)

作品数:7 被引量:58H指数:5
相关作者:王建东周晓军时姗姗马恒辉王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1篇毒性
  • 1篇毒性研究
  • 1篇血尿
  • 1篇氧化硅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预后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原位杂交技术
  • 1篇杂交技术
  • 1篇示踪
  • 1篇铁蛋白
  • 1篇尿道
  • 1篇尿脱落细胞
  • 1篇尿脱落细胞学
  • 1篇尿脱落细胞学...

机构

  • 5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5篇王建东
  • 3篇周晓军
  • 3篇时姗姗
  • 2篇马恒辉
  • 1篇王璇
  • 1篇胡秋菊
  • 1篇杜军
  • 1篇周水根
  • 1篇常双会
  • 1篇恽时锋
  • 1篇卢光明
  • 1篇张帆
  • 1篇盛蓁
  • 1篇滕兆刚
  • 1篇董迎春
  • 1篇朱飞鹏
  • 1篇孙晶
  • 1篇田迎
  • 1篇陈洁宇
  • 1篇方天

传媒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溶液中稳定分散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制备及其生物毒性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介孔纳米材料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应用于药物领域,文中制备在溶液中能稳定分散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MesoporousSilicaNanospheres,MSNs)并探讨其生物毒性。方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MSN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仪检测MSNs的物理化学性质;检测MSNs对293T细胞(人胚肾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20mg/kg和40ms/kg剂量MSNs后肝、脾、肾、心、脑和肺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制备的MSNs在溶液中可稳定分散,平均粒径为100nm,具有高度有序的二维六方结构。体外实验结果:50~400μg/ml范围内,MSNs对293T细胞成活率没有影响(P〉0.05);体内实验结果:40mg/kgMSNs导致BALB/c小鼠肝和肺出现病理变化。结论在溶液中稳定分散的MSNs对293T细胞没有毒性;长时间尾静脉注射高剂量MSNs对小鼠肝和肺有一定程度的损伤,通过控制MSNs的使用剂量与使用周期可以避免对动物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
方天田迎王建东滕兆刚孙晶恽时锋
关键词:细胞毒性组织病理学
铁蛋白与SPIO在磁共振细胞活体示踪中的增效作用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C6细胞内高表达的铁蛋白与标记的超顺磁性纳米铁颗粒(SPIO)的相互作用,利用磁共振进行此类标记细胞的活体示踪。方法构建鼠铁蛋白重链基因质粒并转染鼠胶质瘤C6细胞。转染铁蛋白基因的细胞和对照细胞标记SPIO后,分别皮下接种于一组裸鼠后腿部左、右侧。在肿瘤细胞接种后不同时间点,进行T2WI扫描。接种2周后处死裸鼠,测定两组接种细胞生成的肿瘤组织中的铁浓度。结果进行铁蛋白基因转染并标记SPIO的C6细胞来源肿瘤,铁浓度明显高于没有铁蛋白基因转染但标记SPIO的C6细胞来源肿瘤(P=0.034,n=5)。在接种后第2天(P=0.012,n=5)、第6天(P=0.003,n=5)和第13天(P=0.021,n=5),进行铁蛋白基因转染并标记SPIO的C6细胞来源肿瘤与对照组相比,T2信号强度明显改善。结论铁蛋白与SPIO相互作用,并可以延长磁共振活体细胞示踪时间。
王建东胡秋菊朱飞鹏常双会张帆周晓军卢光明
关键词:超顺磁性氧化铁细胞示踪
miRNA在肿瘤分子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1年
微小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的RNA,它主要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其表达状况与机体生理、病理状态密切相关。目前发现,恶性肿瘤组织中存在不同于正常机体的特征性miRNA表达谱,通过测定这些miRNA的表达变化可能成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及预后的重要手段。本文就肿瘤miRNA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分子病理学方面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时姗姗王建东
关键词:MIRNA靶向治疗预后
EphA1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检测EphA1基因在前列腺癌的表达,探讨其异常表达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RT—PCR检测EphA1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用重亚硫酸钠修饰的DNA直接测序法检测并分析其甲基化状态。免疫组织化学分析EphA1蛋白、p53蛋白、EGFR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在临床中的意义。结果EphA1蛋白表达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增生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并且发现在前列腺癌细胞存在EphA1基因甲基化现象。EphA1蛋白表达上调与前列腺癌有较高的Gleason评分患者有相关性(P=0.017),并与EGFR阳性有相关性(P=0.056),EphA1蛋白下调与p53阳性有相关性(P=0.007)。结论EphA1甲基化可能是导致该基因下调的机制之一,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王建东时姗姗杜军董迎春盛蓁周水根马恒辉陈洁宇周晓军
关键词:P53蛋白EGFR前列腺癌甲基化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在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细胞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新技术。它具有准确、可靠、快速等优点。近来,我院将FISH方法用于膀胱癌的诊断及膀胱癌术后监测[1-2],现将相关的检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时姗姗王璇马恒辉周晓军王建东
关键词:血尿荧光原位杂交泌尿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