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3XMK06)

作品数:1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施保国俞娟更多>>
相关机构:嘉应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方东美
  • 5篇美论
  • 4篇道家
  • 4篇政治
  • 3篇高校
  • 2篇邓小平
  • 2篇邓小平人学思...
  • 2篇哲学
  • 2篇人学
  • 2篇思想政治
  • 2篇诉求
  • 2篇青年
  • 2篇青年教师
  • 2篇教育
  • 2篇价值诉求
  • 2篇教师
  • 2篇高校青年
  • 2篇高校青年教师
  • 1篇道家精神
  • 1篇道体

机构

  • 14篇嘉应学院

作者

  • 13篇施保国
  • 1篇俞娟

传媒

  • 4篇嘉应学院学报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学术界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现代哲学
  • 1篇云梦学刊
  • 1篇广东省社会主...
  • 1篇美与时代(美...
  • 1篇池州学院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高校思政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三维空间”
2014年
通过长度机制、宽度机制、高度机制"三维一体"性的研究,促使研究范式的转换和提升思政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有助于使三者统一于课堂教学实践和内涵发掘,使得思政课课堂纯理论"灌输式"教育带来的乏味变为趣味十足、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使得思政课政治性强而学,理性不足的刻板印象变为既切合实际又有理论深度的智慧。
施保国
关键词:思政教育课堂教学质量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美学解读被引量:2
2014年
近年来韩剧日趋火爆,其美学架构值得探析。韩剧《来自星星的你》,除了剧情的浪漫离奇以及男女主人翁的唯美表演给人们带来的无限韵味外,还可以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美学意义的解读:外星人,旁观视角审视下人性美的再塑;超人意象:现实人生的艺术救赎之途;科幻与情爱:大众审美时代的情感接受;高产唯美韩剧背后折射出的消费文化悖论。
俞娟
关键词:人性美超人
生生之德与境界提升——方东美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生命智慧被引量:2
2016年
在中西文化交汇的背景下,方东美自觉回归中国哲学学统。他指出,中国各派哲学具有自己的通性即"共命慧",表现出"生生之德"的广大和谐生命智慧。方东美以儒、佛、道比较为视域,论及其生命智慧表现的三个方面:作为一种形上思维维度的"旁通统贯论";作为一种目标内容的"道论";作为一种价值境界的"人格超升论"。此智慧对于弘扬传统哲学和文化具有一定的启示。
施保国
关键词:方东美哲学生命
价值澄清理论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4年
价值澄清理论不是直接把价值观"灌输"给受众,而是通过分析评价等方法,帮助受众形成适合的价值观体系,并把分析其过程,作为价值观评价认同的过程。主要意涵为:给与受众平等地位和人格尊严;根据"经验"调整认知,突出相对性价值观的重要性;重视价值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个人深思熟虑能力等。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困惑为:多元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困惑,现象与本质体认的困惑,存在与人的关系方面的困惑。价值澄清理论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倡导核心价值观,实现多元价值观的整合;应用多种教育方法,贴近青年教师实际;尊重青年教师的平等地位,重视价值观形成的个体内部机制;发挥青年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整体体系。
施保国
关键词:价值澄清理论高校青年教师
普遍精神、表述力和公共意识:方东美对道家的洞见
2015年
方东美对道家的洞见表现在揭示出普遍精神、表述力和公共意识。他指出,道家"吾丧我"的结果是凸显道家深刻的普遍精神。只有去掉前三种"小我"才能达到主体真君的发见状态,"发现大我"。道家的表述力通过后设语言观体现出来,"以定义法说明一切"、"以因果法说明一切"、"以实体法说明一切"是不准确的。以道家看,无穷的思想体系只是一"是""非"对照的相对系统,可通过公共意识的加强获得对无数"边见"的纠正。
施保国
关键词:方东美道家公共意识
邓小平人学思想的三维解放空间
2016年
邓小平人学思想内涵丰富。人的思想解放、物质解放、文化解放等三维解放是邓小平人学思想价值诉求的目标。其三维解放空间研究对于今天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向和运思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施保国
关键词:人学价值诉求邓小平
方东美论道家之“道”的四维呈现
2015年
宗教家、哲学家方东美先生多次主张宗教亦哲学,在宗教和哲学之间走一条融通之路,他以道为超越本体,抓住道的"非理性与理性"相结合特性,构成其机体主义哲学根本。在此道的精神指引下,道家之"道"的内涵表现为道体、道用、道相、道征融为一体。道体是"有"与"无"的统一体,展现出道宗、道根、道一、道型、道无、道极的特征。道家之道"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空虚以不毁万物为实",在"贵无"的同时并不"贱有",也就是说,此道用无穷。从本体和作用两个方面来看道之性相或道之属性与含德,即为道相,分为两类,一为天然性相,一为人为性相。道征指的是高明圣德的当下呈现。圣人代表了超脱解放的精神和救人救世的精神,使自然"无"为之道和人"有"为之道融会贯通起来。
施保国
关键词:方东美道家道体
方东美论人生哲学被引量:1
2014年
方东美认为,中国人生哲学思想立足于时代和现实,其意涵在于为人生增添意义、通过一统性之道贯注人生意义,注重现实性、空灵性、忘我性等。培育人生哲学思想的途径为:形上思想的培育,艰辛"孕育"生活的智慧,不断地创造、发掘古代哲学智慧等。人生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表现为使生命精神得以彰显,拉开一个无穷开放的空间系统,取得人生的安全立足点等。
施保国
关键词:方东美人生哲学思想
方东美论道家政治理想被引量:1
2015年
方东美认为,对于道家政治主张之所以产生"无治主义"、反政治或"君人南面之术"的误解,主要源于汉代及后人的曲解。在中国传统德治、礼治与法治传统中,道家政治理想属于德治,其积极的政治理想和德治主张说明了无治主义或权谋之治观点的荒唐。方东美指出,道家"冥齐物我"的世界观要求立足于"此世",通过道家契入大道,臻于至德内充的境界,冥齐物我,这是道家的政治哲学基础;道家的德治理想决定了应效法道家"道"的生畜创造、"天"的化育完成和"自然"的创造进化,这是道家的政治精神;道家政治观的包容性表现在道本参透道体,生生不息,体现道家政治妙用;方东美的道家政治实践,决定了其对政治具有独到的理解。
施保国
关键词:方东美道家政治理想
习近平法治思维观的四维探析被引量:1
2015年
"法治中国"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在法治思维上的重大创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习近平法治思维观的四维性表现在治国维度的法治思维观、执法维度的责任效果思维观、司法维度的公平正义思维观、监督维度的制度管理思维观等,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内容,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发展方向。
施保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