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2012SJGLX115)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郭伶俐张明月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劳动关系
  • 1篇当代资本主义
  • 1篇主义
  • 1篇资本主义
  • 1篇现代性视野
  • 1篇消费社会
  • 1篇马克思劳动
  • 1篇马克思主义
  • 1篇马克思主义基...
  • 1篇马克思主义基...
  • 1篇教学
  • 1篇教学模式
  • 1篇共识性
  • 1篇符号逻辑
  • 1篇《马克思主义...
  • 1篇鲍德里亚
  • 1篇本原
  • 1篇辩证

机构

  • 5篇河南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郭伶俐
  • 1篇张明月

传媒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东方论坛—青...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共识性视野下的劳动关系批判——麦克·布洛维劳动思想探析
2013年
布洛维在借鉴文化霸权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把工人带回分析的中心,建构了共识性劳动关系理论。共识性劳动关系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显性特征,它是在工厂中生产出来的,其实质是同时掩饰并赢得剩余价值。布洛维的劳动关系理论延续了马克思劳动关系的批判思想,并对我国建构和谐有序的劳动关系具有借鉴作用。
郭伶俐
关键词:共识性劳动关系当代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课多师”型教学模式探析——以河南理工大学试点研究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与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较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更具抽象性强、思辨度高,学生内化率普遍偏低等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通过针对性选取部分专业进行试点研究,尝试性地导入"一课多师"型教学模式,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为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办学特色,符合教师授课实际,贴近学生专业学习的新型教学路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事实支撑与理论借鉴。
张明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模式
论马克思劳动批判理论的辩证性被引量:1
2013年
马克思运用辩证思维、以资本逻辑为主线铺展开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批判。马克思在审视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商业信用等问题时,无不体现这一特点;而且马克思还以辩证态度看待诸如古典经济学家、黑格尔、空想社会主义者等其他学者的劳动批判思想。对于马克思的劳动批判理论,我们也应该用辩证态度来看待,还原其理论的本来面目。
郭伶俐
消费社会理论视野中的劳动关系批判——鲍德里亚劳动思想探析被引量:1
2014年
鲍德里亚从景观社会理论中汲取思想营养,建构了"符号的系统生产"占据主导地位的消费社会理论。鲍德里亚认为,在符号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但却是以资本与消费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符号消费不仅没有消除社会矛盾,反而形成"富人"与"穷人"两大社会阶层,还带来了"暴力"与"疲劳"两大社会病垢,因此消费社会也不是理想社会。鲍德里亚从消费角度解构当代社会,为我们理解两极分化现象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也为我们解决劳动关系问题提供借鉴意义。
郭伶俐
关键词:消费社会符号逻辑
流动现代性视野下的劳动关系批判——鲍曼劳动思想探析被引量:1
2013年
流动现代性是后现代性预言家鲍曼对当代社会特征的学术概括。从流动现代性出发,鲍曼不仅具体分析了固态现代性与流动现代性条件下劳动与资本的不同关系,而且分析了当代社会劳动与资本地位的显性差异——资本的自由流动而劳动的不确定性,并认为全球化的一切后果皆由"流动性"引起。鲍曼的这种做法恰好是马克思劳动批判立场在后现代批判中展开,他自觉地将自己的劳动关系批判与马克思劳动关系批判联系起来,并延续了马克思劳动关系批判的思想。
郭伶俐
共1页<1>
聚类工具0